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恩格斯说:“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他推翻了前世纪末欧洲各大学所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体系。”康德哲学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功绩可谓一言以蔽之,然而,康德哲学的庞杂内容、性质特点却不是三言两语所能概括的。在牛顿和卢梭的思想影响下,康德哲学开一代批判之雄风,是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正>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恩格斯指出:“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日本甲杰出的哲学家、研究康德哲学的卓越学者安倍能成说康德“在近代哲学史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弛地位的人,可以这样说,康德以前的哲学概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康德对自由的探究是其道德哲学乃至其整个哲学的基石。因此,全面了解和评价康德的自由观,对于理解康德的伦理和哲学体系,对于伦理学的研究和道德实践、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伊曼努尔·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 72 4—1 80 4年)是德国启蒙思想家的最后一个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在康德的全部著作中,最重要的三部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阐述的是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判断力批判》是美学著作。康德通过这三部大作建立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他自称是完成了一次“哥白尼式革命”。如果要用一个命题来表述这场哲学革命的主要内容的话,似乎可以首选“人为自然立法”这一命题。康德在《纯粹理性…  相似文献   

4.
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公开拥护所谓“开明专制”的封建专制制度;同时,也十分关心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相应,在哲学上,莱布尼茨采取了和封建意识形态相妥协的唯心主义,企图在不触犯封建专制制度的根本利益的情况下,表达一下资产阶级的愿望.这样就使得莱布尼茨的哲学理论带有明显的矛盾或两重性.尽管如此,莱布尼茨的许多思想却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先导,受到康德、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康德(1724——1804年),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他以“曾在世界智慧的发展中标志着新阶段的批判哲学”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定了基础,从而在欧州大陆上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革命。因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不无深义地称康德的批判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 在西方思想史上,“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  相似文献   

6.
康德身处18世纪启蒙时代,他的人权思想是这一时代的反映;康德又是德国思辩哲学的大家,他的人权思想深深地打上这种哲学特有的印记;康德作为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产儿,他的人权思想又笼罩着这个阶级的阴影;康德被公认为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的人权思想给了后人以诸多的启示与影响。康德人权理论是启蒙时代人权理论的德国版。它的基本出发点是确立起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人的自主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与启蒙时代的思想任务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它的两个基本内核即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理性,是与启蒙时代的一般思想认识高度相关的;它所具有的阶级性,是与启蒙时代思想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着共同性。但是康德的人权思想与其它启蒙思想家的人权思想相比又有许多独特之处,本文论述它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康德处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中关键性的转折点,康德哲学调和了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并以其批判性著称。而其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西方近代美学向现当代美学演变的转折点。作为其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康德的美学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批判性特征,文章从康德批判哲学出发讨论其对美的质与量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 “先天综合判断”学说是康德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康德批判哲学的基础。康德之所以推翻了十八世纪末流行于德国和欧洲各国的莱布尼茨——伏尔夫“形而上学”体系,发动了一场哲学革命,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就是从提出和论证“先天综合判断”中完成的。今天,研究康德关于“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对于研究康德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对于研究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史都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贝多芬的一生是创作的一生,他通过音乐创作不断地达到自由,一次又一次从苦难走向欢乐,九部交响曲是他这一心路历程的完美体现.虽然康德、黑格尔、席勒等德国美学大师很少提到贝多芬,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决不是孤立的,尤其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的创作年代基本与德国人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德国古典美学形成和蓬勃发展时期相一致.因此,贝多芬九首交响曲应该是辨证思维与德国古典美学之间关系得到印证,我们有必要对对他的交响曲的哲学思考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0.
康德的“图式说”与现代认知结构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作为近代德国哲学的先驱,康德哲学的意义、地位乃是学人皆知的。在康德哲学中,能够集中体现其哲学特征的,无疑是反映在其力作《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逻辑”。哲学史表明:康德错了。共根本错误就在于他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前提或出发点。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康德先验哲学本身的错误,并不抹杀这一产生在特定时  相似文献   

11.
陈鹏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5):28-30,34
康德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德国哲学革命的旗手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以他的批判性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实现了将人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完成古典法哲学向现代法哲学转变和发展史上革命性变革。同时,康德对人的自由和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以及私法和公法等法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丰富的法哲学思想,对于后代法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中指出:应该“公正地把康德的哲学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这表明:马克思对康德哲学的积极方面是肯定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有些人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缺乏深刻理解,甚至有的同志曾认为,康德哲学是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反动,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近来,一些同志注意实事求是地评价康德哲学,并发表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或专著,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但是,仍有不少同志一谈到康德哲学的积极意义以及它在哲学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总是心有余悸。原因在于康德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先验和不可知论,而且具有调和主义的特征。那么,应该如何从康德哲学本身出发,理解马克思那句话的深刻含义,以纠正对康德哲学理解中的偏见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新康德主义哲学诞生在1848年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自然科学不断进步,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曾经盛极一时的德国古典哲学却日益暗淡、新康德主义哲学家热衷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们在汹涌的商品的河流中,看到的依然是人的倒影,他们企图在崇尚精神的德国古典哲学中去寻回人的尊严。火热的现实生活使他们再也不可能停留在沉郁而苦涩的“绝对精神”之中。他们宁可回到康德,用康德锻造出来的精神武器去和现实碰撞,于是我们看到了那永远闪现在哲学史的天空中的一串火光。新康德主义包括朗格首创的生理学派,以拘事为代表的马堡学…  相似文献   

14.
李泽厚先生把他的哲学与美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概括为“由马克思回到康德再向前进”(《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而在这个逻辑行程中,他的《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文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性意义和中介作用,是他整个人类学本体论哲学和美学的中心和灵魂。因此,剖析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对于了解李泽厚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实质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莱布尼茨是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主要的哲学思想就是单子论和唯理论。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想通过康德、黑格尔等人对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对莱布尼茨哲学思想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莱布尼茨的哲学并不是无创意、完全过时了的哲学,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仍历久弥新,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6.
康德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最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软弱性。康德承认有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不依赖于我们意识而存在的“物自体”。这一点使康德区别于其他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这是康德向唯物主义的让步。但是康德认为“物自体”是不可能认识的,人们所能认识的则是“现象”,而“现象”是“物自体”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以后在主观意识所产生的表象,尽管它是“物自体”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所引起的,但它却是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的。“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7.
哲学大师黑格尔曾对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做过这样的评价:“康德哲学中缺乏思想性和一贯性的地方使得他的整个体系缺乏思辨的统一性,这一缺点为费希特所克服了.”费希特是怎样克服康德哲学的缺陷的?又是怎样为后人铺平发展道路的?这显然是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为此本文想从哲学史的角度来考察一下费希特哲学体系中辩证法思想,以求得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于许多当代科学哲学家来说,康德哲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背景参考系,他在哲学史中的地位如同一个“蓄水池”,这就是说,康德以前的哲学统统流到康德那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都出于康德,波普尔哲学也不例外。那么,波普尔哲学与康德哲学有什么渊源关系,康德哲学和波普尔哲学的主要异同点有哪些呢?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对牛顿理论的评价在前批判期,康德的兴趣主要在自然科学方面,可以说,真正决定康德哲学的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哲学史界在对康德前批判时期哲学思想的研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一时期康德“哲学上基本上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的世界观具有明显的辩证法因素”,这是“不同于后来批判时期的思想特点”;甚至有的同志认为,“《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可以认为是康德最好的作品,不论从科学的成就而言,还是从哲学观点而言。”这些论述的实质,就是认为康德前批判时期的思想高于批判时期。 然而,在我们看来,上述观点是缺乏足够的根据和说服力的。实际上,康德最大的贡献,是他在批判哲学中提供的。他之所以能对后世产生那样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后  相似文献   

20.
亨利希·海涅(1797—1856)是十九世纪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他出生在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商人家里.少年时代,他饱受德国普鲁士王国的种族歧视,也享受过拿破仑军队占领莱茵区时给予犹太人的平等待迂,因而激起了他对德国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满和对法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向往.一八一六年,海涅根据父母的意见,学习经商,结果失败.后来他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同时,开始他的创作活动.一八三○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海涅受到很大的鼓午.他说:“我是革命的儿子”,“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