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树魂     
我静静地站在窗前,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柳树,昨天还枝繁叶茂,经过了一夜狂风暴雨的无情摧残,它虽然艰难地存活了下来,但残枝败叶落了一地,好不凄凉。此时,妈妈默默地把一盘碧绿的野菜供奉到姥爷的遗像前,泪珠一串串从她的脸上滚下来。亲爱的姥爷离开我们三年了,这三年是泪水伴我们走过来的,此情此景勾起了我对姥爷的回忆——每到千山叠翠野菜飘香的季节,姥爷和姥姥必到我家来,因为我家周围的小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菜。每逢姥爷来,就是我们全家的狂欢节,我那亲爱的姥爷就是欢乐的源泉。我的姥爷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工作,他学识渊博,做人正派,就…  相似文献   

2.
看到这张图片感觉特别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和小人书相守的时光.那些在小书摊旁经历的读书生活犹如清风轻掠过山谷,带着淡淡书香弥漫…… 小时候,我是随姥爷长大的.姥爷原本是个地主家的大少爷,童年在私塾度过,后来还上过高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他的脑子里可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他对我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出一个大家闺秀,虽不能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至少也是要有书卷气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他最常说的话.因此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他就教我背百家姓,背唐诗,练习写大字.  相似文献   

3.
姥爷     
姥爷喜欢打太极拳,他每天晚上都要打一遍。我看姥爷太极拳打得很好,就叫姥爷教我。姥爷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姥爷在前面做,我在后面学。可不管我怎么认真地做,就是做不到位,我急  相似文献   

4.
开春,我来到新小区,在几十幢漂漂亮亮的现代化住宅楼中找到了姥爷的新家。嗬,三室一斤,总共百100多平方米。姥爷牵着我的手,一间一间地让我看。"这是书房,25 米。另外还有一间专门放书.4个大书柜顶到了房顶。"满脸皱纹的姥爷流露出孩手般的得意:"我住了几十年的小平房,这回可痛快了。房价虽不低,但贷款加上积蓄,过得去!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迈了大步啊。"坐在新客厅里,姥爷和我细数"家珍"--他特别告诉我,邻家的外地人中,有两户是常年在北京劳作的打工仔,后来做小生意致富。不细聊,根本不会知道他们来自老远的小乡村。  相似文献   

5.
说实话,“老妈”不老! 1947年生的,至于出生月日,她也说不准,因为据她说,我的姥爷压根就不记得,后来我老妈问急了,姥爷就随便说了个时间:“好像是七月初十吧。”于是我老妈的生日就是七月初十。当然那时还没我呢!  相似文献   

6.
童年纪事     
大人们讲的故事……你姥爷家呀,命苦得很哩,养下七个儿女,就活你妈一个。你妈命也苦,从小跟你姥爷没黑没白地干活,哪享过一天福?人穷念起书来可有志气,先生说你妈念书像吃一样,别家孩子一天的书,她没歇儿功夫就全会了,是个才女呢。镇里有了学堂后,你妈就去念了几年,也是头晌念书,下晌帮你姥爷种地,可愣是考头榜呢。后来你妈考上了大学堂,到省府里念大书,  相似文献   

7.
我的姥爷     
我的姥爷已经年过花甲,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说:“得儿,又是一个老头儿,肯定是花白头发,满脸皱纹。”才不是哩,不信我讲给你听。我的姥爷看上去很年轻。他的腰板比我的还直,他每天都穿得特别精神,走起路来一步顶我两步。我的姥爷可有劲了,他能把一大袋子煤从楼下提到三楼,从来不用别人帮忙。我的姥爷对我可好了。爸爸妈妈工作忙不回家的时候,姥爷总是去学校接我,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星期天,他还带我去弥河玩呢!我的姥爷做饭很拿手。我最喜欢吃他做的土豆丝。每次我去姥爷家,他都做最好吃的饭菜给我吃,我总是吃不够。我的姥爷有…  相似文献   

8.
没读过私塾,也不了解私塾的内幕。小时听老人们说读私塾成天就是读书背书习作对,而且先生挺严厉,背不了书作不好对子就撅起屁股挨板子。后来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觉得私塾可怕可憎。  相似文献   

9.
流年     
我对三马路上某一路段的某一幢房子格外留恋,那里曾是姥姥、姥爷住了一辈子的地方,那里记录了我的整个童年。姥姥家的生活是淳朴而又重复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夏日的阳光伴着卖货郎粗犷的叫卖声一起钻进小窗,我蹦下床,穿着长及脚踝的姥爷的衬衫,光着脚在涂满红油漆的地板上踩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厨房里,姥爷一边听嗡嗡响的收音机,一边悠哉悠哉地刮胡子。我扯着嗓子喊了一句:“姥爷!”姥爷吓了一跳,忙关上收音机转过头来问我:“孩子,咋了?”“早上好!”我若无其事地应了一句,就转身回去找猫头拖鞋了。姥爷愣了一下,知道是我的恶作剧,就…  相似文献   

10.
我的姥爷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在打仗的时候,右脚受过伤,现在走路时还一瘸一拐的。姥爷年过七旬了,但他的精神特别好,每天都要到户外散步,锻炼身体。我3岁的时候,爸爸在外地当兵,妈妈在外面工作,姥姥还要上班,只有姥爷照顾我,所以我和姥爷的感情特别深。我想吃糖,姥爷就上商店给我买。只要一有卖冰糕的,姥爷肯定会给我买一个大大的奶油巧克力冰糕,这是我最爱吃的。当我吃着甜甜的冰糕时,姥爷就在旁边笑呵呵地说:“乖孙子,慢点吃,吃完了姥爷再给你买。”我特喜欢姥爷的胡子,又硬又长,可好玩了。他用胡子轻轻地扎我的小脸…  相似文献   

11.
大舅     
正浓眉,大眼,脸稍长,牙白大而尖,脸上堆着几片红晕,老是微笑着,闭不上嘴。这是大舅结婚前给我的印象。大舅是聪明的,也念过几天书,当时当地唯一的私塾是一位姓史的老先生开设,史老师对大舅非常喜欢,视为较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后来不知何因,大舅放下手中的书拿起锄头铁锹走向田野,永远告别了课堂和知识。据说大舅是水命,栽树极易成活。姥爷家周围的三条大沟成为大舅播撒汗水和希望的所在。其中最大的沟石泫沟是我写过的,大舅在这里栽种了四五十棵杨树,现在都已成材,高大而  相似文献   

12.
萤光笔会     
《新作文》2005,(5)
参加交流的精彩片断也许正是因为姥爷年轻时候做过许多工作,所以老了也闲不下来。妈妈曾多次劝姥爷在我们家安度晚年,享享清福,但姥爷却不同意,他更乐意在矿上生活。他在山上租了附近村民的几亩地。那地离姥爷家比较远,要翻过一座山才能到,每天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六月的一天,我拜访了多年没见的三姨姥爷。在他盛情款待之后,他拿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宝贝,这些宝贝花费了姥爷十多年的心血,它们就是精致的烟斗。约十多年前,姥爷从单位退休后,在家只能做些简单的家务,这使姥爷大腹便便,身体渐渐有些发福,非常郁闷。看到邻居家的老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三大国粹,中医、京剧、国画.我的梦想正是其中之一——中医. 小时候,我最怕一个人,傻子三叔.后来才知道,因为小时候爷爷家里穷,又在偏远的乡下,三叔发高烧看不起病,把脑子给烧糊涂了.就是现在在农村,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也都是吃点药暂时应付一下疼痛,结果拖严重了,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大病,往往已经是晚期,无法医治. 小时候,我最喜欢一个人,姥爷.我总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姥爷去他神圣的殿堂——一所小小的中医门诊.他毕生心血都注入这里了,每天慕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因为姥爷的医术是方圆几十里最精湛的.每天,姥爷一到他那干净整洁的小门诊,就穿上他的白大褂,仔细地替病人把脉,耐心听病人讲述病情.碰到经济困难的病人,姥爷还会免了诊费.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梦想     
这个梦想在我心中埋藏了三年。从上小学时起,我就和姥爷一起生活。因为家里条件太差,爸爸妈妈一狠心把我扔给姥爷去南方打工了。尽管六岁的我舍不得他们离开,尽管我哭破了嗓子,他们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了。姥爷拉住我,也直抹眼角。  相似文献   

16.
不论何时,无论何地,我的表总是不准,而且永远比标准时间快一分钟,这是为什么呢?这得从我的姥爷说起。姥爷是一名知识分子,而且多才多艺,他会下象棋,会下围棋;他会吹笛子,会拉二胡,还无师自通学会了弹钢琴、吹葫芦丝和口琴;他做得一手好饭,写得一手好字;他会背诵古文,从《百家姓》到《千字文》,再到《论语》、《孟子》……我从小就在姥爷家长大,从小姥爷就让我学这个,学那个,但邻居总能看到调皮的我在楼下玩耍的身影。是的,那时的我很不明白姥爷的苦心,然而,姥爷也从不说什么,总是在我背后做着一切。等长大一点儿,我上了小学,渐  相似文献   

17.
我也在作文     
我小时候读私塾就开始作文,后来读小学中学大学也作文,再后来又干上了写作这一行,实际上还是在作文。屈指算来,我作文都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8.
正悦荐任溶溶这个写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可爱老爷爷,原来也有被老师看着读书背书的时候,还是在这样一个叫做"私塾"的地方。很多过去的事情我们并不了解,听任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还是很有意思的。上海市长征中学蒋伟仪我小时候五岁回广州,读过近三年私塾。当时广州崇尚传统东西,私塾很多。我就带着三本红皮书进私塾了。三本红皮书是私塾的入门书。所谓三本红皮书,就是《三字经》《千字文》和另一本  相似文献   

19.
9月26日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对67岁的徐果林老人来说却是非常兴奋的一天。因为他满足了孙女的一个美好愿望——买到了2005年1-10期《小读者》。徐果林的孙女姜玉珊是湖南省津市第一中学初一的学生。她从同学那里看到《小读者》,借阅以后非常喜欢,便让在湖南津市第一小学当校长的妈妈给她买。妈妈跑了很多书店、报亭都没有买到,玉珊非常失望。后来,她突然想起了退休以后一直住在北京的姥爷,于是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姥爷的电话,求姥爷亲自为她跑到编辑部购买2005年《小读者》,姥爷痛快地答应了外孙女。北京这么大,究竟《小读者》编辑部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去年暑天,外孙女对我说:“姥爷.我不想听国歌了,一听就烦。” 后来,我了解到,外孙女所在的学校几乎每天都通过红领巾电台播放《国歌》。这显然是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