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择偶是婚姻建立的前提,其行为受婚恋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当今众多择偶理论之上,内隐择偶观理论又被提出,无异将对择偶理论予以丰富和充实,促使择偶理论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2.
唐宋时期,统治对家庭婚姻的认识,首先是人维护等级秩序的观念出发,强调礼的社会作用,以此来确定家庭婚姻对社会的关系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政府将婚姻作为维护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以立法的方式对婚姻实行一系列保护和限制政策,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3.
择偶观的进化论取向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择偶观是人格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进化心理学家从达尔性选择理论出发对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探讨,颇有代表性的主要有Buss等人提出的亲代投资理论、性策略模型、好基因模型和二元模型等等。其实.择偶观和择偶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含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六朝间史学走向兴盛是由东汉崩溃以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以及学术文化的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而形成的。主要有 :政治局势的分裂对峙刺激了史学的发展 ;门阀士族的巨大影响促使史学走向兴旺 ;学术环境的相对宽松为史学发展提供契机 ;南方经济的繁荣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最近,相亲热风靡中国,折射出的很多社会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本文将从社会性别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个社会现象,分析新女性的择偶观,并重点分析影响其形成的主要社会因素,进而提出一些关于如何建立新女性的社会性别观念以及科学择偶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宋代科举制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宋人的择偶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体表现为:门第观念淡薄,榜下捉婿;婚姻论财,士人不惜入赘娶富家女,甚至委曲求全迎娶孀妇,贫穷女子却孤独终老无人娶。榜下捉婿、结婚论财是一种进步,但是一味地追求权财,使宋人的择偶观渐趋畸形。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两汉的文化传统底色上,儒家孔孟人伦的底蕴和道家老庄自然的哲理进行了第一次对话,并在"内圣外王"层面达到了二者理论上的契合;同时,魏晋时期逐步成型并发展起来的士族门阀制度也为儒道的对话即玄学的产生提供了丰沃的政治土壤。通过儒道的对话与创造性整合,形成了风靡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学术思潮———玄学,并催生了"名教"、"自然"的经典命题。魏晋玄学的诞生,清晰地体现出了儒道交融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青年择偶观是青年对于择偶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对青年的择偶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代青年的择偶标准和择偶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由于个人生活压力、多元文化的冲击、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束缚等原因,存在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面临爱情与物质的冲突、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的约束等问题。青年择偶观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择偶观能够促进青年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的质量,进而促进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经验表明,男性在选择配偶时更注重女性的外表,而女性则更关注男性的社会地位。心理学家也发现被男性本能地知觉为更美或更有身体吸引力的女性有着更强的生育潜力,而女性知觉那些占有更多社会资源的男性更有吸引力,这似乎印证了前人提出的"功利主义"美学观。"功利主义"美学观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外表美的根源。美感来自直觉而非功利,功利主义不尽符合审美常识。从进化的角度看,几乎全部的人类行为都是基于生存的需要,是对环境的适应。对美的追逐点脱离不开其根本点——"性别特征",人类外表美感的根源不在于其"功用价值",而在于其"遗传价值",这个标准是先天的,不受文化、种族、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择偶观折射着一个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由于所处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影响,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他们更要求婚姻自主,性观念开放,视婚姻为就业捷径——急婚族,择偶存在玩玩的态度——闪婚等。而80后女大学生的择偶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女性群体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女性的婚姻家庭状况,同时80后女大学生的择偶观也从侧面反映了同时期婚姻模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颜氏家训》从家族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南朝士族阶层的衰败的内在原因进行了自觉地分析和思索。其独到之处在于强调文化优势对士族阶层的生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以文化维系和发展士族阶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兴盛时期,不但设立了官方的数学教育机构,而且还组织编辑整理了一批中国传统数学著作作为教材,对数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对后世及东亚国家也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80后”女性择偶观发生的变化与他们这一代自身的关系、受社会的影响程度,以及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哪些特征影响“80后”女性的择偶观,以揭示这个群体的择偶标准是否是理性的选择,力图找到正确的引导价值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南朝时期,皇权重新主导了官方文化事业建设,官方组织了参与程度深浅不等的各类史学撰述活动,在国史、起居注、典章制度、谱学等史学领域取得不俗成就。南朝官方史学发展,离不开门阀士族的广泛参与。门阀士族以浓厚的撰史意识和活跃的史学实践,完成了南朝史学官修与私撰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南朝官方史学乃至整个南朝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运喜 《天中学刊》2003,18(6):102-104
范缜在政治上门阀士族制度占据统治地位、思想上佛教神学一统天下的南朝,始终坚持反对腐朽的门阀士族削度,坚持反佛斗争,充分表现了一个无神论者的顽强斗争精神,是一个杰出的无神论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80后”女性择偶观发生的变化与他们这一代自身的关系、受社会的影响程度,以及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哪些特征影响“80后”女性的择偶观,以揭示这个群体的择偶标准是否是理性的选择,力图找到正确的引导价值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宋转型理论是近年中国古代史学与诗学研究中一个流行的学术话语。在唐宋文学研究领域,借鉴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唐宋史学观,并整合传统诗学理论,经王水照等诸多学者推阐发扬,深化了唐宋诗歌转型问题的研究,开拓了唐宋文学研究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上流社会普遍追求风流,但存着很大的盲目性,表现在对外貌、举止、服饰的极端讲究,盲目模仿名人,视善于空淡为风流,视恶习劣行为风流。 这时期的风流误区主要源于门阀士族的寄生性、腐朽性。  相似文献   

19.
“门当户对”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传统社会中它是人们择偶的标准。文章对比了传统社会和当代社会“门当户对”的异同,指出当代社会的“门当户对”表现的两个层面,然后强调人们在择偶时应该讲求文化上的“门当户对”,对此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并指出择偶中讲求“门当户对”的现实意义,不应把其简单理解为封建落后而加以排斥。  相似文献   

20.
两晋门阀士族的畸形消费触目惊人,衣、食、住、行、玩乐无不奢侈淫靡,甚至以糟蹋财物为荣,追究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对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