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要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中的“纫”字,课本注释为:“纫”结.笔者认为,此注未妥.理由如下:一、从推敲诗句的本意看.这几句诗,是焦仲卿、刘兰芝被迫暂时惜别,在大道口与仲卿“誓天不相负”之后兰芝所说.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磐石坚硬,千年不烂,万年不变.人们常说:“海枯石烂不变心,”兰芝是多么希望夫君对自己永远像  相似文献   

2.
下面对部编教材《孔雀东南飞》的两条注释提出一些异议。 课本对“汝可去应之”句中的“应之”注释为“答应他”。我认为,此处的“应”不是“答应”或“同意”,而应是“答覆”或“回答”的意思。从诗中看,兰芝母对县令遣媒求婚,并没有慨然相许的意思,“汝可去应之”不过是刘母让兰芝自己去表示态度而已。从刘母  相似文献   

3.
在《孔雀东南飞》中,兰芝、焦母关系———“贤媳恶婆”早成定论。但综观作品,笔者认为,兰芝焦母性格中都有其两面性,婆媳关系亦非仅止于此。传统观点认为,兰芝美丽聪慧温良识事达礼,知诗书懂音乐能织布会裁衣,婚后敬赡婆母、照应小姑、夫妻恩爱、行无偏邪。既然如此,何以无端招来婆母恶毒疯狂的嫉恨,并无辜被休呢?兰芝自己说得清楚:“大人故嫌迟”、“君家妇难为”、“不堪母驱使”,屡次提到与焦母的矛盾是“孝顺”问题。兰芝是否孝敬婆母,历来众口一词,认为她是中国女性温柔贤慧的典范。而实际从作品看,兰芝是一个外柔内刚、抗争性很强的…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讲解与北朝《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南朝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时,不论是备课前还是上课后,始终有几个疑点在脑海中回旋,一是兰芝从初来到驱遣,小姑的年龄问题;二是兰芝被遣回家后,先后到底有几家来提亲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对《孔雀东南飞》中的“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四句,作了这样的注释: “这四句有语病,因为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得这么快,有人认为这四句是后人所添。”我认为这说法不对。因为在旧社会女孩子七八岁就开始缠脚;缠脚时行动不方便,所以要扶床走路。兰芝在焦家三年,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诗人着力最多的人物形象之一。她是美的象征。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超凡脱俗的才貌美 诗歌一开头,兰芝自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兰芝自遣回家见母,母拊掌而叹:“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两个角度,反复铺陈,竭力渲染了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  相似文献   

7.
在《孔雀东南飞》一诗开头的“兰芝自述”和兰芝刚还家时刘母的叨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识礼、颇有才情而又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好女子;从兰芝离开焦家之前严妆打扮的那段铺陈里,可以知道她是一个貌美如花、体态婀娜的妙龄女性。可是这样一个百里挑一的贤德媳妇,却无端地遭到婆婆焦母的百般刁难、指责,最终导致了兰芝“不堪驱遣”,自请还家的结果,从而造成了一对恩爱夫妻双双殉情的千古悲剧。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第三部分刘兰芝19归娘家,其母惊诧地追问:“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此时的刘兰芝,必定是有苦难言的。“兰芝惭阿母”的“惭”就是当时兰芝神情的表现。那么“惭”作何解呢?据悉新版教材的注释与旧版本的相同,为“兰芝很惭愧地对母亲说”,人教版中师教材和高教版中专教材均为此说。后查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对该句的注,为“惭阿母,  相似文献   

9.
被王世贞誉为“长篇之圣”(《艺苑卮言》卷二)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近代以来被认为是揭露封建礼教及家长制罪恶的。然而,有人认为它并不反封建,理由是兰芝的被遣以致最后焦、刘殉情的悲剧皆因兰芝与婆母关系不和而起,而婆媳关系不和并非封建时代特有。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为不然。  相似文献   

10.
丁毛同志在《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原因之众说与我见》(《中学语文》93年第1期)中认为:兰芝遭遣是因为她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触犯了“七出”的第一条。丁文的这种“无子说”,较之于丁文所否定的“越礼说”、“情爱说”等,笔者则更不敢苟同。兰芝年方二十,她究竟有子无子,我不能妄作推断,甚至觉得没有必要推断。但如果断言她一定无子并把无子视作她遭遣的直接原因,窃以为于情于理,多有悖逆。“在封建社会中,最大的‘不孝’就是‘无后’,断了宗族的香火,所以无子而休妻是名正言顺的。”丁文的这个判断当然不错。但若立足于这个基点来考察兰芝的遭遣,就会发现许多纰漏:第一,兰芝无子,罪在该  相似文献   

11.
封建社会中,中国妇女,特别是已婚女子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夫家对媳妇稍不顺心,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将其逐出。被称为儒家经典的《礼仪·丧服》中就有所谓“七出”之说。这“七出”的大意是:妻子不生育可以“出”,妻子说话罗嗦(一说为“私蓄财产”)可以“出”,妻子淫佚可以“出”,妻子不孝顺公婆可以“出”,妻子妒忌丈夫的小老婆可以“出”,妻子有病可以“出”。统观全诗,只有一条与兰芝对上号,这就是兰芝没有生育。如果仲卿与兰芝有子女,按常情,诗中会有描述的,然而恰恰找不到丝毫痕迹,倒是有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12.
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兄(刘兰芝的哥哥)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是逼迫妹妹改嫁、贪财慕势的小人。有的专著对刘兄的形象作如下评价:“……太守家来求婚……刘兄趁炎附势,薄情寡义,尖酸刻薄,把兰芝驱上了峡谷末路……刘兄胁于太守的势,感于贵家的利,厌于被遗的妹,威逼兰芝改嫁……焦母和刘兄正是恶势力的代表……” (馀应佩等著的《谈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13.
《焦仲卿妻》是汉乐府民歌中的优秀作品。建国以来,有关它的研究文章蔚为大观。但诗中刘母在逼迫兰芝改嫁一事中的态度怎样,却一直是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就笔者所接触到的有关《焦仲卿妻》的著作、选本和研究文章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有下列情况。一是在介绍《焦仲卿妻》时不涉及逼嫁兰芝之事。二是把逼嫁兰芝的责任完全归诸刘兄。此  相似文献   

14.
课文《孔雀东南飞》的注解对“兼愧贵家子”解释为 :同您家少爷结婚 ,更感到惭愧。兰芝有什么可惭愧的呢 ?她是个农村姑娘 ,嫁到城里的富贵人家 ,丈夫又是个府吏 ,够荣幸的 ,高兴还来不及 ,说惭愧真没来由。课文明显有误。“兼愧贵家子”是个使动句 ,“愧”这个不及物动词后边带上宾语“贵家子”应译为 :“更使您家少爷蒙受羞耻”(即“辱没了您家少爷”)。这种使动句式 ,文言文中俯拾皆是 ,不必赘言。须知 ,“兼愧贵家子”这里的八句话为兰芝告别婆母时说的自谦之词 ,兰芝说自己“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而实际上 ,她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边 ,也就是服侍、照料长者。“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应理解为 :“我兰芝刚嫁到你家时 ,你 (小姑 )才刚刚开始学习服侍、照料老人。”据此推知 ,兰芝初来焦家 ,小姑已是一个十二三岁 ,初尽孝道的少女。待二三年 ,兰芝被逐 ,小姑已有十五六岁。在兰芝看来 ,自己“今日被驱遣”倒是小事 ,只是再也不能服侍婆婆了 ,好在已经“如我长”的小姑可以顶替自己服侍老人了。这与兰芝在上文中与婆婆告别时所说的“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兰芝尽管遭到“被驱遣”的不公正待遇 ,但临别之前始终想到的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小姑 ,想…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悲剧首先是因为刘兰芝被遣 ,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焦仲卿的母亲便被当成了悲剧的制造者。但是 ,我们却忽略了是刘兰芝主动请求遣归这个重要的细节。从诗中来看 ,焦母虽早对刘兰芝不满 ,但她并没有明确宣布要遣兰芝回家 ,也就是说虽早有婆媳之间的磨擦却还没有发展到婆媳关系彻底破裂的程度。实际是兰芝首先发难。她的主动求遣成了矛盾完全激化的导火索。按理说 ,一方面兰芝要求被遣 ,另一方面 ,焦母也早有此意 ,岂不是双方乐意皆大欢喜吗 ?因为这样兰芝可以脱离苦海 ,焦母又可除去“眼中钉”。但是 ,为什…  相似文献   

17.
读《孔雀东南飞》,世人都赞美焦仲卿与刘兰芝殉情的壮举,但我并不认为焦仲卿值得歌颂,相反,其实他才是杀刘兰芝的真正凶手。“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哥”。当焦仲卿说出这一句推御责任的话时,刘兰芝已看透了他懦夫的本性。虽然焦仲卿对兰芝许诺“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但清醒的兰芝也知道再回去是不可能的了。兄长逼婚时,刘兰芝所说的是“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并不是气话,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产物。也许,刘兰芝预备短痛之后,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但一切都被焦仲卿破坏了,快马加鞭而来的一句“贺卿得高迁”,将兰芝…  相似文献   

18.
问 :焦母把兰芝赶回娘家去 ,算不算离婚 ?如果不算 ,兰芝就不好再嫁 ;而如果算呢 ,仲卿还想把她接回来。总之很奇怪。兰芝的哥哥劝她改嫁是不是比较民主 ?但是这家伙很势利 ,令人反感 ,这是怎么回事 ?答 :现代的结婚和离婚都是当事人的事情 ,“汉末建安中”不是如此。中国古代的所谓“婚姻”是指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 ,《礼记·昏义》说“昏 (婚 )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 ,故君子重之。”当事人处于被动状态 ,不过是“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的一个环节 ,所以自己不能作主。两个家族建立了通婚关系就叫做“婚姻”…  相似文献   

19.
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角刘兰芝被休一事总令人费解,有人把原因归到“无子”.其实不然,兰芝被休根本在于没有处理好婆媳关系,才酿悲剧.从古至今,婆媳关系历来紧张,新妇们要善于揣摩婆婆的心理,捍卫爱情,保卫婚姻.  相似文献   

20.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被遣,源于她和焦母的矛盾.人们同情兰芝的不幸,总会油然引起探究她俩何以产生矛盾的兴趣.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兰芝性格执着,有决断,不向蛮横的高压手段投降,因而和要保持封建家长的绝对权威的焦母产生了矛盾,于是被焦母以“不顺父母”的罪名遣归了.我以为,这固然是兰芝被遣的一个原因,但是观其自幼“诵诗书”、“知礼仪”的教养,观其自述婚后“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的经历,她是处处按照礼教的要求行事的.只是在自知无力挽回被遣命运的情况下,迫于愿作孝妇而不可得,她才起而反抗,因此反抗不是导致她被遣的主要原因.读诗前小序,可知这首诗所叙写的是汉末实事.这启示我们:要探讨兰芝被遣的主要原因,就必须首先弄清这首诗产生的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