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宁波市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工程、千家万户的希望工程、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而大中专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总量仍将以较大的幅度快速增长,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宁波市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寻求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一、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现状自2003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大学生第一次进入就业市场以来,宁波市毕业生就业状况呈现出若干特点:(一)毕业生已成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主体。统计表明,宁波市毕业生人才在当年新增人才总量中所占…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目前,经过市场选择之后无法实现自身就业期望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有形之手"配置资源的力度,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化解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体育类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已有四届体育类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对于突然猛增的体育类毕业生,原已呈饱和状态的体育人才就业市场,其人才资源配置的功能已经无法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要。为此,笔者以当前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现状为主线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新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本身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与建议,为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连续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难题。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结合我校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从建立完善的就业领导体制、进一步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多方面开拓就业市场等几个方面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衡量人才水平的标准不再主要是书本知识,而更加注重实际工作的能力。据了解,许多企业之所以与大学毕业生难以“亲密接触”,其中一道“鸿沟”就是学校的专业理论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动手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综合素质面临严峻的挑战“,重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的用人之本。因此我们要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加大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加速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增强教育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一、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是毕业生就业工程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6.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指导起源于美、英,是社会分工和市场就业的产物.所谓就业指导,就是在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范、指导下,为即将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的一项社会活动.目前,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扩招以后大量毕业生的涌现,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择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7.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已明确地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关键是人才质量的竞争。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观念转化、模式改变、深化改革的强有力杠杆,使高等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办学。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营销人才的竞争,高职院校营销与策划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但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学校必须在适应市场的基础上,根据营销专业学习特点和能力要求并结合实际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9.
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新的毕业生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社会、高校、毕业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英语人才这种以往稀缺的人力资源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比起研究生、本科生,高职层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由于文凭上的弱势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因此,应从宏观就业环境、人才供求关系、企业用人与毕业生择业理念及毕业生自身的能力素质等角度,对高职层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培养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就业新特点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随着“人才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世界性的高新技术人才的争夺将会日趋激烈,作为高级人力资源主要来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将会发生重大变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会呈现了些新的特点,针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出现的新变化,高等院校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使他们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能够顺利地实现就业与创业。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实现其充分就业 ,发挥好这部分人才的作用 ,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从六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并对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提出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社会的客观因素,同时存在大量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职业能力不足,择业能力水平不高,缺乏健全的人格特征等。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大学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用人单位希望在高校中挖掘到支撑企业发展的人才,在选择毕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群体作为劳动力市场上优质的人才资源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危机,政府出台一系列就业促进基本政策。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典型调查等方式,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成效,探究就业促进政策的问题和局限,最后提出就业促进政策的优化建议。总结成败经验,对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市场在优化毕业生资源配置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对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加以分析研究,指出了全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充分发挥市场的职能和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与人才市场董国卿,郭锡年大连海事大学目前,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包统配逐渐转轨到自主择业方式,因此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高效有序地运行,是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保证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前提。1统包统配转向自主择业...  相似文献   

17.
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的建设是提升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基于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的建设、要突显人才培养特色、突显学生为本的要义、突显大学的国家责任,注重差异化竞争战略和整体性实施策略。高水平大学要充分考虑影响高端就业市场定位的诸多要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8.
医学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其意向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医疗就业市场极度地不景气,供需矛盾日益加大,表现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高学历要求和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高期望值之间的矛盾、经济发达地区竞争过于激烈和偏远地区人才稀缺之间的矛盾、非公有制医院招人不足和国有医疗单位人才过剩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此,我们进行了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及意向调查,并就如何做好医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使用好、开发好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介绍了处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和创业园建设的现状;最后,对安徽省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运行的主体——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将进入人才市场参与竞争,接受市场的选择。从而促进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自谋职业已成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发展趋势。统计表明,近几年中,上海的大学生80%是通过人才市场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