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是词汇宝库中的重要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正确运用成语要注意正确理解成语的特定含义。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以下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会话含义为切入点,对其在汉语成语中的体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举例说明在成语教学中的运用。文章指出,会话含义是以违背合作原则的一个或多个准则产生的,而作为汉语交际语言之一的成语蕴含了会话含义是因为成语具有表达非字面意义的特点。此外,文章讨论了成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并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注重识记成语的词典意义成语的词典意义,顾名思义就是在词典中表述的成语的含义,这种含义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若记不住词典意义,在做成语辨析时就容易  相似文献   

4.
该考点主要考查辨别成语在句子中运用是否正确,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成语理解的程度,能否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同义、近义成语作语义轻重、范围大小、程度深浅、感情褒贬、语体文白的辨别。考题多涉及考生成语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考生失误的原因有:以今义去理解古义;不辨成语的褒贬色彩;不知成语特定的含义。因此,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成语运用题的考查重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七类: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成语有其固定的含义,字面的意思往往与其真正的含义大相径庭,而那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就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例如:  相似文献   

6.
刘段肖 《学周刊C版》2014,(8):219-219
“匪夷所思”这个成语.现在使用率颇高.文字中、口头上常能见到和听到。但大多数使用者都在成语前加上“令人”“让人”“使人”之类词.这其实是病句.成语中的“夷”含义就是平常,这里指平常人。成语含义是:不是平常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成语内已经有了“人”.岂能在成语外再加“令人”?  相似文献   

7.
一、巧用成语介绍文言语法1.利用成语掌握文言实词。学习文言文时要判断一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除了联系上下文语境外,还要掌握一定量的实词意义。教学中,我们在介绍文言实词时可以引用部分成语。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这个词的含义时,可以引用"负隅顽抗"(依仗,凭借)"忘恩负义"(背弃)"不分胜负"(失败)等成语。  相似文献   

8.
俄语中,有许多由рука充当核心成分的成语性词组。这些词组的含义大多偏离了рука的本义,保留了它的形象,获得了新的含义,即成语义。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由рука构成的一些常见成语,希望对读者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有所帮助。一、рука与前置词搭配构成的常见成语  相似文献   

9.
英汉成语翻译在表层(字面含义)、深层(内在含义)和修辞层(比喻意义)三个方面表现得非常丰富。成语翻译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如何处理英汉成语翻译,笔者归纳了对等、转换形象、直译、意译等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成分,理解词语是阅读的基础,而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准确使用所学成语呢?这是一个难题。上学期我执教了一节校本课程研究课《成语辨解》,尝试着引导学生去发现成语中的一词多义、同一条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的现象,并知道通过联系上下文来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词性色彩。  相似文献   

11.
正"匪夷所思"这个成语,现在使用率颇高,文字中、口头上常能见到和听到。但大多数使用者都在成语前加上"令人""让人""使人"之类词,这其实是病句。成语中的"夷"含义就是平常,这里指平常人。成语含义是:不是平常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成语内已经有了"人",岂能在成语外再加"令人"?其实,成语的使用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适合语境,在语气上、语法上、逻辑上与所造句子谐调。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虽常作一个词  相似文献   

12.
高考成语运用题的考查重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七类: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成语有其固定的含义,字面的意思往往与其真正的含义大相径庭,而那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就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例如:1.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  相似文献   

13.
赵荣 《中学俄语》2011,(1):26-27
俄语中,有许多由рука充当核心成分的成语性词组。这些词组的含义大多偏离了“рука”的本义,保留了它的形象,获得了新的含义,即成语义。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由“рука”构成的一些常见成语,希望对读者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一、与汉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俄语成语俄语有些成语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等的成语,其中一些虽然使用的形象略有不同,但其象征意义、语用含义与对应的汉语成语一模一样。如:  相似文献   

15.
成语在表意上与一般固定词组不同,它的意义并非其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它的实际含义必须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字面意义只是其实际含义所借以体现的手段。可是在实际运用中,有时往往就望文生义而错解一些成语,我们把这类成语暂且称做事故多发区,并举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而成的,它具有意义上的整体性和形式上的稳定性。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达到某种修辞的目的,可对成语加以翻新。现举例如下:1、变义式。即改变成语的含义,当然这种含义是临时性的。如钱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中习用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有特定的含义和固定的结构。现代汉语词汇里有大量的成语,一些人在使用成语时,常把某些成语中的字读错,这种现象不容忽视。现将成语误读的常见类型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成语教学是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成语学习中,聋生存在成语使用偏误问题。聋校语文教师在成语教学中可采用基于已有知识开展直观教学、结合古诗文教学深入理解含义、拓展课程资源提高运用能力等教学对策,提高聋生成语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9.
成语语义并非等同亍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人们很难从个别词义猜出整个成语的含义。成语词源能够揭示成语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正确理解成语语义、修辞色彩,使其避免在使,目过程中出现岐义和误用。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整个儿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实际含义通常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所谓特定含义。如果排斥特定含义,主观地另作解释,这样释出的意义,就是成语的非成语义。如“高山流水”源于伯牙鼓琴的故事,本谓乐曲高妙,比喻知音或知已。如果用以表达“高山上流下水来”的意思,此义就是非成语义。运用这种非成语义有它特殊的表达作用。下面谈谈它的表现方式和特点。从成语的形、音跟义的关系来考察:用其形而排斥其特定含义者大体上有三种,①附会字面,②多义换用,③双关曲解;用其音而排斥其特定含义者,主要有一种,谐音换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