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与实践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题记知识,是大海中航行的船儿的指南针,是天空中飞翔的小鸟的翅膀。知识是财富,知识是力量。为了走出无知的黑夜,探索生命与世界的奥秘,我们在不断地求知。而在求知的过程中切莫忘记要带上“实践”这个朋友。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的无知”不是假装无知,他是真诚地认为自己无知。不过,这种“无知”不是经验性的无知,而是一种求知态度,即认为人类永远无法占有绝对真理,但又始终不渝、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苏格拉底的无知”引导了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是权威,不是真理的拥有者,学术标准面前,师生平等。因此教师不是在传授真理,而是在向学生传达这种“无知之知”的求知态度和求知方法。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变得自足,然后自主地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3.
<正> 做教师的,谁愿意看到学员的思维处于“冬眠”状态?谁不希望学员能从“无知”之境,萌生“欲知”的渴念,随之展开“求知”的积极活动,从而化“无知”为“有知”,再由“有知”变为“有为”?这种“无知—欲知—求知—有知—有为”的序列活动,正是现代教学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心理学开发教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之一。那么,这种以发挥教学对象的内在潜能为特征的教学活动,应该怎样来进行呢?这里,试借《陈毅市长》中的一场戏来做一点说明。这场戏是:上海刚解放,医疗药品奇缺。当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同志,为了筹建国营药厂,下请帖邀请药物化学家齐仰之前来共商大计。哪知这位由于憎恶旧中国黑暗政治竟致憎恶一切政治的科学家,断然拒绝:  相似文献   

4.
因信奉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主张,教育家陶文浚先生将自己的名字先后改成陶知行、陶行知。他倡导“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这一观点在今天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大、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当今的小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普遍存在着言与行、认识和行动脱节的情况。一、现象儿童知行分离现象绝非个别,在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着“知而不行”的现象。1.知道纪律重要却不守纪自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推行之后,纪律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入学之前,孩子们实际上…  相似文献   

5.
陶文溶陶行知出生时,身为秀才的父亲为他起了个文绉绉的名字:陶文溶。溶是浚的古体,意为疏通和深挖。显然,父亲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在文化上有所成就的人。陶知行陶行知1911年在金陵大学担任校刊《金陵光》的中文版主笔,发表了一系列探讨教育、探索救国之道的文章,署名为“知行”。因为当时,他热衷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认为王阳明提出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念是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一贴良方,为了表示他对“知行合一”说的服膺,遂改名为陶知行。  相似文献   

6.
冯契一生都在追求智慧,探讨知识和智慧及其相互关系。青年时期的《智慧》一文将认识分为三个层次: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则是“以道观之”。晚年,他觉得单纯从“观”来区分认识的阶段,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因而在提法上有了改变。把认识过程理解为实践基础上的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展开为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辩证运动,从而建立了“智慧学”的哲学体系。本文以“如何实现转识成智?”为切入点,在梳理和揭示其历史脉络与时代意义的基础上,试图对他在《智慧说三篇》中就这一问题所作的探讨给予简略的评述,以求教于时贤。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濬。读大学时,因信奉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故改名为“陶知行”。43岁时,由于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而又改名为“陶行知”。陶先生的改名,体现了他教育思想的转变。他曾说:“行动是思想的母亲。”又曾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些精辟的话,形象地说明了  相似文献   

8.
王船山不仅是一代儒学大师,而且也是一位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重视家庭教育和言传身教,要求学生立志博学,提倡“自勉”与“自得”。教学过程中要求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主客互动与辩证统一,“学”、“思”互补;注重悟性思维的教育方式及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主张因材施教,理论(知)和实践(行)相统一等。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如何在教学中涵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日益成为当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就自己作为研讨团队成员参与以“中学生历史思维品质培养”为主题的“刊网微研”活动中所做的一点思考,整理成此文,以就教于大家。一、学会思考:历史思维品质培养的意义所谓“历史思维”,是指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历史与现实的一种思维品格和思维方式,“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用以认识过去、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  相似文献   

10.
英俊的加拿大人“大山”,在中国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他本名叫MarkRowswell,中文名字叫路世伟。在加拿大念大学时,他突然对神秘的东方文化感到好奇,选修了中国语言文学。后来,大学毕业了,就觉得应该去中国这个神秘的地方看一看。1988年他到了中国,进了北京大学。他说自己的这个“大山”名字其实是从北京大学食堂师傅“许大山”那里偷来的。原本这个名字用在自己的小品节目里,后来就成了他自己的名字。他没有想到,他竟歪打正着成了一个洋笑星,他找了一个中国媳妇,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儿子1995年7月在协和医院出生,当时大山特别高…  相似文献   

11.
因信奉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主张,教育家陶文浚先生将自己的名字先后改成陶知行、陶行知。他倡导“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这一观点在今天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大、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当今的小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普遍存在着言与行、认识和行动脱节的情况。一、知行分离的现象1.知道纪律重要却不守纪律自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推行之后,纪律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和精神文明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入学以前,孩子们实际上已经从家教中得到许多传统道德观念的熏陶,而一入学又受着良好的纪律教…  相似文献   

12.
邹韬奋原名恩润,“韬奋”是他后来起的笔名。按他自己的解释,“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并以此自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两次改名。他原名陶文俊,青年时期因崇拜南宋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为“陶知行”。后来,实践使他明白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他又改名为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 ,下面就激活学生思维 ,让思维的火花呈放异彩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一、质疑善问 ,激发思维学贵有疑 ,疑是思维的火种 ,它可以促进思维的拓展和升华。朱熹曾说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既是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 ,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循环往复中 ,思维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发展过程中会有许多创造性的因素存在。1、鼓励质疑。追求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受 ,是一般人都具有的心理倾向。教师要利用这一点 ,树立学生质疑问难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当一个人类以外的生命以一个小婴儿的姿态出现。并用一双会说人话的眼睛盯着你的时候,给它起名字就成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当好朋友把一只刚满月的小狗带来学校,当这个小东西对我深情地一瞥,脑袋里立即涌出一个歌名《爱的就是你》,于是这首歌的主唱的名字也就成了它的名字——王力宏。如何识别动物的公母雌雄该是什么课程里的知识?反正我在学校里没学过。鉴于“王力宏”这个名字,相信该是个小帅哥。于是呢,我就把它当男孩子带。在它刚刚会战战兢兢、一层一层慢慢地上下楼梯时,我就带着他在小区的花园里疯跑,看他那四条又短又肥的小腿奋力划动,频率非凡地跟在自己脚跟后面,就会不停地大笑。一直笑到肚子疼得人蹲在地上。他呢,也停下脚步坐我身边.眨巴几下那双无知的大眼睛,冲我说话:“喂,你怎么啦?”  相似文献   

15.
庄子哲学要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现实得多。对庄子来说,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知之源于行丝毫不亚于行之遵循知。只有“有用”的知识才有价值,而知识要有用,就必须像变动不居的现实一样,灵动如流水。此外,个体的“知”的层次也在变,这一点直接关乎“行”是否奏效。对一个处于“知”的较高层次的人而言是恰当的行动路线,对处于“知”的较低层次的人则有可能是灾难性的。当代有关实践知识和专门技能的研究可以补证许多传统的神秘主义的解释,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庄子的无意识、直觉以及与变化为一的知行理想。  相似文献   

16.
张有东 《湖北教育》2003,(22):62-62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实践与创新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由此可见,实践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工作是学  相似文献   

17.
一、“行”和“知”在培训中的顺序安排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即学生先“知”,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去“行”。这种教学方法,在学历教育中是可行的。因为,学生基本没有实际的经验,只能让他们先掌握理论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的后续实践,去体会“知”的真谛,即先“知”而后“行”。  相似文献   

18.
两千多年前,荀子曾把人们学习的过程分为“闻见”、“知”、“行”三个步骤。他认为,“闻见”是感性认识阶段,在此基础上,才能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的“知”和实践阶段的“行”。此三者中,他又特别重视“行”。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的这些见解闪耀着朴素唯物论的思想光辉。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他认为学至于行达到峰极的看法显然是不完整、不确切的,他还未能认识到把实践的经验回头再来检验理论、发展理论。人们学习知识需要“知”、“行”结合(实际上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决定了教师传授知识也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结合。为了真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认为人所获得的经验是实践的开端,知识经验是第一位的。而陶行知先生却提出截然相反的观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而从幼儿园幼儿学习成长的角度来看,显然操作实践的意义对他们成长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徐珣 《老年教育》2010,(10):4-5
历史上的“扬州八怪”闻名中外,如今,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嗜好收藏火柴商标的“怪人”。这位穷得叮当响的苏北汉子,凭着一股子“怪劲”,把火花收藏事业做到了极致。他,便是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火花大王”的季之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