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不同于传统视频,弹幕评论呈现出即时的反馈性、草根化、碎片化、娱乐化等特点;弹幕视频去中心化的"N次传播"模式解构了传统视频中心化的"一对多"传播模式,传统视频文本所承载的意识形态神话和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颠覆和解构,借助弹幕技术还产生了新型社交格局和"弹幕文化";其所呈现的"多音齐鸣"的狂欢化特质亦是边缘反抗中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3,(20):46-49
本文从实证研究结论出发,指出网络传播依然存在中心;从技术历史的角度探究了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并分析了导致这种特征变异的因素;进一步论证了网络传播存在中心。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技术渊源在于其体系结构;因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影响,互联网在现实中表现为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共存,即信息表达的去中心化与网络传播的中心化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3.
文章引入"差序格局"和"自我中心网络"这两个概念,对微信朋友圈与微博分别呈现出的"和谐"与"撕裂"使用生态进行考察.首先,通过理论论证差序格局适用于社会关系分析.其次,分析差序格局与自我中心网络理论的异同,以及这两种不同理论在分析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关系特征方面的适用情况.最后,分析这两种理论在解释以上两种应用形式的内容特征的适用性,并运用这两种理论对两个平台所表现出的和谐与撕裂使用生态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4.
微博客: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快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扬 《今传媒》2010,(1):34-35
互联网自从诞生伊始,便以其独有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带给生活或是信息贫瘠,或是信息霸权社会中的人们以惊喜。它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中心化"结构,改变了"中心向外辐射"的信息流动模式,建构起"去中心"的扁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7,(9):44-48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加剧了社会分化与分层,拉大了城乡文化差异,使其具有不同表征。城乡受众不均衡导致乡村文化的式弱,而社会制度的变迁又作用于乡村文化的变迁。差序格局是我国乡土社会基本结构特征,二元结构下,乡村文化存在差序传播,需要从政府维度、媒介维度、受众维度入手,整合与重构乡村文化变迁的差序格局或许可以弥合差距,重构乡村文化的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6.
智能传播时代的到来,为农村地区的科学信息反哺路径提供了技术和环境支撑。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子辈会通过“授渔”的“传授式”反哺和“授鱼”的“代理式”反哺,向父辈传播科学信息或技能,帮助农村中老年人规避数字风险,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媒介的去中心化和风险发展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前喻文化”的瓦解,“后喻文化”逐渐崛起。在此过程中,数字反哺的知识差序渐渐被关系差序取代,子辈获取和掌握科学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中老年人选择求助对象的核心依据。  相似文献   

7.
郭淼  王立昊 《青年记者》2021,(12):28-30
微信朋友圈在对多层级关系网络的激活中,传播路径的隐藏与圈层识别受限打破了人们现实交往的规律,过度链接引发了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用户为管理云个体形象,借助于社交时间轴与分组标签进行观众隔离,但分场操作的繁琐与高成本形象维护抑制了用户的信息分享意愿。微信朋友圈的用户社交经历了从分场到离场的演变,在多元产品功能补偿下产生新的社交习惯,对差序格局中的圈层关系与社交需求满足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儒家思想最为合适的注脚之一,"差序格局"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通过对个体相互间的角色定位来型塑社会结构与人际传播的基本秩序和原则,对中国乡土社会人际传播的范围、理念、规范及效果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勾连起儒家"大传统"与日常"小传统"。作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总是深深地"嵌入"差序格局当中。  相似文献   

9.
微信朋友圈既具备了中国社会传统圈子文化以血缘和差序格局为主的社会关系特质,同时又将新兴的网络虚拟关系引入其中,形成了特有的“圈子”文化.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潜舆论,其在微信中的传播呈现出易盲从、效果强、广度小、开放性差的新特征.谣言在微信中的传播可以归纳为圈内传播、圈子间传播和线上、线下交叉传播三种传播模式,其表现出来的传播新特性亟须得到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0.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意指“用户内容生产”)时代下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让海量信息泥沙俱下,信息把关缺位滋生不少网络谣言。网络谣言具有主体去中心化、内容碎片化、传播速度裂变式与危害广泛性的传播特征;传播主体的复杂动机、涉性与猎奇的敏感话题、受众偏爱的视频表达方式和部分非理性公众是导致网络谣言在信息空间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网络谣言乱象,多方主体应协力共治,让网络谣言无处遁逃,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新载体催生了一种去中心式、多元化的舆论环境,与以往集权式、控制型的传统媒介话语体系背道而驰.网络拟态环境下新媒体传播范式与公众对媒介强依赖性形成的间接认知之间的失衡,导致舆论信息传播偏差甚至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爆发.本文通过解读互联网赋能媒体行业变革背景下网络舆论的新特征,从媒介生态各因素与外部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9,(8):21-26
在社交媒体这一新兴话语表达空间中,公益传播力量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重新集结和组合,新浪微博成为公益传播的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官方认证的公益机构的信息传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以新浪微博平台上的认证公益机构为研究对象,以公益机构间的关注关系构建社会网络,通过对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指标进行测量,探索公益机构信息传播的网络结构和特征。研究发现:公益机构在线社会网络存在多中心的差序格局,公益机构传播存在明显的极化现象和马太效应,公益机构信息传播呈现圈子式的网络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视频网站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的角度,分析了视频网站较之传统媒体的先进性。视频网站改变了受众观看电视节目的习惯;对媒介内容的多元化分享和去中心化;新闻传播结构的变化导致草根新闻的盛行.这种种冲击将使传统媒体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迫使传统媒体进行更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差序格局"揭示了传统乡村传播的关系框架以及其运作的基本逻辑。但处在社会转型中的湘中农村,在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共同构成的乡村传播新结构中,大众传播名存而实不至,农民所获仅是影像虚拟;人际传播仍然是建构社会关系、传播本土文化的基本方式,但从对当地农民主要的社会活动中调查发现,新形势下的人际交流内容更消极,且在原"差序格局"中掺杂越来越多的工具性动机,由此充分暴露出中西部农村的文化沙漠现象。  相似文献   

15.
流行语的"去中心化"反映了媒介技术创新下社会变迁的"去中心化"趋势。在互联网语境中,流行语的生成经历了一个公众对普通词语再生产的过程,其往往体现了对权力的"去中心化"。或者说,一个词语即使再平白无奇,一旦被公众赋予"去中心化"的意义,就具有广被传播,成为流行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7.31亿,占总人口近半。网民数量的增加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许多学者认为信息传播方式转变为去中心化传播,本文认为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去中心化传播的过程而是由"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便是网络意见领袖。本文以网络时代在线意见领袖的概念及传播特征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目前网络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从而总结出信息时代网络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如何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将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引入到中国的健康/安全传播中,研究了它的作用及边界条件.依据差序格局,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系列的圈子当中,每一个圈层都意味着不同的"他人".最近的圈层/他人通常是家庭成员,与个体有着最强的连接.最远的圈层/他人则是陌生的社会成员,与个体的连接最弱.本文先引入戒烟和反酒驾两种情境,结果发现:戒烟广告中"破坏与近圈层/他人的连接"诉求主题,比"破坏与远圈层/他人的连接"主题,更具说服力;反酒驾广告中不同差序的诉求效果却没有显著差异.酒驾瞬间致死,吸烟却是慢性死亡.后果严重性感知是差序格局起作用的一个边界条件.在反酒驾情境中,凸显出差序格局,远近圈层的诉求主题又会呈现出不同的说服力.关系显著性感知是差序格局起作用的另一个边界条件.本研究发现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安全传播或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从实践、技术层面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变化。以百度图腾、Nwzer、DECENT等为个案研究区块链对传媒业格局、新闻平台与内容分发平台的影响,认为分布式账本技术使中心不再具备对链上传播信息的支配权和控制权;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的价值在于使链上信息相当安全;形成共识机制的技术有利于各节点抵制不妥做法;智能合约技术的作用体现在传媒经营中与合作伙伴建立诚信关系。区块链使传媒业原有中心趋于解构,实现对信源的认证,利于舆情精准研判,助力作品版权保护等。其"去中心化"、链上数据和信息不易改动等机制特征有利有弊,故须弘扬其长、力避其短。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时代,纸媒和广电媒体拥有着绝对的话语主导权,彼时的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被集中掌握在大众媒介手中,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居于中心地位,信息传播自上而下,受众接收信息十分被动.这种通过有限制作向众多消费者传播的方式是中心化的传播方式.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少数人对传媒资源绝对垄断的局势.网友均有机会成为信息源,网友之间互相传播并能够及时收到受众的信息反馈,形成关系双向对等的体系,因控制中心的缺位,此类系统的管理和中枢都是去中心化的存在.2015年,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自媒体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并在国家相关规定的规范下,逐渐走向成熟.而自媒体的繁荣发展无疑对于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社会化媒体的创新,促进了社会化媒体的多样化发展。从简单的即时通信工具到成为集视频、朋友圈、游戏、公众号平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微信,日益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建立,使用户从以往的"被迫"接受信息到"被推送"自主选择信息;从过去的消息阅读者"变身"为消息的发布者。平台不仅仅是一个"消息流通"的场所,而且是一个"阅我所爱"、可找到同趣向阅友的互动网络平台。这种转变是立足于新媒体信息传播基础之上的技术与思维创新,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新型社会化媒体成功的深层原因,对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