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吃的诊断与矫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口吃是一种通常产生于儿童期的言语流畅性障碍。口吃的平均人口流行率(prevalence)大约1%,儿童口吃的发生率约为5%,几乎80%的口吃儿童到16岁时自发地恢复了流畅性。口吃的病因是有争论的。当前主流的理论认为口吃主要是一种神经生理功能障碍,这种障碍干扰了言语产生所要求的精确的时间进程,但生理障碍本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言语治疗是当前口吃治疗的主流,本文也介绍了一些口吃治疗方法,例如:延迟听觉反馈、计算机辅助训练、药物治疗等有助于放慢言语速度和控制其它的言语机制。  相似文献   

2.
口吃是一种功能性语言障碍,表现为结结巴巴、不自主地重复、停顿和拖音。2~4岁的孩子,往往说话不流利,出现口吃现象,这时的口吃不能算作一种疾病,父母不必为此着急,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在学说话,他掌握的词汇不够丰富,表达不够熟练,想说的话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常表现为语言与思维脱节。由此发生的口吃现象。称为发育性口吃。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词汇丰富、表达的熟练而不治自愈。  相似文献   

3.
王新 《幼儿教育》2001,(12):26-26
口吃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表现为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如果及时矫正,这种现象是容易克服的。儿童在两三岁时很容易发生口吃,一般来说不超过三星期,最多不超过六星期,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口吃。暂时性口吃多因孩子还没有熟练掌握语言,由于想的比说的快而导致说话结结巴巴。对于暂时性口吃不  相似文献   

4.
爱心门诊     
问:我的孩子3岁时,突然口吃,不知是什么原因,该如何矫治? 答:口吃俗称“结巴”或“磕巴”,是2~5岁儿童常见的功能性语言障碍。随着小儿发育一天天成熟,多数口吃能自然矫正,这种情况称之为“暂时性结巴”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不必过度紧张。但必须注意消除儿童周围环境中可能诱发口吃的各种因素。诱发口吃的因素都有什么呢? 首先,从幼儿发育特点分析。两三岁,是口头语言发育最快时期,此时幼儿正处在学说话的敏感期;但是,口语发展与大肌肉的运动能力相比,略微滞后,能说出的词不够丰富。当孩子已经会跑、会跳,扩大了接  相似文献   

5.
洪浩 《教育导刊》2005,(12):46-47
口吃是儿童中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群中,其发生率成人为1%左右,青少年儿童为3%~5%,男女比例为3~5∶1.典型的口吃多发生于学龄前3~5岁时,少数人发生于学龄后期.国内有报道称:577例口吃者中发生于3~7岁时的占57.4%,扩大年龄范围至2~10岁时达到80.1%.在儿童期发生的口吃,约占80%不经治疗可逐渐消失,国外许多语言病理学家称之为发育性语言不流畅(Developmentally Dysfluency).  相似文献   

6.
李荣 《家庭教育》2010,(9):43-43
口吃现象常发生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以言语节律异常、讲话不流畅、讲话中间反复出现停顿为主要特点。国外的调查资料显示,每千人中有5名~40名口吃儿童,我国学者的研究显示,每千人中有3名~13名13吃儿童。而在学龄期,有轻微口吃现象的孩子则远高于这个比例,且男孩要多于女孩。在及时的干预与帮助下,多数儿童的口吃现象会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7.
即时     
《中国德育》2013,(21):4-4
加拿大:新研究显示口吃儿童大脑语言区域灰质少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口吃儿童大脑负责语言表达的关键区域内,其神经元集中的灰质比正常儿童少。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扫描了28名5岁列12岁儿童的大脑,其中一半儿童患有口吃,另一半儿童正常。  相似文献   

8.
你的孩子有以下问题吗?*到了2岁还不会说话。*说话结结巴巴。*说话含混不清。*不会用语言和手势表达自己的需要。*不会用“你”、“我”、“他”。*听到别人叫他的名字没反应。所有这些都是儿童言语障碍的表现。所谓言语障碍,是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和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如发音出现问题、口吃、言语发展缓慢、听觉障碍、社交方面出现孤独症倾向等等。言语障碍的症状表现1)年龄已超过1岁,还只能发“啊”、“哦”、“呃”之类的元音。2)超过1岁半,发音还不正确,大多数话中音节区分不清。3)超过2岁还不会讲话。4)超过3岁,说话…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交活动中,口才已日趋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事业成就的重要因素。许多工作都需要具有好的口才,而口才培养必须从小做起。瑞士专家多哥特研究指出,4岁是培养儿童语言思维最好的年龄。如果一个1岁婴儿会说3个单词,那么1岁半时就能记住26个词,从4岁到4岁半就已经会说920至1200多个词了。因此,4岁是培养儿童语言思维的最佳年龄。4岁的儿童是开始最爱说话的年龄,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促使他们对语言发生极大  相似文献   

10.
语言治疗专家指出,六岁前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有百分之九的儿童会出现语言迟缓问题。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很多,包括先天生理上的缺陷及后天环境的刺激不足,尤其是现代双薪家庭,不少父母忙于工作,忽略亲子互动,使得牙牙学语的幼儿出现语言发展进度跟不上年龄成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以123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图片判断和个别访谈任务,考察3—6岁儿童对影响言语行为的生理物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元认知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3-6岁儿童对言语行为影响因素的元认知在5岁时基本获得,6岁进一步发展。(2)3—6岁儿童出现语言的自我性别优越论。  相似文献   

12.
口吃是儿童中一种常见的言语障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群中,其发生率成人为1%左右,青少年儿童为3%~5%,男女比例为3~5:1。典型的口吃多发生于学龄前2~5岁时,少数人发生于学龄后期。其主要表现为说话时言语不畅,频繁发生重复或延长说话的声音、音节或单词。  相似文献   

13.
口吃,是一个令讲话者和听话者都感到为难和沮丧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2~5岁的孩子容易出现暂时性口吃,使家长们十分担心而又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4.
正在刚刚过去的第16个"世界哮喘日",儿童哮喘备受关注。儿童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大概为2岁半,其中三分之一的患儿属于1岁之前即出现喘息症状,剩下的绝大部分患儿是在3岁之前出现喘息症状,而年龄为6岁以上儿童的发病机率不到十分之一。对儿童哮喘如果不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则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众所周知,儿童哮喘是一种身心疾病。引起儿童哮喘发作的因素很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应注意对家居环境及儿童日常活动的控制以外,还要对儿童形成积极  相似文献   

15.
方丰娟  蓓蓓 《家庭教育》2005,(9B):44-45
所有这些都是儿童言语障碍的表现。所谓言语障碍,是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和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如发音出现问题、口吃、言语发展缓慢、听觉障碍、社交方面出现孤独症倾向等等。  相似文献   

16.
“口吃”是幼儿学话阶段较常见的一种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说话时语言不畅,频繁发生重复或延长说话的声音、音节或单词,或屡次发生不寻常的踌躇和停顿,致使语流节律混乱。“口吃”并非生理上的缺陷或发音器官的疾病,而与幼儿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幼儿期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期,若幼儿口吃得不到及时的矫治就可能使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和固定化.最后延致成人期,形成真正的口吃。人的这种最基本的说话能力有缺陷,必然是对自尊心的重大打击,幼儿心理十分苦恼,因此常避免与人交谈,导致自卑、自我封闭等心理异常。尽管有…  相似文献   

17.
英国医师协会日前发布研究报告说,不到5岁的儿童学习外语会增加口吃风险。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家彼得·豪厄尔说,如果儿  相似文献   

18.
恐惧是儿童成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它的内容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如婴儿期会害怕强烈的声响和陌生人:二三岁时害怕动物、黑暗和离开父母,四五岁时则害怕妖怪,可怕的事物(如恶梦)和亲人死亡,等等。随着儿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某些恐惧将会自然消失。所以大部分儿童的恐惧是短暂的,当一种恐惧出现时,另一种恐惧随即消失。恐惧是儿童对其所处环境的一种行为反应,它是  相似文献   

19.
口吃是幼儿言语困难的一种表现。它不是器质性疾病,而是一种机能性障碍。口吃现象男孩比女孩更常见,男孩子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五至十。绝大多数口吃的人是从小时候学说话开始的。幼儿期是学说话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幼儿的口吃现象应该特别注意。幼儿的口吃多发生在三岁左右。小孩子开始说话时,常常是结结巴巴的。但他自己并没有觉察,更不会注意到自己的语言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这种初学说话时的结结巴巴,称为“原发性口吃”。小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05,(6)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聚会中过余兴奋朋友说话结结巴巴的,越急越说不出来。听得人更是急不可耐。想知道口吃的原因吗?口吃矫正的研究人,李高峰老师将为我们揭开迷底:口吃俗称结巴嘴、结舌子,它不是生理上的病变,而是心理一时的紧张和后天习惯的养成。用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是不能治好口吃病的,因为:·口吃患者大多数是幼年好奇,模仿别人而得;·有的是受外界刺激而偶然发生,大都是由于恐惧、紧张和爱面子的思想在做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