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得集     
筷子律动 两根细细的筷子在刚入中班的孩子手中是很不听使唤的,有时能把孩子累得满头大汗.在教孩子使用筷子的过程中,为调节孩子们的情绪,我们创编了一套“筷子律动”,效果很好。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2.
正又到午餐时间,想起前几天给大班孩子吃饭配备筷子的决定,也不知孩子们乐不乐意用。带着疑问我推门进了大班,刹那间,我被眼前情景惊呆了,全班孩子齐刷刷地都在使用筷子吃炸酱面,着实让我惊叹不已。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播放的一则"筷子篇"公益广告使我感慨颇多。广告中,一双双筷子作为元素和载体,让人从中感受到生  相似文献   

3.
对于独生子女,家长尤其注重孩子的安全问题,这本无错,但是有时候难免就会保护过度。比如说孩子都大班了,不少家长还常常将家里的剪刀藏起来,怕孩子动剪刀伤着手;孩子想主动练习使用筷子,家长却坚决阻止,生怕筷子戳了孩子的眼睛;更有甚者,在孩子过生日想用塑料叉子吃生日蛋糕时,家长都会将叉子夺下来,换成绝对安全的勺子等等。  相似文献   

4.
游戏目标1.发展孩子手的控制能力、手指的灵活性以及手眼的协调性,引导孩子学习正确地使用筷子。2.帮助孩子学习数数,建立数概念。3.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游戏准备花生30~40颗,塑料筐一个,碗两个,筷子两双,手表(或手机)一只。游戏玩法1.将花生倒在塑料筐内,爸爸和孩子一人准备一只碗、拿好筷子。当妈妈拿起手表说“开始”时,爸爸和孩子就开始夹花生比赛。2.爸爸和孩子将所夹花生放入各自的碗内。当妈妈说“停”时,二人放下筷子。3.由孩子先将自己碗内的花生取出来点数,再将爸爸碗内的花生取出来点数,比较多少,决定胜负。4.重复游戏。…  相似文献   

5.
筷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餐具之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据调查,在我们宝山区无一所幼儿园在中班教孩子使用筷子的,大班虽有,但也只是教师硬性规定的。由于没有规范的教材,教师感到很难教。也有的教师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会用的,不必专门教,以致中班幼儿在家里随意自由模仿家长的握筷姿势,在幼儿园也没有严格正确的要求,造成握、用筷子的各种错误(有一中班幼儿使用筷子的错误率竟达90%以上)。孩子们带着这一行为缺陷步入少年,踏进青年,跨入成年,最终陪伴一生。为此,我们对中班幼儿学习使用筷子作了专门的研究和改革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筷子智慧经     
“兄弟两个,成对成双;酸甜苦辣,一起品尝。” 不用说,大家一定猜到了这是我们一日三餐都要用到的两根小木棍——筷子。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筷子,但我们却很少去想:使用筷子会有什么好处?很多人也许会认为:筷子么,无非就是利用它来夹东西,除了这点,好像也没有什么很重要的好处。其实不然,专家认为,使用筷子能够锻炼孩子手指的精细程度,培  相似文献   

7.
《家教指南》2006,(6):32-32
首教儿科研究所儿童保健专家膝红红建议:如果你的宝宝已经三四岁了,就应该让他学习用筷子了。美国一位家庭医生最近把使用筷子作为孩子必须学会的21种技能之一;而日本更是把8月4日定为筷子节。为何中国人天天用、顿顿使的筷子在国外受到如此青睐?  相似文献   

8.
夹花生     
陈晖 《教育导刊》2006,(10):53-53
游戏目标 1.发展孩子手的控制能力、手指的灵活性以及手眼的协调性,引导孩子学习正确地使用筷子。 2.帮助孩子学习数数,建立数概念。 3.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1.学习使用勺子或筷子,锻炼孩子的手部小肌肉群,训练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2.激发幼儿的好胜心,为培养独立进餐等生活自理能力做准备。准备1.家用小碗10个左右;筷子2双~3双(4周岁以下的孩子用勺子)。2.直径10厘米~15厘米的小圈一个,直径1.5厘米~2.5厘米的小球1个。玩法1.父母和孩子一起将10个小碗在水平的桌面或地面上依次排列,边排边让孩子数数小碗的数量(小碗的间距不要太大)。2.父母先面对面站好示范:一人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小圈,另一人配合。3.第一人将小球用筷子从第一个小碗中夹起,穿过山洞(小圈),放入第二个碗内。第二个人接着从第…  相似文献   

10.
育儿专家指出,用筷子吃饭更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使用筷子对提高协调性和精细动作的准确性有益。用筷子夹取食物,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也牵动着肩、肘、手腕等部位30多个大小关节和上臂、前臂、手掌等50多块肌肉的运动。这些关节和肌肉只有在大  相似文献   

11.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尤其是中日两国广泛使用的餐具,其形状设计非常契合东亚国家的饮食文化。中国是公认的筷子发源地,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受中国古代汉文化的影响,日本列岛的人们也开始学习使用筷子用餐。筷子传到日本后,其形状及功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筷子文化。本文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筷子,进一步研究中日筷子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方案活动流程比较清晰,选材贴近幼儿生活,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需多给幼儿一些自主权。一、在自主活动中发现第一环节是认识筷子,知道筷子来历。教师说谜语、出示筷子、讲解筷子的来历,而幼儿只是猜、看、听,幼儿的自主学习体现在哪里呢?如果调整为由幼儿自己搜集别具一格的筷子(筷子是日常生活用品,孩子搜集很容易),然后组织集体活动,由幼儿呈现、介绍自己发现的筷子的特征,互相欣赏、比较各种筷子的不同色彩、长短、粗细、质地等,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经验会更丰富。二、在自主活动中练习第二环节是教师讲解后放音乐带领幼儿练习使用…  相似文献   

13.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设计十分适合东亚的饮食习惯。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使用历史。筷子传入日本后,保留了其在中国古语里的叫法“箸”。但其外观和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箸文化。本文通过对比中日筷子的外观,起源及与之相关的习俗,更进一步地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漫话筷子     
进餐时少不了筷子,而筷子本身就是一个很妙的话题。为家长者说说关于筷子的掌故,孩子会感到很有兴趣。 华夏特产,源远流长 筷子是咱们华夏的特产。筷子原来的名字叫“箸”(zh ,音住)或“筋”。上古之人已把碗和箸作为餐  相似文献   

15.
对119名高成就和111名低成就初中学生心目中的父母教育态度与教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与低成就组相比,高成就组父母对子女有更高的期望,尊重子女的意见与选择,给予子女较多的鼓励而不是惩罚与责备,在批评子女进会顾虑其自尊,与老师联系时能客观地评价子女的优缺点及讨论其需要改进之处。高成就组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较少使用“惩罚与严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筷子是东亚文化圈普遍使用的餐具,其造型设计十分适合东亚的饮食习惯.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使用历史.筷子传入日本后,保留了其在中国古语里的叫法“箸”.但其外观和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箸文化.本文通过对比中日筷子的外观,起源及与之相关的习俗,更进一步地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现代儿童不具所能的现象愈来愈多,当中大部分是个人的自理及基本生活技能:7岁的孩子只吃所喜欢的款式面包,否则宁愿挨饿;8岁的孩子不会使用筷子,要家人喂饭;9岁的孩子不愿背书包,不会收拾书包;10岁的孩子不能系鞋带; 12岁的孩子不敢单独过马路……乍听起来令人吃惊,其实环顾周边,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8.
“这孩子长大了要上外面吃饭!” 母亲看我第一次吃力地用筷子夹菜时的神情是十分认真的,同时,她也认认真地说了这一句话。 也许每一个母亲都有这样的心态,她的孩子初次用筷子吃饭的时候,她总要不动声色地看着孩子握筷的长短——越握在筷子末端,表明长大了越能干事业挣吃穿,尤其是对于农村的母亲,特别是我的母亲来说。 我母亲就是这样认为的,在我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成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尊发展特点,为其自尊发展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自编个人情况调查表,对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两所学校和以招收本地生源为主的两所学校共计400名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尊发展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②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其子女的自尊发展无显著相关,但随着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升高,孩子的自尊水平也升高;③父母职业与其子女的自尊发展无显著相关,但父母职业的社会地位越高,孩子的自尊水平也越高;④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多,孩子的自尊发展水平也越高;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尊发展状况与本地同龄孩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到亲戚家里去串门,见到他家十一岁的孩子用汤匙吃饭,我就问孩子:“你怎么不用筷子吃饭呢?”他说:“用筷子吃饭不得劲,从小我就没有学会。”,听了他的话我联想到,目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