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何谓“会课”?就是班主任在每天下午课结束后,利用十至二十分钟开班会,因为每天必开就自然成了一节课。“会课”的内容主要是总结当天班级内的事,可以由班主任总结,也可以由班干总结或者由同学自由发言、讨论式的总结。这样常变换形成,使“会课”的气氛活跃,学生很轻松地渡过了这一二十分钟。“会课”要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就得形成制度,贵在坚持。坚持“会课”对班级管理有哪些作用呢? 一、坚持“会课”,班主任能及时了解所带班级各科教学情况,了解学生每天在校的表现情况,日积月累,这些就成了班主任对学生了解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这在学校教育中也很有借鉴作用。中学生年轻好胜,自尊心强,“激将法”应用得当,可激发学生(或班级)的求胜欲望,调动其学习或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应用不当,却会适得其反,有时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位青年教师同时担任初中甲乙两个班的英语课。因乙班纪律较差,他就常常以甲班为榜样进行批评,希望用“激将法”来激励乙班同学。如“我教你们两个班,甲班同学那么活跃,你们却像木头一样”,“在甲班上课是享受,在你们班上课是受罪”……结果,乙班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教学情境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相遇问题”这节课时,上课了,她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唱首歌,然后再上课,好不好?”在学生认可的同时,她叫起一位学生,让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唱歌。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哗哗”的掌声,气氛活跃起来了。等这位学生唱完歌后,这位教师接着问:“同学们刚才用热烈的掌声鼓励这位同学唱歌,…  相似文献   

4.
王双平 《教学随笔》2007,(11):47-47
一个班级,倘若同学之间不和睦,师生之间不和美,那么这个班级无疑不是一个和谐的集体,它势必会影响到班级内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最严重的是它会致使这个集体如同一盘散沙,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久而久之,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将受到极大的挫伤,学习成绩也会停滞不前。为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不仅做学生思想和知识的引路人,而且要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创建和谐班集体。笔者以为,创建一个和谐班集体的关键在于巧用“四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现象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名任课教师颇有些神秘地告诉我,高二(1)班(我所带的班级)在“China Ren”上有一个班级网站,且成员已达到三十多人。我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除了现实的班级之外,一个“影子班级”已经建立,且在学校、年级、班主任的视线之外。据说有些同学几乎每天进“班”闲逛、神侃,个别同学进去的时间甚至长达两个小时。他们会讨论什么?他们对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们有组织了吗?都是哪些同学进“班级”活动?……我难以想象那个虚拟的班级所发生的一切。而作为一个班主任又不能置身“班外”,怎么办?二、对策1.…  相似文献   

6.
当这组文章来到大家手中的时候,选文的作者们已经“脱二奔三”,成为高三学生。高中两年里,他们自称是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校傲四班”,因为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体育文艺,他们都足够出色。在这两年中,他们还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全班同学一起“创作”完成的《班级日记》。虽然很多学校很多班级都有类似的日记,但“校傲四班”轻松活跃的气氛使他们的日记不再是流水账,而更像是一种集体创作。它记录了四班同学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我们精选了其中的片段,愿与你们一起分享其中和你们相同或相似的欢乐与哀愁。在摘编“校傲四班”的《班级日记》时,我们常常为其中的故事、心情甚至玩笑深深吸引。这是同学们最真切的生活、最生动的气息。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感谢“校傲四班”的祝婕同学,就是缘着她的线索,我们看到了比书店里那些青春校园小说更“原汁原味”的两本日记。是的,原汁原味,正如祝婕同学所说。在众多的校园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故事总是有点造作而雷同,其实真正的校园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朴实的精彩,正如“校傲四班”的《班级日记》,在琐碎中闪亮。也许你们班还没有《班级日记》,也许你们的《班级日记》还流于形式,但是看了“校傲四班”的精彩日记之后,你们也许可以同样精彩起来。等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会突然发觉:当初似乎无足轻重的一本《班级日记》,竟然一路见证了你和同学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相似文献   

7.
肖琼 《成才之路》2011,(26):72-73
高二时我担任的是文科自主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由一群“特殊”的孩子组成。一年来班级获得了先进班集体称号,多位同学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为什么说这群“特殊”的孩子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又为什么说他们特殊呢?67名同学,有40名借读生。其中有很多问题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严重心理疾病学生。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明确成绩遥遥领先,有部分同学学习存在极大困难,有部分同学因高一学习压力抹煞了所有的信心,有部分同学因为自己是借读生极其自卑,甚至自我放弃乃至被家庭放弃……重读与梳理这一年来我带着这群孩子破茧成蝶,痛苦着、幸福着、快乐着。  相似文献   

8.
当同学犯错误或者违反纪律时,要不要把同学的行为告诉老师,这是许多中小学生都面临过的痛苦抉择。有时,老师会为了维持班级的纪律或仅仅是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要求学生“揭发”那些“坏学生”或背地里向老师“打小报告”。利用学生间谍提供的“情报”,常常成为某些老师控制班级的重要手段。对这些做法,大家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去想它意味着什么,对学生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 在我从事“青春热线”心理辅导的这些年里,碰到这样一些个案:他们有的是因为“揭发”了同学做的错事,而被同学疏远、排挤和孤立,倍感痛苦与孤单;也有的是…  相似文献   

9.
梁紫山 《班主任》2007,(1):25-25
王涛(化名)被评为“班级之星”了!怎么可能?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赶到教室,果然,“班级之星”栏内醒目地写着“王涛”。评选“班级之星”是我班班级管理的一项举措。每周由学生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出一位本周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值得大家学习的同学,将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班级、一个课堂中,教师最容易关注的往往是一些思维活跃、成绩优异,或者是比较活跃、成绩拖了班级后腿、有明显学习或是其他方面问题的学生。其实,班级中同样会存在隐蔽性强、表现性差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在班级中显得平平淡淡,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冷淡有余、亲热不足,他们在班级中主要充当"背景"的角色,不太引人注目,平时  相似文献   

11.
“朋辈心理辅导”又称“同伴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形式。在学校是指年龄相当的同学对需要心理帮助的其他同学或朋友给予心理开导、鼓励、安慰和支持的过程.并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只是带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心理助人活动。“朋辈心理辅导员”(在班级又称“班级心理委员”)是指与同学这一群体处于同一等级、同一“辈分”的热心于关心同学心理健康,并经过培训在同学中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会失去生机、枯萎,而众多植物一齐生长时,它们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生物学上通常称之为“共生效应”。“共生效应”显示了生物群体的巨大作用,把它迁移运用于班级管理特别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很有必要。在处理后进生的问题上,我曾经采取了一种孤立差生的做法。学生王某贪玩、任性,自习课上喜欢跟同学随便讲话,课后经常与同学打闹,作业不做,影响极坏。找他谈过几次,但收效甚微。无奈之下,我将该生的座位调到班级的西北角,前面又安排了两位女生,并示意其他学生不要…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中 ,我对笑有一种感悟 ,认为“笑”是一种艺术 ,是一种能力。做为一名班主任 ,如果常用自己的“微笑”去面对全体学生或处理班上的偶发事件 ,往往会使学生受到感染 ,使一些事情变紧张为轻松 ,使师生关系变疏远为亲近 ,使班级同学之间变反目为和好。犯错误的学生会在老师的善意引导下痛改前非 ,在老师微笑的期待中使自己的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一次班中发生这样一件事情 ,一个女同学的眼镜片被一位同学打碎了。经过一番调查后 ,我心中知道了是哪位同学所为 ,但这个同学并未主动认错。按惯例 ,老师就要得理不让人 ,找到这个学生吓唬一…  相似文献   

14.
开心吧     
幽默足球 ◆刘仲良 可怜的点球 留  级毕业前,同学们互赠留言。一个留级的同学在班级留言册上写道:“各位同学,我还有点儿事,你们先走吧。” 未必会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她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虽然我是新转来的,但是我未必会是最优秀的,未必会是学习最好的!”正当同 学 们 准 备 为 她 的 谦 虚 报 以 热 烈 的 掌 声 时 , 她 又 说:“我叫卫 碧慧。”全班晕倒。 漫画幽默 真痛快 鲍比正在学习汉语。暑假里他和爸爸来中国旅游。一天中午,他到一家冷饮店买冰棍吃,售货员说:“吃一口冰棍,感觉很痛快吧?”…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时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入到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要反映出“四化”,即人文化、自主化、个性化和开放化。一、凸现人文化在浓浓的人文气息的环抱下,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显而易见的。我想起了开学初的一件小事。小忆同学是位文静的小女孩,除了学习有困难会主动找老师辅导外,一般对生活中或班级中的一些事,她总是自己处理,很少找老师帮助。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三天早晨,她捧着一本崭新的《数学同步…  相似文献   

16.
一、课前絮语:你知道什么是“心理活动”吗?什么叫“心理活动”?举个例子。假如你班级里有个平时学习不怎样的同学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你知道了,心想:“他平时文章写得那么差,居然能在报上发表文章?会不会是从哪儿抄来的!”可另外一个同学却想:“真是好样的,第一个敢于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人,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和才气。”读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知道:心理活动,是人们针对某件事物所产生的想法: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就可以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上文中的第一位同学有点妒忌和猜疑的心理,而第二位同学呢?则具有羡慕和钦佩的心理。“心理活动”是怎样…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个别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对当堂课内容掌握得较好,而在综合性的考试中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应该说,这类学生具备掌握知识的潜在天赋条件,但由于学习动机不明确,自我控制能力差,决定了他们不能稳定地取得好成绩。在我现在任教的班级中,小刘就是这样一位同学,他因不完成家庭作业而让老师头疼,父亲对他也失去了信心,从不许他出去玩  相似文献   

18.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9.
用爱经营班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班主任用爱来经营班集体,把爱给予每一位学生,学生也会将爱馈赠给教师、惠及同学,使整个班级爱意自然融入,孩子们在爱的氖围中收获知识、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对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检测。一位有高超教学艺术的教师做到“乐教”,在愉快的情境中就会使学生“乐学”、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一位死搬“样板教案”的教师“苦教”,会使学生在沉闷的气氛中“苦学”、思维呆滞、精疲力竭。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以“乐教”启迪“乐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真正体会到创设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