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这是孙犁那篇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描写白洋淀地区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小说《荷花淀》中的一段描写。这里作者不是把飞快的“小船”比作“脱缰的野马”,或“离弦的箭”,或“出膛的子弹”……而是将它比作风光秀丽的“荷花淀”水光荷色中,处处时时可见的“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喻体”就在小说所描述的特定情境中,“喻”与“境”浑然天成,相映生辉,意趣盎然,给人以语言艺术美的享受!这里“喻体”的选取蕴涵了作者独到的艺术匠心。  相似文献   

2.
“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这是孙犁那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白洋淀地区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小说《荷花淀》中的一段描写。这里作者不是把飞快的“小船”比作“离弦的箭”,或是“脱缰的奔马”,而是比作美丽的荷花淀水光荷色之中时时处处可见的“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喻体就在小说描绘的特定情境中,“喻”与“境”浑然天成,相映生辉,意趣盎然,给人以艺术享受。这里“喻体”的用法蕴含着作者独到的艺术匠心。像这样从所描绘的特定情境中选取“喻体”的手法,我们称之为“就境取喻”。“就境取喻”运用得当能为文章添色增彩,具有很好的表意功能与审美效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要学一点修辞。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十分重视修辞教学,积极修辞近年来发展很快,创造出了许多新的修辞格,本文拟就“就境取喻”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4.
孙犁描述白洋淀地区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小说《荷花淀》,其中许多充满湖泊渔乡生活气息的画面描写,洋溢着诗情画意。文中写道:“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这个鲜活的“比喻”新颖别致,飞快的小船不比作“脱缰的奔马”或“离弦的箭”,而是比作“荷花淀”中时时处处可见到的“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从小说描写的情境中取“喻体”,使得“喻”与“境”融合一体,  相似文献   

5.
6.
知识卡片郭沫若和茅盾都十分敬仰一代伟人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了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说“:鲁迅愿做一匹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匹‘牛’的‘尾巴’。”茅盾莞尔一笑,接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的‘毛’。”从敬仰鲁迅到学习鲁迅,郭沫若和茅盾的自喻蕴涵着谦逊与献身精神的高尚品格。鲁迅自喻为“牛”,郭沫若自喻作“牛尾巴”,茅盾则自喻为“牛尾巴上的毛”。这一个接着一个的比喻从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生动形象,意趣盎然,从而给人以语言艺…  相似文献   

7.
韵味无穷含蓄隽永--谈意境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体现。作为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锤炼出来的审美典范,意境创造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尤其是那些优秀的诗词典赋,无不以其美的境界而博得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创造美的境界也成了历代诗人词家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8.
再读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由“三境”说联想到教育的话题,眼前似乎一亮,教育是什么?教育不也有它的三重境界吗?首先,教育不是封闭,封锁主义只能导致教育的萎缩和没落,教育应该是解放,精神、意识和思维的解放。事实上,只有在尊重、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精神之树才能繁茂,意识之花才能鲜艳,思维之果才能丰硕。我曾经结识过一个迷失了自我的学生。初次见面时,我看到的是一个不敢抬头、满脸忧郁、一声不吭的少年,我知道他已经陷入了自卑的低谷,同时,我更知道,一切对他的怪罪都已无济于事,我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为他营造一个开放的自主新生的环境。于是,我约他周末去田园试放风筝,嘿,真没想到,那拽着线轴跟在风筝后面忘情地跑着、叫着的才是他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审美艺术,我国民族音乐不断地追求其独特的韵味。在诸多的民族声乐作品演绎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少数人民的质朴情感和精神价值取向。本论文以审美"韵味"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字韵、音韵及情韵的探讨与分析,从而进一步揭示出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对音乐艺术审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移就对常规语法具有“背叛性”,是对稳定的、传统的语法模式的一种突破。在文学作品中,移就具有创造朦胧美、简洁美、喜剧感并使意象生动的审美功能,是最具美学品位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是理性的、认识论的,而且更是审美的、艺术的。审美所要重塑的是我们陷入为单纯认识论的道德精神家园,所要创造的是恬美澄明的道德理想境界,所要颂扬的是千百年来奉为圭臬的文化与道德精神。"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走向"诗性语言"的心灵唤醒的教育,通过诗化的语言扣动个体内在美好善良的心弦。"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良知坎陷"的教育,惟其"下沉"、"坎陷"在真实的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之中,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审美之境"的道德教育是"以善致善"的教育,德性教育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其方法上也应是"善"的。  相似文献   

12.
《琐忆》中有这么一句话:“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乍一看,“倔强的头发”似乎搭配不当,“倔强”一般只修饰“性格”,她“这个人的性格很倔强”,用“倔强”来修饰“头发”是否有些牵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引入“移就”一词。  相似文献   

13.
《琐忆》中有这么一句话:“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有我之境”与移情作用相关联。“有我之境”中,主体总比较显露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趋向,外物随着“我”的意识和情感的流动而飞跃。但艺术创作和欣赏中主体的情感投射是一种普遍的趋向。“无我之境”中,主体物化为作为对象的客体,与客体相互流连,物我距离消失了,也伴随着移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万羽 《天中学刊》2023,(6):101-108
梅花被视为宋代的国花,但就象征意义而言,南宋梅花的“君子之喻”和北宋松木的“君子之喻”一脉相承。松木自先秦起就是国家栋梁的代表符号,贴合北宋文人的审美意识,有“君子树”之称。随着宋室向南方地域的转移、南宋文人审美标准的变化,梅花在文人创作中逐渐取代松木,成为“君子”的代表。松木的“栋梁之才”与梅实的“和羹之用”对应,于实用价值上衍生出“治世”的文化寓意,对它们的君子内涵提供了支撑。梅花与松木“君子之喻”的差异,体现了两宋文人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君子之喻”从松木向梅花的过渡,是时代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杂文的审美价值在于其"杂"。杂文在议论说理中常常移花接木、旁征博采,杂取种种题材,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嬉笑怒骂,形神俱备地喻理传情。正是这种"借用"说理,避免了说理文在表达上的直、露、浅,使杂文独具魅力,起到引人入胜、洞幽显微、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功效。  相似文献   

17.
“就境设喻”的本体和喻体在同一“境”内,互通性和互补性强,容易形成感知迁移和审美联想,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构成就境设喻的联想,可以有多种形式。一通感联想。例如:1.愉快的笑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海滨仲夏夜》)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相似文献   

18.
艺术中的"自我"、"大我"、"超我"和"无我"是艺术创作中的不同境界,在审美体验中对审美意象生成起着不同的作用.中国艺术的"大我"、"无我"、"超我"与"自我"源于老庄美学,杂糅了儒、佛的综合影响,其中富有中国韵味的佛家宗派禅宗对其影响尤为深远.  相似文献   

19.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将意境分为“常人之境”与“诗人之境”,将“诗人之境”分为诗人“所感之境”与诗人“所写之境”。在具体分析中,又将读者“所得之境”区别于诗人“所写之境”。这种区别是值得注意的。在艺术活动中,意境确实显示了不同层次和形态,考察意境的不同层次及其联系,有助于我们把握意境的特定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0.
联喻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依存的比喻连接成为整体的比喻群。联喻有两个特征:一是相关性,本体之间、喻体之间都有某种关系;二是呼应性,前后比喻之间往往互为条件,孤立地看其中一个比喻似乎十分平常,但将几个比喻联系起来着眼于它们的呼应关系,会感到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