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式英语本身是一种错误的语法现象,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正确的使用而创造的一种杂交语言。然而,在互联网语境下,中式英语广为传播的同时发生了身份的嬗变,从一个对错误的嘲讽转变对一种句式再造的追捧和模仿。文章从翻译理论关联原则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式英语在明示-推理过程中如何被创造、被传播以及产生的相关语言学启示。  相似文献   

2.
选取某学院非英语专业已过四级的两个大二分级班进行实验和调查发现:中式英语仍存在于学生写作语言的各个层次,针对文化与思维模式差异的教学比针对语法的教学能更有效地纠正中式英语.中式英语的成因主要在于:学生偏重语法学习而忽视语言文化背景学习,偏重知识点学习而忽视中英文思维逻辑差异,偏重依赖汉语进行英语学习而忽视英语自身的特点.为有效帮助四级后大学生减少中式英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文化内核的输入,更加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有声思维和仿写技能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枯燥的语法教学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结合语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英语语法和现实环境相结合,学习有用的语法知识。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语法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打好英语语法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英语整体的学习。将语境与语法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力,学习更多的语法知识也不会发生错乱。  相似文献   

4.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习惯于使用汉语的写作思维,导致英语作文中出现大量不符合语法的句子,中式英语成分严重,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且很多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学习缺乏信心.对此,笔者结合实践提出一些探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学习中,学好语法基础知识,学生才能灵活运用英语,准确理解课文。所以,语法教学是不可忽视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单纯讲解分析语法项目,而需要讲究教学方法,呈现具体语境,让学生结合语境学习语法,而不是死记硬背。对此,笔者主要以媒体教学、任务型教学为例,分析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策略。一、多媒体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在传统英语学习中,语法知识是枯燥无味的。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中式英语"广泛地存在于学生的英语中。它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英两种语言结构的不同以及两种文化中思维习惯的差异。功能语法对学生作文的分析说明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在主位推进模式和衔接手段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中式"特征,学生们的英语作文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意合"的特点。功能语法对减少"中式英语"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在英语语言学视域下,语境的融入和应用对于英语的学习和理解至关重要。语境的融入理解和记忆,方便学生从英语的词汇、词义、语法等角度快速的学习英语这门语言。一个适当的语言环境,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在英语语言学视域下构建和谐的语境,使得英语的学习更加的自然。  相似文献   

8.
探析中式英语现象及其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受到汉语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学习英语极易产生中式英语。本文以高职高专大学生为对象,对其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中式英语现象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交际方面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并试着提出了克服中式英语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因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生搬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在英语的交际中使用的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习惯的畸型英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二者在语法、表达方式、文化背景、思维习惯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式英语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往往不可避免。在学习英语时要注重对中式英语的误用点的理解,从而达到为学习英语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分析中式英语在语法方面的概念整合,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析搭配层面和时态层面的中式英语,揭示中式英语的语法认知基础。通过各空间的运作、操作过程,不仅仅是揭示中式英语言语中的语法问题,而且尝试提炼在概念整合合成空间操作方式下的文化背景、表达习惯等合成因素。并旨在为中式英语的语法方面提供认知机制和动力因素,并为探究创造中式英语的人在创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认知活动提供重要的、清晰的图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英语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一种中介语现象,在语音、语法和语用三个层面有区别于地道英语的特征,其成因包括语言迁移、跨文化的影响及交际策略等.  相似文献   

12.
杨云  张柳娟 《海外英语》2012,(9):137-139
Chinglish is what occurs whe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English language crash into one another.When native Chinese speakers who are learning English attempt to directly translate Chinese into English,using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wording and grammar,a blend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appens.Among Chinese English teachers an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 foreign experts working with students,this phenomenon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Chinglish.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to overcome Chinglish in their oral English and cultivate their sensibility of foreign culture and mode of thinking the awareness of the causes of Chinglish is a must.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causes in terms of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s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中常出现汉化的英语,这种汉化英语会对语言交际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集合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对汉化英语的语音、语法、语篇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避免汉化英语的几种对策,以期人们熟悉交际语言道德民族文化,获得最佳的语言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英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hinglish,基本上是指说英语时依然使用中文语法的现象。有时也被称为"转换错误",因为并没有真正使用外语的语法,而是把自己母语的语法转换到了外语上。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又强调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不同表达方式,才能使交际有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式英语"都是不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英语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并介绍了中国式英语的本 质、类型和存在方式,提出了在教学和学习中克服的办法,避免或减少其在实际应用中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中式英语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它来源于母语汉语的影响,是一种符合语法规范的,却不符合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的、不能被本族语者接受的不规范的语言。如不正确认识它的形成原因,就会给英语语言习得造成一定障碍,并且阻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Chinglish(Chinese English)中式英语,顾名思义是指学习者(Chinese speaker)在学习英文时受到母语的干扰而出现的不当表达方式。这一现象是广大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这不仅出现在初学者身上、在取得了一定级别的等级证书的高水平学习者中也屡见不鲜,形成众多的"哑巴英语、文盲英语"。它可能出现在语音、语调、措辞、语法语句等诸多方面。从多年与英语学习者接触的过程中总结出Chinglish的典型现象,出现原因,以及纠正克服的办法,可以使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翻译的“多元标准”已被广泛接受,但笔者认为,“多元”应有一个最低标准为基础:忠实于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当前,翻译作品中存在大量典型的不符合英语语法的中式英语,极大影响了对我国的对外交流,在词汇、句子/词组和语篇三个层次都有体现。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考虑英语作为形合语言和汉语作为意合语言各自的不同点而没有忠实于英语的语法规则,并提出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多接触英语,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深入,中式英语随处可见,它对人们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影响力也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基于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英语变体——中式英语的干扰。对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中式英语产生的客观性,使其在学习中尽量避免受到中式英语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