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崔颁的《黄鹤楼》诗问世一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称赏。历代诗评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重视,并作出了极高的评价。早在唐代,人们就把崔颢与当时颇负盛名的王维并称。如窦(?)(jì,同暨)《述书赋》有注说:“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见《全唐文》卷447)可见崔颢在唐代诗坛上的地位。到了宋代,由于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诗评》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因此,崔颢和他的《黄鹤楼》诗就更蜚声诗坛了。南宋计有功编撰《唐诗纪事》,又收载了《黄鹤楼》诗,并记述了一个小故事,说是大诗人李白游览黄鹤楼时,本想写  相似文献   

2.
崔颢的《黄鹤楼》是精美绝伦而又通俗易诵的唐诗经典之一。《黄鹤楼》传诵之初,李白登斯楼尝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一首《黄鹤楼》竟让绝代诗仙称首,实在是一个奇迹。于是唐代以来的接受者围绕《黄鹤楼》及其影响,展开了热烈争论。一部《黄鹤楼》的接受史也因此可以一分为三:一是由《黄鹤楼》的影响史引发的"影响的焦虑";二是"崔颢体"的提出及美学阐释;三是崔李"优劣论"中表现的"批评的焦虑"。从"影响的焦虑"到"批评的焦虑",是《黄鹤楼》和《凤凰台》接受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经典接受史中较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裴洪印 《语文知识》2002,(12):11-12
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都被《唐诗三百首》等书列入了七言律诗之中。崔颢的《黄鹤楼》还被列为七言律诗之首,南宋诗评家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见《沧浪诗话校释》181页,1962年版)据《该闻录》载:  相似文献   

4.
凤凰网消息,日前,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兆鹏等人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在黄鹤楼举行首发式和研讨会。之所以将地点选择在黄鹤楼,源于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在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唐诗排行榜》的主要作者王兆鹏教授自陈,我是很认真地用科学的态度做一本‘好  相似文献   

5.
《楚天都市报》消息:近日,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兆鹏等人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在黄鹤楼举行了首发式和研讨会。之所以将地点选择在黄鹤楼,是因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在排行榜上位列第一。但对于这一排名,与会专家各执己见。《唐诗排行榜》的主要作者王兆鹏教授自陈,我是很认真地用科  相似文献   

6.
"黄鹤楼"故事并不见于《三国演义》,但在"三国"故事中闻名遐迩。故事最早著录于元代无名氏《三国志平话》,后被改编成元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细考英国汉学家司登得英译本《黄鹤楼》可知,该译文明显来自京剧剧本。本文以司登得英译京剧剧本《黄鹤楼》为核心,尝试对"黄鹤楼"故事的渊源和在西方世界的接受与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四大名楼1.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2.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3.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4.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相似文献   

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商榷辽宁刘荣义一、“故人西辞黄鹤楼”应如何译?诗的首句,小语教参第十册注释;盂浩然由酉向东行,所以说“酉辞”;译为: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唐宋诗选讲(绝句)》则译此句为:“老朋友向西北告辞了黄鹤楼”。这两种译法都欠...  相似文献   

9.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第25课:这是一篇“义包诗”,课文以生动的描写再现了唐代诗人李白创作《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情境。文中第3自然段通过人物对话,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白与盂浩然之间“话别”时的深情。前不久聆听我校两个老师《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教学,有感于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教学片断,使我得益匪浅,特作整理,以自勉。  相似文献   

10.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一诗,气势宏大,脍炙人口,为其后历代诗选所收辑注释。与崔颢同时的诗仙李白登临黄鹤楼看了此诗后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泼慨然搁笔。千余年来,《黄鹤楼》一直为人们推崇传诵,历久不衰。这巨大的艺术魅力当来自其高妙深邃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的作年早于《鹦鹉洲》诗,且二诗并非全然摹仿崔颢《黄鹤楼》的争胜之作。《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有诸多不同,难以断为摹拟。《鹦鹉洲》诗的模仿痕迹虽较明显,但并非刻意的模仿之作,而与诗人怀才不遇的人生遭际及流放夜郎的特定情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相传在长江的黄鹤矶上,有一座黄鹤楼,三国时代的费文就是在这里乘鹤登仙境的。此楼雕梁画栋,十分壮观,常惹得游人墨客诗兴大发。有一年唐代诗人崔颢来到黄鹤楼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想着黄鹤楼的传说。夕阳西下,近处绿茵覆盖的汉阳城和江心长满萋萋芳草的鹦鹉洲,沉浸在一片霭色之中。淡淡的烟雾从江面袅袅升起。他触景生情,在楼的墙壁上题了一首《黄鹤楼》来抒发自己的乡愁。由于崔颢在当时颇有才名,他的诗更使黄鹤楼声名远播。一天,李白也到黄鹤楼游览。他登上雄伟壮观的黄鹤楼,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①花草埋幽…  相似文献   

13.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的作年早于《鹦鹉洲》诗,且二诗并非全然摹仿崔颢《黄鹤楼》的争胜之作。《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有诸多不同,难以断为摹拟。《鹦鹉洲》诗的模仿痕迹虽较明显,但并非刻意的模仿之作,而与诗人怀才不遇的人生遭际及流放夜郎的特定情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代诗人崔颢(704—754)这首曾使同时代的大诗人李白(701—762)甘拜下风的《黄鹤楼》,堪称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唐诗三百首》就把它列为七律的第一首。原诗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相似文献   

15.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诗兼美的文包诗,诗中有文,文中藏诗。诗文浑然一体,别具一格。大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时有感而发,因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从文到诗.紧紧扣住一个“情”字,感受到李、孟之间的一丝依恋、一点伤感、几许惆怅.却是人生中最富有诗意的送别。  相似文献   

16.
李阳 《儿童音乐》2013,(8):78-81
【课程】小学音乐——古诗乐教材【教材】选自嘉定区区本音乐教材《中国唱诗班》【年级】小学二年级【主要教学内容】学唱《黄鹤楼》【教学目标】1.学唱古诗乐歌曲《黄鹤楼》,在演唱中感悟其内涵,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歌曲的学习兴趣;2.能在学唱的过程中掌握好大跳音程以及一字多音的节奏,能用肢体语言演绎歌曲的情感;3.通过听、念、唱、演等多种音乐体验活动,初步了解起承转合的句式特点,感受古诗词文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4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相似文献   

18.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这是一首千古绝唱、令人荡气回肠的诗。唐朝大诗人李白十分赞赏,后人广泛传诵。李白与崔颢是挚友,他在晚年与崔颢相识后,对崔颢的才华非常赏识,也非常敬重他。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在江夏(今武汉)牛渚矶与崔颢认识后,两人关系十分融洽,遂成莫逆之交。崔颢在这年秋天写下脍炙人口的《黄鹤楼》。崔颢是唐朝著名诗人,汴洲人氏,生长于京城长安(今西安),少年时就胆识过人、才华出众,写…  相似文献   

19.
(课前老师讲故事《黄鹤楼的由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登上黄鹤楼,一起去见证一个千古传诵的送别场面。请大家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20.
【教材解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与前几册教材中出现的《咏华山》、《母亲的恩情》、《李广射虎》、《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等课文相比,《黄鹤楼送别》传承着“文包诗”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等特点,但又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他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