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良好的照顾,就是让孩子多吃多穿,至于身体锻炼则是可有可无的。结果,儿童医院里总是人满为患,父母们无不抱怨自己的孩子体弱多病。而日本人对儿童的身体锻炼却极为注重,日本幼儿教育界曾提出过一个口号,即“培养不生病的孩子”,可见日本人对儿童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很显然,中日两国成人在儿童养育方面的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中国人看来,让幼小的婴儿  相似文献   

2.
邢淑芬  孙琳  王媛  王争艳 《教育研究》2012,(11):122-127,149
养育行为是社会文化转换的重要过程。采用家庭观察的方法,从养育目标和养育策略两方面探讨在自由游戏情境下母亲和祖辈养育行为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母亲和祖辈的养育目标都是自主—联结型,但母亲更强调鼓励自主的社会化目标;母亲和祖辈都倾向于采取中压策略,但母亲采用的低压策略显著多于祖辈,祖辈采用的高压策略显著多于母亲;养育目标和养育策略间存在相关关系,母亲的社会化目标与其低压策略和中压策略显著相关,而祖辈则是与中压和高压策略显著相关;母亲和祖辈的养育目标和策略存在性别差异,对女孩强调自主性目标,对男孩则会采取更多高压策略。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3,(A5):19-20
中日两国是有着3000多年历史往来的邻国,中国文化渗透在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饮食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例如,豆腐、饮茶等都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本文从中日饮食文化的历史背景、料理构成、特色、制作方法及中日两国人的饮食生活、饮食观来研究日本民族的特有性格。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不同可以说是由两国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孩子该怎样长大?成长中的他们能否遵规守纪,少让父母操心?它们的心理能不能与生理年龄同步成熟……如此等等问题,是当下父母心中一个不小的纠结.我无意中看到女儿高中课本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如逢益友良师,又有不少感慨,愿与家长朋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5.
<正>人格包括特质和品格。特质指一个人的“智慧、气质、情操、社会性等心理禀赋与习惯的内在意义”;品格是“针对社会行为而言的个人心理品性与道德品行”[1]。人格是观念意识、情绪情感、行为习惯等的总和,对个人的自我发展、社会适应有重要影响。健全人格是指健康的、协调的人格,是人格结构中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达到了完美组合、和谐构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6.
周琴 《考试周刊》2014,(18):13-14
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育儿观的显著差异,导致儿童性格及成年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完全不同。对比中日育儿观的不同之处,借鉴其积极的、科学的教育方式,对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中日两国在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以构建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8.
我现在旅居日本,我家小学生每天都要学习半小时左右中文,虽然进度非常慢,但慢慢地积累下来,到现在也能认不少中文汉字了。从前几天开始,我拿出从国内带回日本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让她自己阅读。因为国内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仅仅只是上  相似文献   

9.
于4月1日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备受关注。焦点是民办教育机构办学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养育倦怠是父母长期置身于养育压力下所形成的由与父母角色相关的极度耗竭感、与子女的情感疏远感、父母角色的无效能感等组成的三维独特综合征.与普通儿童父母相比,特殊儿童父母养育倦怠水平较高,养育倦怠降低了特殊儿童父母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及养育质量.针对特殊儿童父母的养育倦怠,文章从社会支持、心理咨询、精...  相似文献   

11.
所谓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的称为敏感期、临界期,也有的称为关键年龄、临界年龄,或最佳年龄。奥地利著名生态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康拉  相似文献   

12.
赵敏 《文教资料》2008,(26):64-65
中日两国在历史上都属于农耕为主的国家.两国在各自饮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其中,日本自古以来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颇为深刻,可以说很多的日本料理文化都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一些饮食文化.另外,由于两国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饮食习惯的不同.最后,现代饮食生活日本与中国也是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中国和日本饮食文化的差异入手,就中国饮食观念、饮食礼仪、饮食烹调及选材、酒文化、饮食习惯等方面展开深入探究,以期达到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良性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梁亮 《教师》2008,(18):116-116
本文归纳了中日汉字表记上的差异,从8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通过比较,能够对广大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自然地理、生活习惯、文化意识及民族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忌讳文化。围绕中日两国在语言、观念、行为三方面忌讳文化的差异表现,探究其内在的根源,把握中日忌讳文化的相互渗透、影响及互补、互动的趋势,借鉴合理的忌讳文化,从而理解中日两国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日汉字进化的历史、中日汉字的四个主要方面的差异,对汉语和日语中同为一种汉字的"常见字"以及"常见汉字"从字的形态、音符、意义等等多个层面展开分析和对比,这当中还可以发现日语汉字和汉语汉字的特点和差距。以及在前面所描述的基准上,制定出行之可效的学习方法和理论,对以汉字为主语的进行学习日语的汉字学习方法来提出见解,以期能对促进学习汉字的方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列举中日两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人情往来和逢年过节时的送礼习惯,说明了送礼时的一些适宜和禁忌,并对两国间的相同点和差异进行了对比。通过这些事例的对比体现了两国风俗文化上的不同,也对日本的国民性进行了一些分析。以期通过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而达到更融洽的相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列举中日两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人情往来和逢年过节时的送礼习惯,说明了送礼时的一些适宜和禁忌,并对两国间的相同点和差异进行了对比.通过这些事例的对比体现了两国风俗文化上的不同,也对日本的国民性进行了一些分析.以期通过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而达到更融洽的相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幼儿教育各有特点。在此,我想从几个大的方面来比较两国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差异。一、教育观念上日本提倡将幼儿作为社会的一员,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尊严,提倡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和亲近,并将这一观念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伙伴、指导者和帮助者。幼儿园不论开展什么活动,教师总是一切从幼儿出发,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在幼儿园,不允许、也看不见对幼儿的体罚与变相体罚行为。近十年来,我国一直重视转变教  相似文献   

20.
李勤径 《学语文》2010,(5):41-42
一、引言 广告.即“广而告之”.是一种付费的信息传播形式,其目的在于推介商品和服务。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取得广告主预期的效果。具体来说,“它是向公众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内容或文娱节目等的一种宣传方式。”(见《辞海》)广告堪称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它涉及到市场学、传播学、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作为广告。无论是汉语广告还是日语广告,必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两门语言本身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底蕴,又使它们产生了一些相异之处.本文主要谈它们的差异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