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一套“数学现实”——用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体。由此不难得出,教师和学生肯定拥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教师的重要任务应该是了解、确定各类学生的“数学现实”并努力使之尽可能地丰富、扩展。而数学教学中常有如下现象:教师依据教材、教参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习题的解答进行设想并据此教学。这里教师根据自己的学识与对班级学生实际的理解进行的对习题的解答应看作是教师的“专业数学现实”。这种“专业数学现实”,由于教师与学生在学识、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而更具有“专制性”——它常常完完全全地左右学生的思维,控制学生的行为。殊不知,学生的“数学现实”的程度和范围可能不如教师,也可能在某个方面超越教师!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呢?本人就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对20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的“你最喜欢的学科”的问卷抽样调查中,“数学”的被喜欢概率仅为5.2%。多数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是:枯燥、繁琐,提起数学想到的就是漫无边际的计算和厚厚的数学试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数学教育的失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就现实情况而言,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的确立。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走进新课程实验课堂,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教师权威式的讲解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教师的鼓励增加了。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正视另一种现象: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开始变得有些迷茫,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下面本人就针对我市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5.
问题被称为数学的心脏,所以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在日常教学中,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对学生而言,学好数学的直接表现就是会做数学题目;对教师而言,就是所教学生的数学成绩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解题教学发生了“畸变”,但“条条大路通罗马”,正确地认识数学解题教学,或许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歧路。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 曾有不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学数学有什么用?对我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非常模糊,总的感觉是“为了高考而学习数学”.我们又对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情况更是糟糕,大多数人认为数学在其生活、工作中确实没有什么用,故而认为数学是数学家们的专门游戏,或许在他们所不知道的领域有用,但他们无法感受对“数学对你的个人素质的发展有何帮助”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很令人失望,大多为“没有感到”。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米”……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不仅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所以,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9.
顾晓君 《甘肃教育》2007,(11X):48-48
新课改要求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会数学认识活动的一般方法,从而掌握认识数学的一般方法。而“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的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与片面———只是从“教”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因而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要克服上述弊端,变“顺着教师的思路教学”为“顺着学生思路或高于学生思路导学”,改变“以教定学”模式为“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探索出既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小学数学学科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数学学案导学的研究与实验”这一新的课题。二、农村小学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1.
青竹儿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tjjyljy 课堂教学的和谐状态应该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如果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了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也一定是基于教师对数学知识“真诚”的表达,基于教师对数学内容“友善”的呈现,有了“真”和“善”,才会有“美”?同样,学生如果通过我们的课堂,感知到了数学所带给他们的“美感”,获得了“善学”的方法,也一定会形成“真知”,奠定富有创造力的丰厚的数学知识底蕴。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使用青岛版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数学问题。那么,如伺引导学生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下面结合两个教学片断,谈谈笔者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提起数学,不少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多做练习。因此,一些人不得不搞题海战术,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让学生在题海中到处撒“网”,希望解决应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苦练之后,却发现更多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对开放性、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更是一筹莫展。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对学生数学拓展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基本知识,找到了一些解题窍门,却没有充分展开数学想象的翅膀,拓展数学思维,形象地说,就是掌握了“数”,却没有掌握“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传统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过多地强调学生做答,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当逐步从以考分取胜的“好胜心”变为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好奇心”,从做“学答”变做“学问”。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改革课堂教学中我从三个“勿让”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一、勿让学生惟“师”是从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牵着学生的思维往解题思路上转。长此以往,其结果势必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压抑。如今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我常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你觉得该怎么办?”、“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还有什么好…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听课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 〈案例一〉当教师问学生某个数学问题,学生的回答正好符合教师的意图时,教师即刻就说:“你说得真棒!我们表扬他(她)。”紧接着xx/xxx,还有班级的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你真棒!你真棒!”。  相似文献   

17.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把“探索型课题学习”列入教学计划,规定了教学时间.而“数学日记”就是数学“探索型课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展现形式.所谓“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等领悟、理解、应用和推广;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以及向教师请教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数学日记”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开放思维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倡“数学日记”。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中职“数学难学”是我们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在普通高中,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在中考中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却呈下降趋势.何况我们职高的学生入校时数学成绩就比较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与初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如何衔接初中与中职数学教学,提高中职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数概念”是指分数、负数、平均数等与“数”有密切关系的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与数有关的数学问题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感的重要载体。但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把握概念本质,以致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我们认为,教师要紧扣概念的本质,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概念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二)关于“数学教学生活化” 对于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这一课改理念。教师的理解上也有较大的偏差。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把龙虎山的景观先让学生浏览一遍;又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从“桂林山水甲天下”开始;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花大力气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图标的意义……这类过于联系生活的例子在课堂上不胜枚举,它严重干扰了数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