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家平 《学语文》2003,(6):10-10
诗人闻一多曾经留学美国。在美国期间 ,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美国的民族歧视。这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绪。他的诗作《洗衣歌》 ,就是这种心情的摹画。1925年夏 ,不堪忍受美国种族歧视的诗人毅然提前回国。他满以为让他魂牵梦绕的祖国一定会给他带来慰藉 ,然而他所接触到的却是军阀混战 ,生灵荼炭 ,如死水一般黑暗的现实。梦想幻灭了 ,剩下的只是深切的悲哀和愤恨。在诗作《发现》中激烈地宣泄着自己的失望和愤怒“这不是我的祖国 ,不是不是”。诗人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感到悲哀 ,对丑恶而腐朽的社会感到愤恨 ,然而他又对…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并非“在主体上是属于无倾向的诗人”,“应属于非倾向诗人之列”,他的作品与行藏出处无不证明:他不仅是个有倾向的诗人,而且是个倾向相当鲜明的作家。尽管陶渊明有隐逸思想,但他却不是对人生十分空漠、高逸放浪的“隐逸诗人”,更不是如钟嵘在《诗品》中所称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而是关心时政、注目现实的伟大诗  相似文献   

3.
一《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描写大自然的抒情诗,作于一九二一年十月,收入郭沫若早期第二个诗集《星空》。那时,诗人在日本求学,其间曾与郁达夫等回国组织创造社,在倾饮了人生“苦味之杯”后又返回日本。国内黑暗的现实,使他对“五四”以后祖国的美好憧憬归于破灭,陷入了“深沉的苦闷”,《女神》时期那种火山爆发般的熊熊烈焰已化为冷却的熔岩,诗人再不羡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于一九二二年赴美留学,他怀着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挚热的爱国之情于一九二五年又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他归国后看到的却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现实恰像他在《死水》一诗中所描绘的“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一沟绝望的死水”。于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之深、求之切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批判,转化为痛苦、失望和焦急的情绪。爱国爱民与忧国忧民犹如诗人一颗心的两半。内涵,是一首内容美与形式美完美结合的精美诗篇。一、完美的内…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1899-1949),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于一九二二年赴美留学,他怀着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挚热的爱国之情于一九二五年又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他归国后看到的却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现实恰像他在《死水》一诗中所描绘的“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一沟绝望的死水”。于是,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四篇课文六首诗的主题是“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内容提示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在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2.《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这首诗便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  相似文献   

7.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虽是两个流派,但二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古今中外,都是这样。下面试以我国几位著名作家的作品为例,谈点粗浅的看法。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楚怀王被秦扣留、囚禁,后又死在秦国;顷襄王被内奸包围,听信谗言,一直受秦的欺凌,处于屈辱的地位。屈原对此深为愤慨,屡进忠言,反被诬陷。他在《离骚》中对这种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静夜》是他的优秀的咏怀之作,收在诗集《死水》中。诗人在诗中郑重地宣布:“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静夜》写于离美回国后不久。那时诗人闻一多正值青春焕发,  相似文献   

9.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发现》)一九二五年闻一多先生留美归来,目睹五卅运动后中国的黑暗现状,他发出了这痛苦的呼喊.他曾是一个“极端的唯美主义者”,吟咏过“死”,赞叹过“爱”,歌颂过“色彩”.但是,正如他给友人信中说的“现实的生活时时刻刻把我从诗境拉到尘境来”,虚幻的诗境和黑暗的尘境是极端矛盾的.祖国在召唤他,他回来了,然而却失望了.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内黑暗现实激起了他的愤懑.“如花的祖国”被糟踏成“一沟绝望的死水”,满眼是寂无人烟的“荒村”和“满城都是鬼”的北京城.诗人在痛苦悲愤中寻找出路:是置身书斋不管窗外风雨呢,还是应当冲破牢笼有所作为?是贪图个人享乐,还是关心人民的疾苦?诗人开始关注人民遭受的灾难,关心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王海艳 《现代语文》2006,(3):120-120
《一个观念》见于闻一多的诗集《死水》,它最初发表于1927年6月23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一直以来这首诗都被看作是闻一多爱国诗篇的代表作,这样解释未尝不可。但我个人认为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闻一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讴歌及立志于坚守、拥抱这种东方文化的决心,并且从中折射出了诗人的性格哲学。闻一多曾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将自己的爱国之情与郭沫若的相比较,他说道:“《女神》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而“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这种“可敬爱的文化”在《一个观念》这…  相似文献   

11.
唐代大诗人杜甫(公元721-770年)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赴奉先咏怀》)是他这种精神品格的真实写照。他的最高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安史之乱的动荡现实却使他难以施展这一政治抱负。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山河,他渴望统一,渴望安定,这种渴望进而转化  相似文献   

12.
1、李季——“石油诗人”。中国现代诗人李季曾以《王贵与李香香》蜚声文坛。建国后,他一度深入玉门油田锻炼生活,了解石油工人的疾苦,写下了大量的歌颂祖国石油事业和石油工人的优秀诗篇,如《石油诗》《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等,反映了石油工业建设的广阔生活画面,他也因此被称为“石油诗人”。2、田间———“时代的鼓手”。田间在抗战时期写出了《给战斗者》等大量鼓点式的短行诗篇。这些诗短小精悍,音调铿锵,战斗性强,表现了人们的战斗情绪,极富鼓动性。著名诗人闻一多曾因此称田间为“时代的鼓手”,称赞他“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先生在《红烛·忆菊》中写道:“我想起你同我的家乡,我们的庄严灿烂的祖国。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诗人的天赋就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他满怀着对“如花的祖国”的爱,呕心沥血地歌颂“咱们的中国。”他一生都在追求美,早年搞新诗是为了美,晚年努力于民主运动更是为了美。他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实践和热血,描写了执着于美的轨迹。 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教授评闻一多短暂的  相似文献   

14.
《天上的市街》写于一九二一年十月,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发生分化,革命走向低潮时期。当时的诗人由于长期住在国外,对国内实际了解得不多,加之他还“带着很浓厚的浪漫蒂克”(周恩来:《我要说的话》),一九二一年一度回国,目睹了军阀统治下的现实,比想象中更为丑恶,便产生了苦闷彷徨的情绪,这在诗集《星空》中有着明显的反映。但诗人毕竟是“革命的诗人,同时,又是革命的战士”(同上)。一旦他正视了现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追求的激情又重新高涨起来。这首诗选自诗集《星空》,是当时诗人思想实际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5.
叶甫图申科是20世纪苏联诗坛的重要诗人,他面对的即是现实,也是永恒。他是用心灵与苏联现实、与人类世界对话的诗人。在长诗《妈妈与中子弹》中,诗人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人类未来意识,追忆祖国经历过的那场噩梦,目睹20世纪人类世界动荡不安的现实,思索人类的未来命运,昭示人们对和平世界的永远追求。  相似文献   

16.
石伟 《华章》2011,(27)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郁,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中认为陆游“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还认为:“过去的诗文中,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  相似文献   

17.
《静夜》是闻一多的诗集《死水》中的一首优秀的咏怀之作.作品艺术地揭露了旧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抒发了诗人决不沉沦于个人小家庭的安乐,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的爱国主义激情.《静夜》写于1925年,那时间一多已颇有名望.他年不到三十,已居于上层知识分子之列,成了蜚声国内的名诗人、名教授,过着安宁、舒适的生活,然而,他没有忘记祖国的飘遥,人民的血泪.他对个人生活小圈子外的社会不能不关切.他看到疮疮满目的祖国的‘各种惨剧’:外强侵略,山河破碎,百姓涂炭,哀鸿遍野……诗人不可能在血腥、呻吟和挣扎中的祖国人民面前闭目塞听,面对这痛苦,黑暗的现实、诗人不能不激起心底的受国激情.一颗关心祖国危难和人民疾苦的赤子之心在激烈地跳动,一团喷发于黑暗的烈火在熊熊燃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写出了这首炽热的爱国诗篇.  相似文献   

18.
戴望舒是一个爱做梦的诗人 ,《雨巷》作为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是他的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白日梦”。诗中巷、丁香姑娘、雨三个意象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 ,分别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特性、诗人颇具传统特色的忧郁心态、现实理性层面的“自我”。因此 ,《雨巷》也可理解成是诗人对在梦中穿越中国传统文化之“巷”的所见所感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9.
天上的街市     
初中课文重难点确定与突破[重难点确定]本单元课文都是借助联想和想像曲折表现生活的。《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诗人写作此诗时,“五四”运动高潮已经过去,革命处于低潮时期。面对“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思想上产生了苦闷和感伤。但诗人并没有绝望,而是执著地追求。作者在《天上的街市》中以自然的联想,奇特的想像和清新质朴的语言,创造了天上人间美丽如画的美妙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幸福和理想的追求。诗人究竟是怎样运用联想和想像来描绘“天街”的美景,…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两次舌战美国“铁嘴”,既严厉谴责了令人发指的暴行,又坚决捍卫祖国的尊严与利益,在国际外交史上写下了崭新的斗争篇章。两个美国“铁嘴”分别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主诗人山姆·唐纳德和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拉塞特,他们主持的节目《本周》和《会见新闻界》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电视专题节目之一。5月8日和16日,李肇星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