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弧 《高中生》2012,(2):56-56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口头禅。此语最著名的一次运用是1971年9月13日,周恩来向毛主席报告说林彪跑了,毛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此语所表达的意思无人不晓,但两个分句之间的逻辑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天"要下雨"娘"就要嫁人呢?"天"与"娘"怎么扯到一起了呢?  相似文献   

2.
东方弧 《初中生》2012,(16):12-13
正悦读之前:常见人提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话,表达不屑、不在乎的意思,更多的则有无可奈何之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口头禅。此语最著名的一次运用是1971年9月13日,周总理向毛主席报告说林彪跑了,毛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相似文献   

3.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口头禅。此语最著名的一次运用是1971年9月13日,周恩来向毛主席报告说林彪跑了,毛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此语所表达的意思无人不晓,但两个分句之间的逻辑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天"要下雨"娘"就要嫁人呢?"天"与"娘"怎么扯到一起了呢?  相似文献   

4.
当周总理向毛主席报告说林彪驾着“三叉戟”飞机正沿中蒙边界飞,随时可能越过国境线时,毛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个话早就有,自从毛主席在那个特定的条件下用了一回以后,这个话渐被学用开来,遇到没辙了没咒念了的事,就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使用时,有时是调侃,有时是正言,都无错误。只是不知从哪天起,凡是入耳的这句话,几乎全部变成了“天要下雨娘要改嫁”,于是出了谬误。其实,谬误不是误在“娘要嫁人”,而是误在对“娘”字的理解上,把嫁人说成改嫁,是误把“娘”字解作了“老娘亲”。…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对“新郎新娘”中的“娘”字的理解说法不一:有的理解为“娘亲、母亲”;有的理解为“姑娘”。我认为在这里理解为“姑娘”更确切些。《辞海》:“娘,青年女子的通称。《牡丹亭·肃苑》‘待娘行弄粉调味,贴翠拈花,惯向妆台傍’。”《古汉语词典》:“娘,少女。”《新华词典》:“娘,年轻妇女,如渔娘,新娘。”很显然,“娘”字的一个很基本的义项就是指未出嫁的姑娘。毛泽东曾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很多人就把嫁人说成改嫁,娘要嫁人变成娘要改嫁。在这里,实际上也是把“娘”字理解成了“老母亲,老娘亲”,…  相似文献   

6.
《广西青年谢廷美离婚仍养岳母娘》(1993年5月3日《家庭报》头版)“岳母娘”是指“岳母”呢,还是指“岳母的娘”呢?读罢全文得知是指“岳母”,那后面的“娘”字纯属多余,这是其一。其二,如果从标题的整齐美来考虑,那么这里可用“丈母娘”,因为妻子的母亲可用“岳母”或“丈母娘”来指称,没有“岳母娘”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7.
娘!娘!     
五月是母亲的季节,是我们可以说一声“娘,您辛苦了”的季节。从我记事开始,娘就不是温柔可亲的。我的记忆里。总有娘扯着嗓门吆喝我和哥哥的声音。我们都夸张地说方圆十里也能听得到,甚至形容说“俺娘一声吼,地球抖三抖”,可想而知娘有多么的泼辣——我们都习惯了说娘是泼妇,习惯说她到了更年期。我从来不认为娘会抱着她的女儿亲一亲。  相似文献   

8.
谚语有“天要落雨,娘要嫁人”,意为无可奈何的事。有人问:“天要落雨”与“娘要嫁人”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吗?没有。不仅没有,而且两者之间无丝毫关系。这话本是“天要落雨,粮要解营”,因后半句与“娘要嫁人”有三个谐音字,于是以讹传讹,成了习惯语。在古代,百姓要缴纳赋税,种田的人以粮代税,这公粮官府往往要限期送至军营,而秋天多雨,道路泥泞,在这种情况下被迫限期送粮,真是无可奈何又不得不干。类  相似文献   

9.
林国海 《考试周刊》2009,(47):15-17
福建省新一轮课改已经实施四年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相似文献   

10.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天生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一表人才,便将他招为驸马。“春风得意马蹄疾”,循惯例朱耀宗一身锦绣,新贵还乡。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如何将他培养成人,母子俩如何相依为命,请求皇上为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亲树立贞节牌坊。皇上闻言甚喜,准允所奏。当朱耀宗向娘述说了树立贞节牌坊一事后,原本欢天喜地的朱母露出了不安的神色,于是说出了想要嫁给朱耀宗的恩师张文举的想法。毫无思想准备的朱耀宗顿时被击倒了,“扑通”一下跪在娘的面前…  相似文献   

11.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王婆售利嫁金莲”,叙述吴月娘命媒人王婆将潘金莲领出西门庆家嫁人的情节说: ……月娘不言语了,一面使丫鬟秀春,前边叫金莲来. 这金莲一见王婆子在房里,就睁了,向前道了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要扮好"导演"角色,创设情境,诱发情趣,激发"表现欲";以"爱"和"激励"为主导,激发"乐学欲";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激发"创造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培养他们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一种"实践思维方式"。一种观点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实践本体论";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在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后者认为本体论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然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引发了许多问题的讨论,即: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了"哲学"?  相似文献   

14.
张剑石 《辅导员》2010,(24):40-41
一、语文目标要明确可测 (一)正确认识"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师生在语言文字的共同研读过程中几乎"自动"实现,正所谓"润物无声";如果刻意安排"教授"环节,语文课容易上成"品德课"。  相似文献   

15.
娘≠孃     
作为“母亲”义,“娘”在晚唐开始替代“娘”,但至今未发现“娘”替代“娘”的用例。应该在汉语中为“娘”,留下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马际娥 《教育导刊》2006,(12):52-53
我们从小就非常同情二叔家的哥哥们,因为二叔娶了一个“懒婆娘”(人们对我二婶的称呼),他们便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说也奇怪,几个哥哥却出奇的勤快,干起活来个个能干和利落。父母就常对我们说:“懒娘指使勤孩子。”意思是说做娘的“懒”,把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由不会、不熟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就增强了,也就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当时,我对这样的“懒娘”(二婶)颇有微词,认为这样的娘太狠心,太无情,不配做母亲。长大后,我做了母亲,从一篇文章中读到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  相似文献   

17.
陈少玲 《考试周刊》2011,(10):168-169
物理教师在概念、规律教学中,要会咬文嚼字,抓住文"理";在实验教学中,要会刨根问底,抓住原"理";在思维教学中,要会搜索,懂得用"理";在习题教学中,要会规范,抓住条"理"。  相似文献   

18.
古文献“孃”“娘”的分别与《恒言录》校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朝时,“孃”字出现了“母亲”义,“娘”字出现了“年轻女子”义,这种分别一直延续至中晚唐前。中晚唐以后,“娘”字渐渐出现了“母亲”义,但“孃”字始终未曾出现“年轻女子”义,与“娘”字的用法区别甚严。无论从汉语史表义还是从原刻本存真这两个方面来看,今版繁体本《恒言录》中的两处8个“娘”字均属“孃”字之校误。  相似文献   

19.
著名学者、安徽大学首位校长刘文典先生曾经用"观世音菩萨"五个字来概括文章写作。听者不解,他解释说:"观"就是要多多观察生活";世"就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就是文章要讲音韵、文采";菩萨"就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听者无不应声叫好。应该说,他抓住了写好文章的真谛与根本。刘文典先生讲这些话已有近百年,虽世事变迁,  相似文献   

20.
大致而言,"娘"字在西安等处读作阳平时指称叔母,在兴平等处读作去声时指称叔母;泾阳、三原、韩城等处"娘"指称伯母;有些方言点的"娘娘"具有独特的指称作用,如富平曹村等处指称叔母。宝鸡一带以"娘"的减音形式nia指称母亲,关中东部一些方言点"娘"字音变成为nyo/ny?以后的亲属指称多数是祖母。关中方言"娘"字的音变(nia、nyo/ny?)属于单音节词的音变,我们把这种音变形式称作"单音节词自变"。现代关中方言区"娘"指称母亲几乎彻底淡出,可以从语言底层看到一些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