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蜻蜓》2022,(33):2-3
<正>东晋初年,宰相王导的兄弟王旷有个爱子,叫王羲之。他从小受到父亲舞文弄墨、爱好书法的熏陶,也喜欢上了书法。十几岁时,常在父亲书房里翻弄前人的书迹、碑帖。王旷见儿子如此心诚,就以一本《笔说》为教材,教他笔法、笔势、笔意。过不了多久,王羲之的书法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来,王羲之的书法出了名,许多人都以得到他的字为荣,连京城里的大官、地方上的豪富都争相求他的墨宝。  相似文献   

2.
东晋四大家族(王、谢、庾、桓)中最为显赫一时便是王家。这里的王指著名政治家王孚,他有个侄子叫王羲之,后人把他尊称为“书圣”。王羲之字逸少,当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世人喜欢称其为“王右  相似文献   

3.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被公认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至今仍为书法爱好者酷爱。“坦腹东床”的故事说的就是王羲之。晋代太尉郗鉴派一个门客到丞相王导家去选女婿,王导领着门客“就东厢遍观子弟”。门客回来复命,对郗鉴说:“王家的年青人都不错,但是听到有人选女婿,却变得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坦腹吃饭的,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位女婿就是王羲之。这就是“坦腹东床”代表择婿的典故。遂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书法家。于书法,他独尊王羲之,在其受禅登基之初,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弘扬王羲之的书法。“博购王羲之故贴”,“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宫内,他令诸太子临摹王羲之书迹;宫外,在弘文馆里“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嗜书者二十四人,录馆习书,出禁中书法以授之”。在国子监内设置书学,置书学博士。在科举考试中设“明书”科,把书法当作铨选官吏的主要条件之一,“工书也是进身之阶”。  相似文献   

5.
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百二十七页在叙述王羲之的书法时说:“东晋的王羲之吸取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立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隶书的形迹,达到独立完美的境地。他还善写行书、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意思是说王羲之的字象浮云那样在天空飘荡,象受惊的龙那样矫键地舞动。如果仅从字面来看,似乎很贴切。其实,“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并不是赞美王羲之的字。因为: 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一语出自《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云:“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从“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出处就可以看出,它是作者用来赞美王羲之的笔势,而不是用来赞美他的字的。在中国书法理论中,笔势和字是有根本区别的。“笔势”一词中的“笔”是指用笔;“势”  相似文献   

6.
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东晋大臣王导之侄,曾任东晋政府的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生活在东晋时期,自幼专心致志,勤学苦练,最终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大家。  相似文献   

7.
每当讲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除解读文本内容之外,我总是喜欢向学生介绍其书法成就。这次讲王羲之,刚下课就有学生问,王羲之这么高的书法成就,他到底是跟哪位大师学的?  相似文献   

8.
书圣改对联     
王羲之是中国著名的"书圣",他的书法在当时颇有影响。一年除夕,王羲之在新居奋笔写下了这样一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4,(Z1)
中国的书法,是一种举世闻名的艺术。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名家,如王羲之、王献之、柳公权、颜真卿、卫夫人等。在这些名家中,王羲之与墨池的故事流传较广。王羲之是东晋时人,生于公元321年。他创造了一种漂亮流利的书法,被人称为“书圣”。土羲之7岁开始学写字,他的家门口有一个水  相似文献   

10.
追随颜真卿     
看到这个标题有些人或许会冒出不少疑问来。不奇怪,论书法颜真卿不如王羲之那样赫赫有名,说忠烈他又不像文天祥那样众人皆晓。可学中国书法的人却多多少少知道一点,这位颜先生似王羲之也似文天祥。我学书几年,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既无名师指导又无严父相逼。一开始有点心浮气躁,字帖三天两头地换,上至钟、王,近到尹默、启功,都临过,又都临不像。颜真卿的《多宝  相似文献   

11.
王献之苦练书法基本功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父子二人均以书法闻名,被称为东晋“二王”。王献之很小的时候,看见父亲的字写得好,受大家的推崇,很羡慕,便也跟着父亲学写字。学了几年,他的字已写得很不错了,常常受到老师和小伙伴们的称赞,于是他洋洋自得起来。有一...  相似文献   

12.
王导是缔造东晋政权的主要人物,他辅助司马睿制定了立国的基本政策,史称其“匡时辅政,契叶三主”。前人不管是褒是贬,都不能否认他对东晋一代政局的重大影响。王导的“匡时辅政”可以概括为“抚绥新旧”,“务在清静”八个字。这种施政方针得到当时南北士族的普遍拥护,使他获得了“江左管夷吾”、“业同伊尹,道隆姬旦”之类的赞语。晋人对王导诸如此类的评语颇得现代一些史家在不同程度上的赞同,陈寅恪先生在《述东晋王导  相似文献   

13.
晋代的书法艺术是书法发展史上的顶峰.东晋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献之合称“二王”,后世书家多以“二王”为圭臬。从平常所说的“唐诗、晋字、汉文章”,也可以看出历史上对晋代书法的高度评价。晋代为何会成为书法史上最为兴盛的时代?考其原因洧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羲之被后世誉为“书圣”,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七子一女皆擅书法,“知名者五人”,这些都与王羲之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有关。王羲之家庭教育的特点为:翰墨育人、德育为先;在书法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高雅情趣;重视言传身教,着力培养孩子勤奋刻苦的精神;重视通过家训来树立家风、传承家庭教育精华。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为:家庭教育应首先重视品德教育;父母应重视言传身教,磨炼孩子的毅力;家庭应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  相似文献   

15.
“书成换白鹅”说的是“书圣”王羲之的故事.据说,在山阴地方有一位道士,很想求王羲之给写一本“黄庭经”。他早已把帛纸准备好,只是担心王羲之不肯答应。后来他了解到王平素最喜欢鹅。就特地养了一群十分逗人喜爱的白鹅,以便见机而动。有一天,王果然坐船路过那里,当他看见河里游着一群白鹅,两掌拔水,昂首前进,羽毛白净,形态优美。心里有说不出的喜爱,他停船看了又看,一直舍不得离开。于是就去要求道士把鹅卖给他。这时道士故作姿态地说,这么好的鹅是不卖的.不过你能给我写一本经来换,倒可以商量.王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东晋至南朝这段历史中,王氏一门既是权力煊赫的士族,也是书法相辉的士族,是江左风流的典型代表,在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以王羲之为中心,上下数代书家云集,王羲之的父辈有王导、王廙等,同辈有王洽、王荟等,子侄辈有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王珣、王珉等,至南朝、隋唐,法乳尤不绝,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或汇于官私刻帖中,或以临本、钩摹本墨迹传世,在摹本中颇负盛名汇摹本的是《唐摹万岁通天帖》。  相似文献   

17.
“羲之之书晚乃善”语出唐宋八大古文家之一曾巩之《墨池记》,意思是说晋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此句陈述简洁、明了,可谓“语貌不扬”,然此一句在文中的作用却非同小可。一、世人皆云临川城东新城之池为王羲之学书的墨池,荀伯子《临川记》亦记载如是。曾巩不为旧说所囿,敢问“岂信然邪”,理由是“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的王羲之“岂有倘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江西临川)邪?”倘徉肆恣的游历造就了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笔势。而临川至多是王羲之青少年时期客路中的一处,对成就书法家王羲之有…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瑰宝。据考,东汉时,书法已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历朝历代都有众多的书法家,若群星灿烂。而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最为著名,尤其是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完美境界。他的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被奉为“登  相似文献   

19.
《青苹果(高中版)》2014,(12):F0002-F0002
要想成为一名书法高手,勤奋、知识修养缺一不可。学习书法。刻苦勤奋.先贤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佳话。人们津津乐道的“十八大缸水”和“退笔冢”的故事,就是刻苦练字的最好例证。相传晋代大书家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跟随父亲学习写字,用尽了十八大缸水。工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王献之的书法和其父亲一样,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被人们称为“二王”。  相似文献   

20.
东床,本指东边方向供人睡卧的用具,我们往往喜欢用它来直代“女婿”。为什么东床可以指称“女婿”?这与东晋名流书法大家王羲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