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所列算式虽然错了,但其结果却是正确的。究其原因,是数字或计算方法的巧合,从而使错误算式得到正确的结果。在列式解答中,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发现,因而能够及时纠正。但是在填空题中,由于不写出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所列算式虽然错了,但其结果却是正确的。究其原因,是数字或计算方法的巧合,从而使错误算式得到正确的结果。在列式解答中,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发现,因而能够及时纠正。但是在填空题中,由于不写出解题过程,教师只能凭最后答案判断正误,如遇到上述情况,就很容易忽略这种巧合掩盖下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所列算式虽然错了,但其结果却是正确的。究其原因,是数字或计算方法的巧合,从而使错误算式得到正确的结果。在列式解答中,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发现,因而能够及时纠正。但是在填空题中,由于不写出解题的过程,教师只能凭最后答案判断正误,如果遇到上述情况,就很容易忽略这种巧合掩盖下的错误,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真实情况,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3.加强练习,形成能力。口算加减法看起来简单,但由于数目较大,算得又对又快不是很容易。珠算加减法由于学生初学,手指的拨珠动作不规范,操作不熟练。因此,不论是口算加减法,还是珠算加减法,都必须加强练习,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口算加减法练习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使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以提高练习的效果。如视算:教师出示算式卡片(或小黑板),学生口算;听算:教师报算式,学生答得数;写算:把算式刻印在纸上,学生在算式后写得数。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录活动一:初步感受表内所有的除法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表内除法掌握得已经比较熟练了。因此,在课一开始我就直接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老师知道表内除法你们已经学过了。谁能任意说出一道表内除法算式?”生:56÷8=7。生:48÷6=8。生:81÷9=9。……任意说出一道表内除法算式对学生来说很容易,因此都争先恐后地说着。我趁机接着说“:这么多同学都想说,看来表内的除法算式可真不少。那你知道表内除法算式一共有多少道吗?”这个问题一出来,不少孩子都皱起了小眉头。接着,有的不自信地说:可能有60多道吧;还有的说:应该有70多道。答…  相似文献   

6.
评:在导入这个环节中,教师事先让三名学生准备了一段Birthday Party的表演。这段表演设计得很简单.学生们很容易表演。但更重要的是表演为新授知识埋下了很好的伏笔,真正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巧填算式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每个方框中只能填一个数字),使下面的两个算式成立。首先看第一个算式,要写出符合条件的除法算式关键是要知道除数是多少,知道除数后,就能很容易求出被除数了。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应该大于余数,第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只列式,不计算"这种形式的题目在小学数学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程度,是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一项。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容易混淆公式以及对数量关系的不理解等等。那如何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列对综合算式呢?本人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粗浅地谈一谈如何在解决问题中列对综合算式,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和文字题的教学,老师们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而式题的教学,一些教师往往不严格要求学生审题,不培养儿童仔细观察算式的习惯,致使计算经常发生错误。例如,一教师出示习题“8.8-8.8×0.32”后,全班学生都说这道题很容易,但不少学生把它算成“=0×0.32=0”;另一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学生的单元测试卷中发现,有部分学生用本文标题中的算式来解答其中的一道应用题: 买一台电脑需要4270元,一把电脑椅子120元,付给营业员4400元,应找回多少元? 在与同事“给不给分”、“给多少分”的探讨中,笔者尝试解读这个现象: 1.对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刚接触分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能列出综合算式难道不是一种个体创新吗? 2.从思维程序考察,算式先求“应付多少元?”,再求“找  相似文献   

11.
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1.提问过于简单。有些教师常常设计大量的、让学生很容易答出或者是一些容易让学生高兴、激动的问题。这种提问很可能沦为一种课堂“作秀”,尽管表面上很热闹,但往往会偏离提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电表的选择 在设计电路之前,仪器的选择非常关键.看似很简单,但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仍然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在电表的选择上,学生容易错在量程的选择或者错在该不该选择这个电表放在电路中.  相似文献   

13.
《达尔文和小松鼠》讲的是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小动物,表现了他热爱动物、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根据本课特点,可设计以下教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教师板书课题后,可以首先提问松鼠是怎样的小动物,并要他们说说在哪里看到的。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很容易答出,但并不是可问可不问。通过这个简单的小问题,一则学生有话可说,可以在课一开始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二则在学生头脑中重视松鼠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题教学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题的能力。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列综合算式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现将几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列举如下: 一、代替法。就是用算式代替分步列式中,不是题里直接给的已知数,这样从后向前逐步用算式去“代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题中,有一类很有趣的数字谜题型。数字谜就是要我们去填补算式中的运算符号或未知的数字。这类问题既像猜谜语那样扑朔迷离,耐人寻味,又要求我们认真地去进行观察和分析,仔细地推理和计算。下面的数字谜,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能猜得出来吗?谜面:在右面的算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1~9内的不同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如果算式中的看+中+国+足+球=30,那么,算式中的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什么数字时,这个算式才能成立?我们如何来思考这个问题呢?这里有两个要点必须把握好:一是要认真观察这个加法…  相似文献   

16.
有个初中学生问他的数学老师:“在同一个运算式中,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这位老师说:“这是国务院规定的。”笔者也碰到过一些小学数学老师问过这个问题。“先乘除后加减”是一条运算规定,这个规定是否合理,小学生存有疑虑,如何向他们通俗易懂地解释呢?在教四则混合运算时,可举这样一个例子:小张有15元,买了3本故事书,每本4元,还剩多少元?学生一般能够列出算式:15-4×3。怎么算呢?这个算式的结果学生都知道是3,因为他们知道手里还剩3元。由此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可以发现先算4×3=12,再算15-12=3。但如果先算15-4=11…  相似文献   

17.
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学生进行接下来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使学生可以提高技能。计算马虎或者是不认真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试题和算式的理解,进而影响学生的正答率。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师指导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积极计算,使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计算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学生做应用题时,按照自己的思路,列出算式。有时学生列出的算式是正确的,但他所叙述的算理却是错误的。例如: 一个人爬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2公里,到达山顶立即下山返回,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公里。问这个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53页例1 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2.提高学生分析和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把三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兴趣是学习最大的驱动力.有研究结果表明,在儿童时期学习语言的效果最佳,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很容易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陌生事物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要勇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