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的大智大睿、多谋善断、应变自如,既表现于他政治生涯中的斗智斗勇和军事生涯中的运筹帷幄,也表现于他言语交锋时的答对辩驳。对于毛泽东的驳论文,人们知之甚多,并深为他敏捷的思维和犀利的文笔而折服,而对于组成他的领导艺术之一的口头论辩艺术,却有待人们去整理、研究和发掘。一、设问启发论辩交锋,首先是观点的对立,然后再外化为言语的冲突。论辩的双方,有时表现为激烈的唇枪舌剑,有时则反映为同志朋友之间因不同观点而引起的争论。对于后者完全可以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寓理于情,巧言引导。这样,既可使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又不失论辩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的形象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然而说起他的论辩艺术来,我想大家未必都熟悉。下面,笔者就《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舌战群儒》来浅析一下诸葛亮的论辩艺术。  相似文献   

3.
孟子以"善辩"著称,这主要是因为他能够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论辩方法.其论辩方法主要有直言法、移花接木法、设彀法、譬喻法、变通法、用典法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篇。孟子姓孟名轲,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战国中期,他以散文家、语言家和雄辩家著称于世。他遗留下来的七篇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就艺术性而言,最突出的又是论辩艺术。所谓论辩艺术,就是语言的逻辑艺术。孟子那高超的论辩艺术,是在不断驳诘危害儒道的异己学派和游说列国诸侯舍霸图王的斗争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在战国诸侯争霸时期,孟子看到了争霸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继续孔子以来的“仁政““王道“主张,并为此与各派进行辩论.他的辩论论证有力,说服力强,包含丰富的逻辑思想,但由于他的论辩主要是为他的政治、伦理主张服务的,加上儒家过分关注现实,缺乏对逻辑形式的思考,使他的论辩充满了狡辩和诡辩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云红 《考试周刊》2011,(39):29-31
奥巴马访华上海演讲成功因素之一是对修辞论辩的卓越运用。本文简要阐述修辞论辩的组成部分修辞——理性论辩、信誉论辩和情感论辩,对奥巴马访华上海演讲中的修辞理性论辩(归纳论辩、比较论辩、因果论辩、例证论辩)、信誉论辩(诉诸本人信誉的论辩、诉诸第三者信誉的论辩)及情感论辩(诉诸流行论辩、诉诸怜悯的论辩)进行文本分析,旨在阐释长期被忽视的修辞论辩在演说中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彰显修辞论辩所具备的强大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美国有一评论型电视节目制作人,因节目中找来的评论者水平不差,却缺乏论辩高潮,气势不足,为此请教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向他建议:“改变座位的配置方式。”于是制作人改变论辩者的坐向,由以往的横排而座,改  相似文献   

8.
孟子以善辩、好辩著称,他的论辩主要靠气势;他有时也很讲究运用逻辑。但是,他的逻辑并不严密、不谨细,时有粗疏。  相似文献   

9.
云红 《考试周刊》2012,(45):14-17
本文主要阐述修辞论辩中长期被忽视的信誉论辩、情感论辩概念。信誉论辩和情感论辩是修辞论辩不可或缺的成分。当对立观点平分秋色,不分轩轾,处于胶着状态时,这两种论辩往往起到区别胜负的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对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这两种形式的论辩进行文本分析,彰显修辞论辩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论辩修辞作为西方修辞学的重要分支,一直以来备受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西方修辞学视角,运用西方论辩理论的核心内容来参证先秦名家学派论辩理论建构的可能性、论辩命题的合理性、论辩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论辩过程中辩者与听众在社会、政治、文化、伦理及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深入挖掘中国古代论辩的精粹,探讨名家论辩智慧的现实意义,对接西方论辩研究之精华,启迪当代汉语论辩研究之趋向,推动国人思辨发展,培养大众创新能力,为先秦名家"正名"。  相似文献   

11.
贾红莲 《学语文》2000,(3):15-16
众所周知,孟子散文的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论辩色彩。在论辩中,他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揣测对方的心理,巧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并且条理清楚,结构严密。在《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一节中,梁惠王觉得自己移民转谷、用心忧民、政绩突出。但他的人民并没有增多,开篇便充满了一腔委屈与不解。  相似文献   

12.
<正>熊十力是著名的哲学家,民国时期曾在北大任教授,为人狂放不羁,常常因为一些学术问题和别人激烈论辩,曾经和作家废名论辩乃至大打出手,被世人引为趣谈。熊十力开了一门课,有一次在讲课时涉及到一个尚没有定论的学术问题,他大发议论,如同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料,他正讲得津津有味时,一个张姓学生认为他说的不对,站起来反驳他的观点。为了说服这个学生,熊十力引经据典,耐心地开导和启发他。不过,这个学生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熊十  相似文献   

13.
《华章》2007,(9)
一个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论述英语句子结构时,可谓头头是道,但是如果要他翻译科技文章,草拟商务合同,主持贸易洽谈,走上经济法庭与外商论辩,他会感到举步维艰。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二难诡辩术     
《高中生》2006,(15)
二难诡辩术,就是指在论辩过程中,只列出两种可能性,除此以外别无选择,迫使论敌从中作出选择,不论对方选择哪一种,得出的结果都对他不利,迫使论敌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两难的境地,最终使论辩完全落入我方控制之中。利用虚假的前提制造出来的“二难推理”,是诡辩常用的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理论家刘勰对孟子的高度评价;郭沫若在他的《十批判书》中称孟子是"以好辩而受非难的人":这些评论都证明了——"亚圣辩才冠古今"。孟子以其独特的论辩方式彰显了他作为雄辩家的气魄,其高超的论辩能力和技巧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辩论是一种学问,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文化。这学  相似文献   

16.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着一个与其他儒家贤者大相径庭的特征:长于论辩。而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论辩上的成功,与其技巧的灵活、观念的变通,有着极大的关系,亦即孟子是一个懂得且善于权变之人。孟子的权变之举,不仅能展露出他睿智的一面,更是他人之性情的充分流露。因此透过孟子外显的权变表现,非但可以看出孟子的睿智之特点,更可借此窥见孟子内在情性的真率。  相似文献   

17.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一生以继承孔子之业、宣扬儒家道统自任。他周游列国,对各国国君宣传其"仁政"、"王道"思想,同各种非儒的思想进行论辩。今天的很多成语就源自于孟子的这些论辩活动,其中表达了孟子的关于君王为政、个人修身等见解,体现了孟子铁肩担道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通过批判性讨论合理解决正反双方意见分歧是语用论辩学的核心问题。但在现实论辩话语中,论辩者不仅要遵守合理性标准,还会努力通过修辞策略使论辩结果对自己最有效。鉴于此,语用论辩学近年来逐步尝试修辞维度的理论拓展,提出了"策略操控"概念及其分析方法。以策略操控概念为核心的语用论辩学拓展理论凸显了论辩者为实现论辩合理性和论辩有效性的微妙平衡而在潜在话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手段三方面的运筹帷幄,对法律、政治、医疗等交际领域的论辩话语实践均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后续研究应在哲学、理论、实证、分析和实践五个层面上深入探究策略操控现象,并进一步完善其语境分析、修辞分析和谬误识别标准。  相似文献   

19.
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历来被人们所推崇。长期以来,读者多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评价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而对它作为辩论文的论辩特色却没有给予应有的评价。其实,庄子首先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他写作散文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出和论证自己的哲学思想。庄子散文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文学技巧,实质是一种思想表达的需要。论辩只是手段,是一种因有“论”而巧“辩”的特殊表达手法。巧“辩”中生“论”,更加丰富了庄子的精神世界。庄子散文可以说是深邃的哲学思辨与优美的散文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是论辩的抽象性与形象性有机统一的杰作,从而构成了先秦诸子论辩散文中的独特类型。  相似文献   

20.
钱姆·佩雷尔曼(Chaim Perelman)为20世纪欧洲修辞学的领军人物,所开创的以论辩为核心的新修辞学在西方多个人文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出的"在场"(presence)理论在其整个论辩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范畴迄今尚未引起我国学界的关注。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其代表作《新修辞学:论论辩》及《修辞学王国》阐明了修辞"在场"概念的两个语义层面:选择与呈现,讨论了在场选择的依据与增效呈现的方式,重点论证了复叠、摹绘、背常三大增强在场性的呈现维度及其对应的代表性修辞手段,是辞格论辩性语篇功能的一项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