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春芳 《成才之路》2013,(12):45-45
语文教学是学校的基础学科,然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却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学生没兴趣学,教师不知如何教。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情的分析深入细致,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专业为本,才能真正做到联系学情搞好语文教学。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体育运动学校,  相似文献   

2.
曹健 《成才之路》2012,(27):46-46
正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两种重要物质,是空气中存在的两种气体,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情,把握好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两种性质的不同教学,以点带面,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二氧化碳性质教学和氧气性质教学的差异。一、学情不同,选择的教学切入点不同1.氧气氧气是学生开始学习化学以来,最先接触并且需要系统学习的一种物质。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学情"是一个缩略词,其内涵没有公认一致的界定,可以理解为"学生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两种意义,后者意义范围较前者窄,更强调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因素。了解和分析学情是为了教师教得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就学生学习某一具体知识内容而言,学情可以分为前学情、中学情和后学情。不同阶段的学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一、以学定教:前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案例1】有了差异怎么办?最近应邀上一节公开课,内容是《2、3、5的倍数的特征》。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进行了前期的学情调查,结  相似文献   

4.
学情分析策略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两个班的成绩均分相差一般在9分左右。但造成差距的原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情商,亦即学习态度。重点班学生绝大多数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老师的要求认真落实,而普通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5.
<正>现在是信息时代,人们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学科虽不是高考科目却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然而在最近几年的全市教学视导中,我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一、学情分析问题教学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对学生学情的正确掌握是成功开展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高低。1."学情分析"的错误表述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许多老师对学情的把握全凭自己经验的进行臆测和判断,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去切实把握学生的实情。事实上,因学生属于不同班级、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学情就会不同。曾听过同一个执教者善于“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的两堂课,第一个班上得很成功。在第二班上时,该教师忽略了学情有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学情分析的广阔视野 “学情”,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情况。说到学情分析,我们往往会想到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分析,却忽视了学生内心的关注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我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已有五年了,期间教牛津教材就有四年。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九年级的复习很重要,走过场的复习和实干加巧干的复习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如何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复习前的准备工作1.分析学生学情,做好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一、立足学情,发现人物语言描写力典型问题为了更全面诊断第二、三学段学生的学情,我们研读了大量的学生习作,发现学生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存在着以下三个典型问题:(一)全程不“说”,一言不发生活中的人物是会说话的,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和人一样也会说话。但在很大一部分学生笔下,人物却惜字如金。(二)一“说”到底,言之无味有一部分学生即使让人物开口了,在写提示语时却只一“说”到底,有时还习惯性将提示语全部放在前面,  相似文献   

10.
初诊:应把写作构思作为专门的教学环节 【病情简述】 唐:李老师您好。最近我在准备一堂习作教学公开课——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单元的《我敬佩的一个人》,有一个问题非常纠结:我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学情,设计了“情景创设”“回顾生活”“技巧点拨”三个作前指导环节,每个环节都做得很扎实,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选材不科学,思路不明晰,内容不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相似文献   

11.
学情分析策略我所执教的班级,是我校高一年级中两个比较优秀的班级。学生基础比较好,对语文学习有兴趣,通过高中一个多学期的调整,多数学生努力转变学习方式,学习积极主动,乐于探讨交流,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他们不满足于  相似文献   

12.
戴亚兵 《广西教育》2013,(37):57-57
古人云:“圣人施教,各因其材”,“以其知之,喻其不知”。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不能只备教材,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情,只有了解学生学情,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又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等。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等。那么,究竟怎样分析学生的学情呢?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站起来"与"举起来"说的是某校两个平行班两位教师在检查学生作业时的两种不同做洁。"站"举"两个简单而又不同的动作,却收到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身为人师,我深有感触。在以往的繁育教学中,我们大都习惯于运用这两种做法。其实这两种各有利弊。在此,我姑且不谈甲乙教师的做法怎样,利弊如何:而从尊重学生这点出发,阐述一下我的浅见。尊重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尊重,一般有两层含义真一是指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绝不能伤害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其二是指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二者是一…  相似文献   

14.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  相似文献   

15.
学情分析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情分析却常常处于缺失状态,即便偶有的学情分析也容易流于浮浅简陋。究其原因,是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时,可关注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三大系统,立足群体共性、个性差异两个层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鸿门宴》为例,其学情分析的一般流程为:推演—调测—整合。  相似文献   

16.
一、分析“学情”,实施分层。1.对学生进行分层。由于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是不均衡的 ,说话、写话基础也各不相同。按其说话、写话的基础 ,我将班里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学习有困难小组、一般小组 ,学有余力小组 )。如 :我班共有学生 5 0人 ,有 10人分到学习有困难的小组里 ,有2 5人分到一般小组里 ,还有 15人分到学有余力小组里。分成这样几个不同的小组后 ,有利于教师在训练学生说话、写话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指导。2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教学中 ,如果对以上不同层次学生盲目地统一要求 ,就极容易产生两种倾向 :一种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容…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许多老师对学情的把握全凭自己经验的进行臆测和判断,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去切实把握学生的实情.事实上,因学生属于不同班级、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学情就会不同.曾听过同一个执教者关于"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的两堂课,第一个班上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18.
孙荣政 《辽宁教育》2013,(10):41-41
学情分析,就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在探索小班教学实践中,我就学情分析做了认真思考,体会到叙写“学情分析”至少应解决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人类发展进入了 2 1世纪 ,新的世纪我们应该给下一代一个全新教育 ,这种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 ,是以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如何落实这一目标 ?不少教师进行了探索。就我们地区中学化学教学情况看 ,在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学”过程中 ,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了解“学情”不够。即了解中学生学习特点和认识能力的基本状况不够 ;二是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怎样有效突破两大误区 ?我在开展“创新教学”过程中 ,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一是充分了解学情。我在任课所…  相似文献   

20.
分析学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错题来分析学情。错题,不仅反映出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还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背景、学习习惯和态度等信息。经过我的收集和整理,我把学生的错题概括为四种类型:普遍性错题、关键性错题、习惯性错题和偶发性错题。挖掘这些错题背后的原因,教师就会发现它们从不同角度反应出学生真实的学情。根据近几年学情分析的经验,我发现通过学生的错题来分析学情,将提高师生的有效教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