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是诗的国都。中国古代文学因古典诗歌而更加绚丽多彩。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也将其作为重要的内容来教学。诗歌是最精炼、最简洁、最富表现力的文学样式,它凝聚着先人的智慧。那么我们的先人运用何种表达技巧来构思他们的作品呢?本论文将从最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比兴、用典、双关、联想想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角度来谈谈古典诗歌的构思。  相似文献   

3.
徐玉萍 《学语文》2013,(4):52-53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季羡林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沟通,这就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汉儒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4.
蒋玉梅 《新高考》2008,(1):11-13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等。要鉴赏表达技巧,就要明白什么是表达技巧。笔者认为诗歌的表达技巧涵盖了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很好掌握,在复习迎考时,很多同学对诗歌的表现手法不甚明了,遇到分析表现手法的试题,要么不写.要么乱写一个。在此,笔者从教材入手,对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梳理、阐释,让更多的高三学生能够轻松应对高考。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它分为  相似文献   

5.
6.
我们先来看一首唐诗: 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这是一首羁旅的思乡之作。除夕之夜,客居他乡,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歌中的比喻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的比喻有三种 :明喻、暗喻、借喻。比喻经过联想点化 ,把差异很大的事物出人意料地结合在一起 ,能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化冗长为简洁 ,因而在古典诗歌中频频出现 ,故有“无譬不成诗”的说法。因此 ,对比喻准确、深入的理解 ,在鉴赏古典诗歌中十分重要。明喻中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 ,中间一般用“譬 (若 )”、“如”、“同”、“犹”、“类”、“若”、“似”、“仿佛”等比喻词来连接。例如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王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相似文献   

8.
纵观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发现诗歌的表现手法这一知识点受到了各地命题者的青睐。但从阅卷情况来看,很多考生不知诗歌有哪些表现手法。甚至不知诗歌的表现手法到底是什么?这表现在他们答题时瞎蒙胡撞,有的答案干脆是风马牛不相及。为了帮助同学们扫除这一盲点,下面特对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一下解析。  相似文献   

9.
通常,艺术描写中的意境是“意”与“境”的有机统一。但在诗歌中,主观情趣和客观景物并非都直接坦露出来,“或以境胜”、“或以意胜”。所谓“以境胜”是着重于客观景物的描绘,是景显情隐的艺术境界,即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虽眼前景,却多有弦外音。所谓“以意胜”是着重于感情的直接抒发,是情显景隐的艺术境界,这正如王国维所说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  相似文献   

10.
现在,诗歌鉴赏的高考设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难度适当加大,以前解题是“你在桥上看风景”,现在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其实这只是话语转换而已,体现了向鉴赏本体的回归。属于“异构同质”,看学牛有没有真体会、真见解。客观题要求你首先要正确把握诗中情,对诗加以内化,再从选项中加以印证,而后作答;主观题是把你对诗的理解外化成语言文字,创造空间更大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王维诗中的"雨花""空有""无生""水田""妓乐"等5个词语进行考释,旨在表明对这些看似普通实际意义却特殊的词语进行考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概说比喻,是非常重要的最基本的一种修辞手段。从古到今,不论文学创作,理论文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常被广泛地运用着。对于文学创作,秦牧把这比喻譬作“语言艺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主谓颠倒例一: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主语),现代汉语语序为"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例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外"和"山前"是陈述对象,而"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应是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现代汉语语序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例三: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相似文献   

14.
苏绪亮 《考试》2003,(11):8-10
谈起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就不能不提到《诗经》。《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赋,就是从不同角度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在此时,结构上往往形成排比的样式,多表述为“铺陈排比”。如,《孔雀东南飞》(第三册34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是采用铺陈排比的手法,写兰芝的多才多艺和现时的悲苦境遇。刘兰芝离家时的打扮,“著  相似文献   

15.
黄洁 《考试》2010,(Z2)
有关诗歌形象方面的试题表述有: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进行简要分析。2.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歌鉴赏是目前大部分同学的薄弱环节,加强对古典诗词鉴赏的指导,关键是让学生抓往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阅读鉴赏实践.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歌鉴赏是目前大部分同学的薄弱环节 ,加强对古典诗词鉴赏的指导 ,关键是让学生抓住诗歌的表现手法 ,进行阅读鉴赏实践  相似文献   

18.
冀红霞 《课外阅读》2011,(4):213-2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创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先河。其内容、语言、表现形式来自民间,由宫廷的乐师、文人按民歌、民曲的乐谱加工整理、编辑而成;《离骚》由屈原个人创作,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先河,是我古代诗歌南集体创作到文人个体写作的一个里程碑。可以说这两部作品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文学的两座山峰。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诗歌表达技巧之一的表现手法,是高考常考点,也是体会诗歌精妙处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阅读诗歌的乐趣,领悟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美。学生若想把这部分学好,就要了解常见表现手法的含义,且要抓住其本质特征,并结合具体而典型的诗词,细细品味其妙处,在领悟中加深对该种表现手法的理解,方能达此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区别——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