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叶澜教授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认为“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参与、观察、讨论、操作,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表现创造成功的机会,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课堂生态观下的课堂是真实的,它承认学生错误的合理性,并强调其可利用性。从生态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学生学习错误可分为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课堂生态观进一步启示出有效利用学习错误资源的策略,包括:心理空间生态化、思维“稚化”、迭代趋优、“生态位”生长、系统开放。只有把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当作一种资源来加以利用,课堂才能保持动态平衡,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得到真实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爱君 《考试周刊》2011,(74):196-19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他们的精神力量。如何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我认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课堂上只有做好“还权”和“放手”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进而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和提升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丁晓霖 《阳光搜索》2014,(1):105-106
开展课堂前测,是对主体性教学理论的实践尝试: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施教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如何尊重学生?如何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切实实施主体性教学?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尝试开展课堂前测,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确立教学目标,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提高教学有效性。开展课堂前测,还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让学生开展饶有兴致、有针对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所谓“导拨”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的,“教贵引导,点拨深入”。《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却不能忽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笔者在教学中是按如下方式进行导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充满灵性,才能高效。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此指导下,我们应摒弃以往“填鸭式”、“师灌生纳”的教学模式,采用“超前断后”、“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合作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了,才能促使师生间主体地位得到彻底转换,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意味着在课堂上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学习的主动权。然而,反思过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生怕某—个知识点没讲到,没讲透,学生没理解。学生较多的是被动接受,学生长期下去将会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9.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的理念.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其成为真正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实现自主和创造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主体参与是指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数学学习的“建构学说”认为:“一切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感知的消化、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与掌握。”可见,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前提,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长期有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尊重学生主体,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动手,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把课堂变为学堂;求异求新,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只有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在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2.
在大力提倡课堂教育改革的今天,建立“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关系是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主体学习的三大特征。自主学习是主体学习的基石,合作学习是主体学习的重要形式,创新学习是主体学习的核心。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强调学生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在课堂上究竟该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实践和探索。鼓励发现——挖掘主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问是智慧的摇篮,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陈旧教学模式,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挖掘出来,让他…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未雨绸缪、周密部署,引导学生层层剥笋地理解知识,建构严谨的认知体系:教师激情四溢、穿针引线,把课堂组织得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但当我们站在“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角度来考量时,会发现这些课过分凸显教师本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意味着在课堂上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学习的主动权。笔者在听课中发现,目前教学中“自主学习”方面出现了不少误区,主要体现在把“自主学习”当成“自己学习”“自由学习”。教师充当课堂教学的“主持人”“旁观者”“捧场人”,没有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在课改中出现了很多令人困惑和担忧的现象,导致了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只有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激发课堂活力,达到教学目的。那么,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如何改革教学,才能进而实现课堂的“三维目标”呢?  相似文献   

17.
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让我深切体会到: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改变传统课堂的“喂”和“灌”的格局,引导学生自觉地探究和发现知识,逐渐转变为主体性的“思”和“辨”,才能使他们愿学、会学、乐学,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是新课堂改革的核心。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原来由教师“要我参与”转换为“我要参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能力,个性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下的课堂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参与度的高低与课堂教学效果成正比。”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虽然教师“一言堂”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但大部分学生课堂发言,不是不能积极参与表达,就是不知如何表达。于是。就聚焦学生课堂用语.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上分析小学生口语表达的特征,把握正确的要求,找出学生课堂语言表达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20.
“谐”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唐朝霞老师始终坚持营造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