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理想、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天然亲和性,促使两者实现双向互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对于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具有深厚的时代意蕴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精神具有内在的普适价值,因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实质意义是有着互融、互通性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融合。论文通过相关论点的分析和探讨,使得社会公众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变化及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未来新文化的方向,必是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承、融通与应用。文章通过与学生、朋友、同事的一些文化对话,讨论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传承、融通和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同时也能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因此,在高校英语教育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同时注重与国际接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析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大学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高校必须要重视的问题。高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应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三大课堂",建立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路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新时代高校博物馆的重要文化使命,亦是反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引擎。文章以百色学院博物馆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与访谈法,对高校博物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进行调查,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打造“云展览”,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增强文化实践活动效能,组建文化传承志愿团队,拓展宣传途径等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激发高校博物馆传承活力,坚定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英语在高校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大学阶段重要的科目之一,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英语的作用。英语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其在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塑造方面能产生显著影响,英语和语文学科的差异导致学生在文化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偏差。教育改革的持续推动使教育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学科的融合和交叉需要持续渗透传统文化,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并激励学生主动利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解决高校英语教育长期存在的传统文化失语问题。围绕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和具体途径展开分析和研究,为英语教育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的崇高使命,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有重要意义。作为国民教育最高机构,高校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培养造就大量人才,其科学研究是实现传统文化“两创”的中坚力量,社会服务在传统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牢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充分认识独特优势所在,通过培养文化传人、推进科研创新、引领文化建设、开展对外交流等有力举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使其不断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着光辉悠久的历史和浩如烟海的传统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学校教育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当前,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对传统化要进行辨证的扬弃,通过合理的筛选,整理,归纳,转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融进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排除传统化中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和束缚,吸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合理成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全面深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践对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逐渐彰显。本文以青岛几所高职院校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为切入点,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和实践情况,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发展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缺位主要表现在缺乏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系统性的培育机制、多元化的输送方式三个方面.究其原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应搭建立体的文化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素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要义、基本原则与一般规律。理想社会目标的共同性、以民为本思想的一致性、思维认知方式的融通性、知行合一践行的同向性与天下己任意识的共鸣性,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而得到完美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简单的捏合、偶发的组合,而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基础上的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纵览我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很多闪光点。诸如: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为人正直、修身养性的自省精神;厚德载物、贵和持中的和谐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的推动力,当为民族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舞蹈的存在可为是历史悠久,舞蹈既是一门艺术也一种文化今生。舞者通过高超的表演技巧,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可以将丰富的文化与精神通过舞蹈传达给观众,通过内在思想与感情折射出来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高校舞蹈教学里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在培养学生对舞蹈技术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深入的探讨了舞蹈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将这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才能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肩负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具备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独特优势。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高校应起主导作用,但同时注意与地方政府保持合作。地方高校选择科学合理的传承模式与路径,不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以此文化育人,培养出更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年轻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政府文化传播及地方文化产业事业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对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承担重要的责任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实现传承和发展的途径.学校做好整体规划,加强与社会联动,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切实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地方高校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简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出高校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与措施: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构建线上线下"传统文化+新媒体"服务模式,举办传统文化专题知识讲座,建设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心,将中华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积极开展文学作品诵读,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高校文学诵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调查以及文学诵读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的阐释,提出了营造氛围、建立机制和形式多样诵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的运用价值。高校具有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高校需要通过优化教育顶层设计、营造生态教育氛围、打造核心教育理念、创造新型媒体格局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双赢思维”,树立文化自信,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