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教师学习理论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研究通过收集某市中小学教师的28570个样本,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法等,探讨校本教研制度对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投入与教研参与分别在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学校氛围虽可促进校本教研制度对教学实践能力的直接影响,但会弱化教研参与对教学实践能力的直接影响,进而调节工作投入与教研参与的链式中介作用及教研参与的中介作用。未来学校应强化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营造积极的学校氛围,驱动教师自主发展,以保障教师有效参与教研,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教研模仿是新时代教研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价值意蕴。受多种因素影响,教研模仿实践中常出现被迫模仿、失实模仿、表层模仿、机械的克隆型模仿和他主的工具型模仿等不同样态的误区,由此带来诸多弊端。为有效发挥中小学教师教研模仿的价值意蕴,推进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注重提升模仿的主体自觉,实现教研模仿的意愿转变;积极培育正确的模仿思维,充分释放教研模仿的“生产力”;理性择取适切的模仿对象,增强教研模仿的情感认同;主动推进与模仿对象的深层交往,激活愉悦的教研模仿体验;持续聚焦模仿的反思品质,着实提高教研模仿成效。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台山市以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建设为抓手,探索构建新时代县域教研体系,有效发挥教研工作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一是通过强化教研员队伍建设、建立教育集团教研指导机制、科学运营教师工作室,打造县域联动的教研共同体;二是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研训方式、结合技术应用,构建融合共进的大教研机制;三是通过推进常规教研、专题教研、预约教研、市外教研,探索县域教研的特色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活动往往存在教研时间投入少、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针对性有待提高以及教研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构建区域网络教研平台可以促进教师教研发展。建议加大投入建设网络平台,坚持教师为本、资源共享原则,统筹规划满足教研需求,建章立制保障网络教研有效开展,同时把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工作相结合,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水平。  相似文献   

5.
校本教研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乃至推动学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探索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内容、形式以及路径尤为必要。基于宁夏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境况,以"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为例,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研究表明,专业发展需求是开展教师培训的前提,通过"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与联通主义理论视角,构建了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研模型:模型融合课前、课内和课后日常教学业务情境,支持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结合群体人际数据与课堂教学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为教研提供社会和认知支持;基于协同进化和集体创生知识库,支持教师教学能力个性化提升。智慧教研模型遵循实践逻辑进行群体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支持从"专家授导式"向"课堂问题驱动下教师合作探究式"教研范式的转变,联通相关资源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多维支持,有助于建立平等协同的教研氛围和文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分类的方法,对新世纪国内以中小学教师教研素养为主题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发现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中小学教师教研素养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教师从事教研的必要性及其原因;提高教师教研素养的方法、模式;研究型教师具有的特点及能力构成;适合教师的教研方法等角度进行。本文也讨论了教学反思与教研之间的关系,发现教学反思与教研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网络教研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但近期一些网络社区教研活动却出现萎缩现象,绩效受到质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能否有效提升其专业教学能力的问题亟待回答。文章基于技术接受和采纳行为理论,从网络教研中教师采纳行为的视角出发,开展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行为意向、促成因素、使用行为等三个维度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构建了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教师利用研修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参与研修活动等使用行为,能够正向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尤其对教学实施能力的提升影响最大;促成因素与行为意向对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明确的直接或间接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9.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依托组本教研、学科教研和跨学科教研三级教研的开展,使日常教学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为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组本教研以帮助教师整体把握教材、解决教学问题为重点,通过假期教研、每周教研、随机教研等方式开展;学科教研以提升学科质量和教师研究能力为中心,重点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专题教研、带题授课等学科系列教研活动;跨学科教研以推动学科融合和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借助教研中的学科融通、技术融入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做教研?应该如何做教研?在长期深入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在对天津市中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察和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参与教研还存在着一些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观念;二是教师的动力;三是教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西部中小学由于地处贫困地区,其教育教学质量较低,教师素质普遍较差。教师们教研意识不强、能力水平较低。正因为缺少教研意识和行动,教师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根据现实,建立一种教研成果资源共享平台,将区域内中小学优秀教研成果公开展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提升西部中小学教师自身素质和教研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聚焦教研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对26名不同身份的教研主体进行深度访谈,借助Nvivo12对访谈材料进行三级编码.研究发现三大教研主体(初任教师、经验教师、教学领导者)的身份差异客观上决定了各自多元发展的需求,以行政化、专业化以及基于私人关系的情感化为主要特征的交往关系是制约教研主体间能否有效互动的关键因素,领导者风格成为影响教研管理制度与评价制度的导向性因素.当前校本教研面临着内需不明、关系不当、制度环境欠佳的实践困境,故要切实提升教研品质,需将教师需求分析纳入校本教研前置环节、倡导良好的交往关系、营造平等包容的对话氛围、完善校本教研的制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心理资本指可提升工作绩效与组织竞争优势的个体重要内在资源。具有一定的文化与群体差异性。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等理论,探索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结构内容及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通过文献分析、访谈与问卷调查等途径,编制了信效度较好的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1071名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构成包含有任务型心理资本(自我效能、进取心、希望、乐观和韧性)与人际情感型心理资本(热诚、幽默、爱与感恩、公平正直)两维度9因子,其中有些因子也是性格优点的表现。研究对教师心理资本及与工作投入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正相关,可通过补充能量,提高认同,激发动机,促进工作投入。(2)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工作投入各维度既有直接效应,也可通过奉献、活力的中介影响专注。(3)任务型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稍大些,但心理资本两维度的作用都不可缺。  相似文献   

14.
网络教师实践社区是转变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从网络教师实践社区的定位、活动模式、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研究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网络教研实践社区活动绩效,促进网络教研实践社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园本教研中倡导构建教师共同体文化,是幼儿园教研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升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当前园本教研中教师共同体文化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对C市504名幼儿园教师和教研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与实地考察,结果发现我国幼儿园在园本教研过程中已形成兼具共性与个性特征的教师共同体文化,且整体表现良好,不同等级幼儿园之间存在差异;教研主体构成多元化,幼儿园教师是第一主体,教研专家介入较少;教师共同体精神文化表现最明显,是影响教师共同体文化形成的必然因素;教研团队成员之间形成良性关系,教研争鸣具有积极效应,表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行为文化,是影响教师共同体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已建立多元化教研制度,教研权有所下放,"一言堂"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共同体制度文化在不同地区幼儿园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教师共同体物质文化有差异,但都普遍重视教研空间与时间条件的创设和支持。在园本教研中构建教师共同体文化,既要有正向的教研共同愿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鼓励积极的对话协商;又要下放并赋予教师教研权,实现多元化教研评价,吸引教研专家弹性介入。  相似文献   

16.
教研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对开展小学校本教研具有指导性作用.依据陶行知先生的教研思想,教学与研究可相互促进,在教研过程中要以提升教师能力为重点,致力于实现创新,并与社会生活的变革相适应.在开展教研时要立足本校实践,以实际措施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组织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以及正确把握教研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提升常态课视域下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和培训质量,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荔湾区的728名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和培训的现状、评价和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教研活动周期、课例节数、评课时间、培训次数都比较适中,教研形式主要为集体备课或教研观摩与研讨。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对教研非常支持,认可教研和培训的效果,并希望能够完善教研和培训的评价体系,开展围绕常态课的培训项目,建立资源平台。教研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而科研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教研和培训中的某些自变量能够较好地预测教师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小学存在"有花无果"的"盲教研"、"无花有果"的"伪教研"和"有花有果"的真教研三种景观,它们基本图解了业内教师的不同文化面貌,映射出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创新与守旧、葆真与媚俗等多种思想文化在基础教育界博弈消长的复杂局面。对此,广大教师应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存诚立信、拒假去伪,弘道领潮、攻坚破冰,分别作出积极回应;政府应优化公共资金消费政策,帮助文化出版等相关行业走出运营窘境;教育出版等部门应从严治教、依法律学,创建教育科研"反浮打假"预警整治机制。只有如此,中小学教师就可以从"盲教研"中点亮新绿,从"伪教研"中追回良知,在真教研中宏开新局,从而促推教育教学内涵发展、整体进步,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提升县域心理教研实效,基于“反刍”“赋能”组建中小学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实现县域心理教研的多中心扁平化运作。通过组建合作联盟,构建教研新格局;架构教研团队,提升教研新合力;构建保障机制,激活合作新模式,让心理教研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运用观察、访谈、文献等方法,对四川省某县6所乡镇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园本教研方式单一且存在一定偏差,选题与农村日常保教实际相分离,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提高园本教研的质量,应健全机制,灵活园本教研开展形式;找准问题,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加强培训,尤其要提升关键角色——教研主持人的主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