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逐步深化的过程中,理论各异、流派纷呈的改革大军,经过艰苦的跋涉和冷静的思考之后,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无论什么教育理论,不管哪种教学方法,其宗旨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究竟如何去实现这一共识,实为当务之急。·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从未敢觊觎什么教学流派,也不曾追随笃行哪种教学法,笔者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着重分析了课文课堂中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障碍,并就这些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方法:发散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学一思…行”是创造力形式的途径。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琳 《山东教育》2003,(14):49-49
时下,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赢得语文教师的青睐。各级各类公开课、观摩课、课堂教学比赛应用多媒体更是蔚然成风。以一支粉笔一本书包打天下的“老土”似乎已难登大雅之堂。的确,多媒体以它的大信息量和生动形象的表现力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在感叹高科技的同时,也为走在前面接受并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语文教师鼓掌叫好。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分不清主次,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越新颖越好,把精力完全倾注进制作课件中,过分依赖、迷信多媒体而忽视了语言阅读,这样做的结果,充其量为语文…  相似文献   

7.
在语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效果比较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学文言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加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大意义,并阐述了加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诵读。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的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要真正切实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就应该把素质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下面就如何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几点建议。一、教学任务要恰当这里的“恰当”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教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学生是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还是处于主动主体地位,这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教学的“少、慢、差、费”,多年来不断遭到批评却改进不大。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语课上得最多,结果却是“语学得最没底儿”,所以,语教学改革最为迫切。而课堂教学是语教学改革的前沿,课堂教学结构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以说,我们必须提高语课堂教学效率,争取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传授知识、促进智力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从古代的京师太学到乡村私塾以及现代中小学校的语文教学,从孔夫子到陶行知以及当代的特级教师,都非常重视朗读教学。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朗读教学不仅不能丢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  相似文献   

13.
14.
15.
阐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几点思考。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原则:主体性原则:愉悦性原则;和谐性原则。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方法:预习检查;目标认定;导读达标;基础训练;达标测评。  相似文献   

16.
中职教育不仅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注重加强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基于此,中职语文教育存在一定特殊性,教师在教授语文课程时,应协调理论文化素养与技能知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过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本文就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提升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具体途径和注意事项,以期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堂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人学习的大脑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职教育不仅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注重加强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基于此,中职语文教育存在一定特殊性,教师在教授语文课程时,应协调理论文化素养与技能知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过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本文就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提升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具体途径和注意事项,以期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课堂教学是使中小学生认识并热爱自己的母语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进行美育的有效途径。故语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课堂教学的美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