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差值思维是根据差值关系找解题切入点的一类思维方式。本文仅对组成上存在某些差值关系的几类问题做一简要例析 ,以期能抛砖引玉。1 高分子材料中有关单体的计算例 1.某种ABS工程树脂 ,由丙烯腈(CH2 CHCN ,符号A )、1,3—丁二烯 (CH2CHCHCH2 ,符号B )和苯乙烯(CHCH2 ,符号S)按  相似文献   

2.
张志英 《化学教学》2003,(4):41-42,27
有些化学反应的计算题,由于反应物用量的不同,会生成两种不同的产物的混合物,如何求混合物中两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例如,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NaHCO3,H2S与O2反应生成S和SO2等都是这类题.本人根据平时教学的体会,谈一下这类题的特殊解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发现学生遇计算题出现如下问题:一是抓不住题目重点,把握不住中心;二是不能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题目所给信息,找不出信息间的关联,不知从何入手;三是遇多种反应共存时,所设未知数过多,解题过程繁琐。因此学生比较畏惧计算题。长期教学发现,用图示法解题则可事半功倍。一、模型图示法依据题给信息建立解题模型或流程图示。例1.将一定量KClO3与3.48gMnO2组成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O20.336L(标准状况),然后将残留固体加入到足量的浓盐酸中共热,使之与浓盐酸充分反应,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100mL1mol/L的FeBr…  相似文献   

4.
即将进行的“综合科目”考试是建立在中学各学科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作为“新”、“旧”高考过渡的2000年高考,必将会重视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物理是中学基础科目中与化学联系较密切的学科。下面从八个方面举例说明物理知识在解化学题中的应用。一、溶液密度问题图1 浮力变化例1.在烧杯中盛有100mL2mol·L-1的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小球(不与H2SO4反应)悬浮于溶液中央(如图1所示)。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04mol·L-1的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在实验过程中烧杯里的现象是  。解析:由于存在反应:Ba…  相似文献   

5.
化学竞赛是一项高水平的智能竞赛。很多竞赛题由于命题者的精心设计 ,常常使参赛学生按常规思维无法入手。若能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 ,拓展思路 ,寻找新的解题途径 ,往往能出奇制胜。一、猜想论证有些竞赛题目的已知条件不够充分 ,或不确定的因素太多 ,不能直接计算或推出正确答案。此时要大胆地去猜想、推测可能的结果 ,再运用事实和理论知识加以论证 ,确定结果。例 1.次磷酸H3PO2 是一种强还原剂 ,将它加入CuSO4水溶液 ,加热到 40~ 5 0℃ ,析出一种红棕色的难溶物A。经鉴定 :反应后的溶液是磷酸和硫酸的混合物 ;X射线衍射证实A是…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2003年第3期<学生解题错误探究>一文读后受益匪浅,但其中二道例题解法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特提出与原文作者商榷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燕 《甘肃教育》2004,(9):46-47
化学习题教学,对于深化基础知识、培养解题技巧、形成智能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挖掘习题教学的潜能,发挥习题教学的功能.优化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在做化学习题时,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对一些隐含条件或某些不确定量的题目解答,容易出现错误结果或丢解,这时若能从题目中挖掘出隐藏着的“目标”,则能使隐蔽的问题暴露无遗,思维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卜振红 《河北教育》2005,(20):36-36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正确对待学生解题中的错误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正确对待学生解题中的错误,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错误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于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源头活水则来自于人类的不懈思考探索,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提炼出最本质的属性,揭示出事物的规律性。我们平常在指导学生学习与解题过程中也应如此。创新解题,可以是陈题新解,解出新意,给人有启发与借鉴。创新解题,需要做题人正确运用相关的科  相似文献   

15.
在生物学习中,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极好的方法。由于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等特点,很多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去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笔者在高三生物习题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实现“学会”向“会学”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训练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其应变能力,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对待当前大题量的考试和较多的练习资料,我采用了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办法,归纳整理了一系列专题,让学生练习,并选准例题、总结解题特征、解题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这样不但帮助学生巩固了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而且帮助学生学会把平时所学的知识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8.
19.
在初三化学授课过程中,对一些需要计算的选择和填空题时,总结了一些规律:一、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百分比浓度)的题型。(1)对于同种溶质的溶液,如果溶液的质量相等,混合后质量分数为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和的一半。例:将50克10%的硝酸钾溶液和50克对物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B.20%C.15%D.30%依据规律:(2)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蒸发掉水份等于原溶液的一半。例:将AN克10%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增大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50克水B.倒出一半溶液C…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解题时经常犯这样或那样一些错误,究其原因,除了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基本知识方面存在缺陷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健全的心理因素.下面列举导致学生解题失误的十种心理因素,并结合典型例题加以剖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