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大纲》中对修辞方法的考试要求作了这样的说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能力层级为D级。”修辞方法的高考复习,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按照辞格要求和句式特点仿造句子这类题型。因为它较好地体现了高考重在考查考生的运用能力的意图,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都出现了这一题型,这并非是某种巧合。这种题型的答题思路,一般是先要对被仿的句子作一个全面而彻底的分析,看看它有些什么特点,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一种还是几种,这些句子间又具有怎样的联系等等,使得所仿造的句子与被…  相似文献   

2.
修辞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前些年偏重考查修辞方式的判断,而且限定在八类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排比、设问、反问)。相对说这类题型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多,难度不大,考生易于得分.因而没有太好的区分度;但是考得略难一些,容易落入概念的纠缠中.又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因此,直接考查修辞的题型在高考中一度销声匿迹。近两年,随着高考命题方式的改革,高考试题由全国卷的一统天下变为很多省、市自主命题的百花齐放,选材范围越来越宽,修辞题又出现在高考试卷中。2005年高考中直接考查修辞的题有九道之多,但不再是简单直观的辞格判断,大都侧重在修辞效果的分析。如上海卷中卷一的第四题:  相似文献   

3.
比喻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格,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道要求考生仿照例句构造两个比喻句的试题。考察云南数千名考生完成这道试题的情况,我们发现,考生的辞格构造能力、修辞表达能力普遍偏低。本文对这道试题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对考生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最后指出由此反映出的教学问题和语言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修辞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常考的修辞方法主要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考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准确判断修辞的类型;二是正确理解修辞的作用;三是能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2006年的修辞考查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重能力、重运用、重主观、重综合的特点。现将有关命题方式透析如下:一、在语言综合运用题型中,考查运用修辞的能力[命题剖析]与这类题型结合起来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成为最常见的选择题题型之一,内容涉及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个人所得税、存款利息、汇率、个人收入、恩格尔系数等。这些试题难度系数大,  相似文献   

6.
修辞是高考的必考题目.以前高考考修辞的辨析.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后来则考修辞的应用.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但是.并不是说客观题就容易些.相反.有的题目很难判断。这里有一个对修辞的理解问题。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对比喻的认识我们却未必深入。请看1994年的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7.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所以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考的热点,试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中等以上难度的综合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通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结合,是考查学生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重要载体。本文就近年的高考试题说明数列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修辞家族中,比喻是这个家族中的“大房长子”,它与本家族的其他兄弟辞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还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这就出现了兼格的现象:在同一个语句结构中,既有比喻,又有其他辞格。中考测试这方面知识的试题时有出现,学生往往误以为仅有比喻一种辞格,殊不知还兼有其他辞格,结果失分。现就常见的几种形式,浅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及各地的模拟试题中,常常出现一些立意好,构思巧,情景新,表达、设问方式鲜活的题型,它有效地防止了试题的程式化、模式化,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这类题有一定难度,本文结合具体问题例谈其类型及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0.
意义类主观题是高考常见的题型也是被广大考生视为难度较大的题型,此类题型重在考查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调动相关知识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此题型可以演变为“为什么”类试题和影响类试题,但要注意的是:解答“为什么”要从原因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思考;解答影响类试题,要从积极影响(即意义)和消极影响(危害)两个角度进行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名词谓语句、名词作状语具有鲜明的修辞学意义,是两种常见而又特殊的古汉语比喻句式。重新认识“相似关系”和“相关关系”是区分借喻和借代辞格的关键。其中,相似相关关系是借喻辞格的基础,借助想象思维。非相似相关关系是借代辞格的基础,借助联想活动。比喻引申义是比喻修辞逐渐固化充当词语义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以其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情景变化多,成为以能力考查为重点的高考命题热点.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联姻各种相关图象,解题信息隐蔽,能力要求高,成为高考压轴题常见题型.通过对近年高考试题和各地高考模拟题研究发现,与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联姻的图象主要有以下八种.  相似文献   

13.
一、试题的内容与特点’94高考语言知识及运用试题,内容广泛,涉及语音、文字、语汇、语法、修辞和标点符号等知识,但不考名词术语,着眼于能力考查;覆盖面宽,每道题都联结多个知识点,多角度地考查考生的知识面与能力水平;题型、题量、难度,同前两年比,保持稳定,略有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化工流程试题是近年来新出现的题型,题目多要求根据化工流程图,解决相关问题。该题型注重将化工原理与化学知识融合,突出信息处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主要包括教材介绍的经典化工原理和新型化工原理。由于该题型能很好地考查考生信息处理能力和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已成为新课标高考化学题的主流试题。备考时应给予关注。下面分类解析凡例化工流程试题,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考点解说]新的《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常见修辞方法为八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这样的规定对我们复习应试很有帮助,有利于减轻修辞格学习方面的负担。为此,我们必须把功夫用在“辨析并运用”这五个字上。所谓辨析,主要是指①能明确指认是何种修辞手法;②能把易混的辞格区分开来。为了能够保证“辨析”的到位,首先要温习一下八种辞格的特点、意义、常见例句;其次要掌握常见易混的部分辞格的区别方法。比如借喻和借代,词的比喻义和修辞的比喻句,双关和比喻,对比和衬托,对偶和对比,设问和反问等。而“运用”相对于“辨析”来说,难度更大一些,主要包括如下两点:①能灵活地借助各种辞格表情达意;②能借助例句或根据规定辞格的要求写出高质量的修辞句。比如1998年的33题即是如此。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应试,建议平时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做好高考前的练兵工作。  相似文献   

16.
比喻是汉语修辞传统中重要的修辞方式之一.它内容丰富,作用大,应用广.但在常见的一些修辞著作中,对有关比喻的分类、比喻跟其他辞格的关系和区别等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造成修辞教学中的许多困难.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本文就比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探讨和商榷.  相似文献   

17.
【考点解读】从近年的语文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其考查方式逐渐由选择题为主体变为选择题与主观题并存,而且主观题还有逐步加大比重的趋势。此类题型多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所以在复习中应重点将修辞与句子理解、表达效果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董文颖 《新高考》2005,(1):9-10
2004年语文科《考试大纲》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等级为D级。常见的修辞方法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但由于高考试题对此考点的考查一般不单独命题,而是将其融于其他考点,这样就给考生造成一种误解——高考试题不重视对修辞的考查。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命题方式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重能力、重运用、重主观、重综合的大趋势,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  相似文献   

19.
在近两年高考语文试卷古代诗词鉴赏部分中悄然出现了一种新题型——风格鉴赏。2008年重庆卷,2008年、2009年北京卷,2009年上海春季卷都采用了此种题型。此类试题包容面广、综合性强,是对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这两种能力的迁移考查,因而试题难度较大,得分率不高。现结合近年高考真题,例析破解此类试题的妙招。  相似文献   

20.
李松涛 《快乐阅读》2011,(11):124-125
修辞是历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高考对于修辞的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借诗词鉴赏动态检测是最常见的一种。高考诗词鉴赏题考查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衬托、项真、对比等。1.比喻。即"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喻是诗词中传统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又称打比方,用彼此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