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时接触语文教师,看到有人总是对学生的作文摇头叹息,责怪学生写不出好文章来,似乎学生大有一代不如一代之势。但是,作为教师,有没有从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我的大语文观念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想到了哪些好点子,作文评讲了多少,语文综合活动开展了多少,教给了学生多少?我认为,指导学生作文有很多新鲜的方法,而引领学生登高望远、欣赏名家名作,实在是个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存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除空气、水外,必须有充足的食物。人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人离开了食物将无法生存和进行各种活动。但科学家们发现,有少数人只喝开水、不吃食物或很少吃物仍能很好地生活和进行各种活动。如非洲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教育家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这些见解,揭示了教与学两方面的许多基本规律,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其中很多的优秀教学原则,对于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改进高等学校马列主义哲学教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除了必须接触社会,向社会学习,还必须大力加强同自然科学家的接触和交流,积极学习自然科学。北京市哲学会和本刊编辑部于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一日,邀请首都部分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就哲学工作者如何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举行了座谈会。方华、许征帆同志主持了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本刊编委会主任霍遇吾同志在座谈会结束时讲了话。十六位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或书面发言。现摘要发表如下(文内小标题为编者所加)。我们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继续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5.
(一) 从古至今,在民间广泛流传很多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记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些则是述说地方古迹、自然风物和社会习俗的。传说虽然具有一定的幻想色彩,但是它都以真实的人物和史料为依据,并以客观事物和现象为背景。  相似文献   

6.
暑期是看课外书的大好时光,2005年的新书不仅味道好,营养还特别丰富,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相似文献   

7.
德育的创新与发展应当从中外德育比较研究中吸取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搞好中外德育比较研究,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可以“从异中求同”,推进“洋为中用”,丰富与深化我国德育理论;二是可以“从同中求异”,保持中华民族特色,维护社会主义德育的基本原则;三是可以放眼全球、通观全局、把握时代脉搏,看准社会发展方向,作出正确德育决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给技校学生注入了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作为一名技校计算机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实践,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引导他们合理利用网络,帮助学习,开阔眼界,丰富生活。  相似文献   

9.
植物吸收的养分都是来自土壤吗?不尽然!根据一项研究指出,养分也可能来自空气。过去科学家一直认为.树木生长所需的少量金属营养素是土壤深处的岩石所分  相似文献   

10.
胡吉昌 《贵州教育》2014,(12):47-4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而,一些老师在教学中由于对多媒体的应用认泌不足,存在着滥用多媒体的现象,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滥用多媒体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11.
作文创新有觅处,近在咫尺不妨巧模仿。现在新教材中创新文章不少,师生如只把它们用来阅读理解就可惜了。以现行高中第二册语文书为例,第二单元中《我若为王》《庄周买水》都十分新奇,是两篇很好的以读促写的范文。有同学可能要说,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于上一世纪民国时期和80年代,也算“创新”作文吗?其实,创新是不以时间划分的。这两篇杂文非同一般,构思“另类”,写法独特,就是创新之作。《我若为王》寓意是批判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难得的是笔致曲折跌宕,假设虚拟的笔法表现得淋漓酣畅;《庄周买水》则以富有奇趣的故事新编成文,妙趣横生,令人倾倒。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而言,考生拿到一套模拟试题,基础题和阅读题都能认真地做,作文却常常被搁置一边。在考前的最后关键阶段,作文如何才能有效地训练呢?笔者建议,考生应多角度地利用模拟试题,并善于从基础题和阅读题中吸收营养,不失时机地拓展作文训练空间,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四大古典名著更是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而今,有人从这些古典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作文营养,驰骋想象,让那些古色古香的人物走出来,去演绎现代生活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4.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新选课文。课文编排在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学习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因此从作者描写叶老如何修改作文的事例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夹叙夹议,借景抒情。学习这种写法,使学生得到一些感性上的认识,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在教学本课时,应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把握文章的思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阅读中吸取一些写作的营养。  相似文献   

15.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边缘性科学.它是现代科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包罗万象,兼收并蓄,是能承载和跨越多个行业,包容和吸纳多种形式和手法,通过造型、色彩搭配、明暗处理、材质选择处理等各种方法和手段,构建一个具备美学特质的均衡、和谐、个性的作品,与社会、经济、市场、科学、市调、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服务生活,增加美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务实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投入、师源多元化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中国新闻“教改”的出路之一在于对西方新闻教育中营养的汲取。  相似文献   

17.
我和所有的语文教师一样,总希望本班学生有较高的写作水平。我曾下功夫组织课外阅读,下功夫抓写日记,当然这些作法不是不好,但实践使我认识到:归根结底还是应该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吸取营养,不能放弃这一主渠道。 一、狠抓解词、释句的基本功训统,引导学生在咬文嚼字上下功夫,着力于语言训练,着眼于思想内容的理解。 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多少,运用已学过的词语的能力如何,从某一方面来说决定着文章的质量。我在教学中比较注意那些常用的,又是作者在表达上有独到之处的词语,引导学生学习。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志之士认为唯有着力于培养创新人才,才有将来。创新和教育理应为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写作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创造力的钥匙,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活动。因而我想就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中谈谈自己的拙见。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一、在选材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吸收作文"营养",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一、作文,应从阅读中吸收"营养"我认为,阅读教学在课文分析到位以后匀出一小部分时间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作文,学生对作文技法的理解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当然,从阅读中吸收"营养"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优孟的人,在朝廷上模仿楚国死去的贤相孙叔敖。他穿上孙叔敖的衣服,戴上孙叔敖的帽子,学着孙叔敖的语言、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楚王一看,十分惊讶,以为是孙叔敖死而复生了。这件事提醒了楚王,使他感到不该忘掉贤相的后代,于是加封了孙叔敖的子孙。优孟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