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大学生体育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分别采用改编的<运动情境动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进行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的测量,被试为西北民族大学196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参加运动的动机得分最高的是认同调节,其次依次为外在调节、内部动机、无动机.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与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频率和运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外在调节和无动机则与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频率和运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能够积极预测锻炼行为的各个方面,外在调节对锻炼强度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无动机对锻炼强度和锻炼频率都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易铭裕  肖新桥  韩振勇 《精武》2012,(13):50-51
为促进大学生经常性地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树立健康观念,培养科学、健康的锻炼行为。本文对自我决定理论进行简要概述和分析,介绍该理论目前的研究进展。自我决定理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认知理论,它把人类动机看成是一个外部调节到内部动机的移动连续体,按照自主程度将动机进行分类,并从人的基本心理需要的视角探讨了外部动机可内化的条件。最后,提出了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目前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是建立大学生逃避运动行为的动机模型,并通过调查分析来验证该模型。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管理和行为影响学生的能力感和自主感,而这种低自主支持的社会因子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我决定动机,从而导致学生低意图参与体育运动,形成逃避运动行为。研究结果支持该模型的成立。  相似文献   

4.
郭强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1):98-102
基于计划行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假设,观察信息型和行为型干预方式对大学生锻炼价值观、锻炼态度、锻炼行为控制感、锻炼动机等4项心理因素产生的影响效应.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锻炼行为心理影响因素测试量表》,选取普通高校二年级有不良锻炼行为特征的学生100名组成研究样本,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多因素设计,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设计干预实践.在为期9周的干预实践前后分别对4项心理因素进行了测量,获取相关数据,对其进行相关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①具有不良锻炼行为特征的大学生在锻炼坚持行为意向和锻炼坚持行为之间基本一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研究所采用的信息型和行为型干预手段有效提高了具有不良锻炼行为特征大学生的4项心理因素水平;③由于被试数量较少及研究内容所限,研究没有对4项心理因素对锻炼坚持行为和坚持意向进行回归分析.因此,4项心理因素水平的提高是否会必然引起锻炼参与性和坚持性的提高是下步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8,(2):156-160
基于Ryan和Deci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对动机类型更精细的分类,选取613名不同运动专项的学生运动员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中国文化下运动员的运动动机结构,编制了《运动动机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表明,运动动机包括自主动机、投射调节、外部调节和无动机4个维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范围为0.78~0.85,表明具有良好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效标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运动自主指数可作为运动动机的综合指标,该量表能够为运动动机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自我决定理论在西方锻炼心理学中的研究现状的综述,以期展示西方锻炼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自我决定理论的分支理论因果定向理论和有机整合理论很好地构建了身体锻炼动机的概念以及外部动机进行内化的行为调节过程。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自我决定理论在西方锻炼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如何通过社会支持来激发锻炼者的自主性动机,以及对锻炼者进行动机激发和锻炼行为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国内自我决定动机与体育学习效果的研究视角,系统综述了2000-2018年期间国外有关自我决定动机理论与体育学习效果的研究文献,探讨了自我决定动机对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情感态度和认知学习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主性动机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体育学习愉悦感、参与度、努力度和未来继续参与身体活动的意愿等方面的影响得到了肯定;2)自主性动机与运动技能和认知学习之间关系仍不明朗,有待更多的研究进行证明和挖掘;3)控制性动机和无动机对各维度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仍未达成共识,有待后续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建议未来相关研究应加强自主性动机与运动技能和认知学习效果的关联研究,进一步关注控制性动机和无动机对各维度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增加纵向研究和序列研究的比例,探讨自我决定动机对不同性别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解读自我决定理论的内外动机和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关系需求的基础上,就当前以自我决定理论为视角对体育动机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讨论了自我决定理论对体育课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自我效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永锋 《体育世界》2008,(12):93-94
自我效能是影响个体锻炼行为的重要认知变量。研究对大学二年级篮球专项班学生,采用提高自我效能的方法,在实验组的常规教学中对被试进行认知训练,实验时间为10周。结果表明:认知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实验组被试在篮球课上的自我效能;被试篮球课上自我效能的增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篮球成绩,并对他们的锻炼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被试参与身体锻炼的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增长;外在激励的方法对女生自我效能的提高效果优于内在激励方法,而内在激励方法则能较好地提高男生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0.
王进 《体育科学》2007,27(8):96-96,F0003
近年来,在国际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损伤的严重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我国也不例外,例如,今年连续发生的体操运动员王燕和排球运动员汤淼受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目标定向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在理论上的相近之处,从情景和个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创造的动机气氛,进行8周的实验,来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气氛下,学生的目标定向和动机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中创造任务掌握气氛有利于学生任务定向的形成,以及体育学习内部动机的提高和缺乏动机的降低,而体育教学中自我表现气氛会降低学生体育学习的内部动机;自主需要、归属需要和能力需要是影响体育学习动机水平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致力于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资源,有效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在此目标指引下,体育类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类高校体育运动类专业的本科骨干课程。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天生就有追求身心成长和能力发展的倾向,但需要环境提供持续的营养和支持。基于此,运动心理学课程思政从自我决定理论出发,立足于对学生个体特征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分析,紧紧围绕如何满足其自主性、能力感和归属感来设计并实践激发和内化学生协同吸收专业知识和思政资源的动机环境,在具体教改中实现了5个方面的经验:以生为本,精心引入与专业深度融合的思政资源来激发动机的教学内容上的“精”;“师”是基础,着力构建专业教师团队确保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上的“专”;问号课堂,“问”出融会贯通专业知识和思政资源的教学过程上的“问”;活学活用,构建问题情境促进思政资源内化的教学设计上的“活”;知行合一,做中学,磨砺意志深度夯实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上的“实”。另外,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还需注意完善教师全员育人的教学理念、着重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打造多部门协同合作的“育人共同体”,以构建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大学生运动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 150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8.68±0.895岁)作为被试,采用运动动机量表、实施意向量表、自我认同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其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利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SPSS 2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锻炼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351,p<0.01),运动动机对锻炼行为的直接路径有显著影响(β=0.167,t=12.525,p<0.01)。2)运动动机对实施意向(β=0.217,t=10.003,p<0.01)和自我认同感(β=0.164,t=15.356,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实施意向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43,t=13.115,p<0.01),自我认同感可以正向预测锻炼行为(β=0.284,t=7.831,p<0.01)。3)实施意向和自我认同感在运动动机和锻炼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包括...  相似文献   

14.
探讨资深教练对一个旨在推动和促进新篮球教练员培训质量的结构化指导课程的评价为目的。12 名资深教练(其中 1 名女性教练)受邀参与了本研究,采用自我决定理论设计培养教练员的训练课程项目,采用关注性小组访谈作为资料收集法,让资深教练针对应用自我决定理论的训练课程提出意见。结果显示,此训练课程提供学员一个独特而积极的学习经验。教练员认为,可以通过这个课程获得教练知识并促进技能。本研究结果为今后推广有效的教练培训框架,以及结构化的辅导计划,提高新教练员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培训质量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研究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天津9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体育行为、运动自我概念和运动自我效能总体均高于女生;四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低于其它年级;女生的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通过交互作用影响体育锻炼行为,而男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主要受运动自我效能影响;性别、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是预测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体育师友》2017,(6):39-41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创设的自主支持环境能满足自主、能力和归属三种心理需要,从而促进自主动机的形成。因此,文章以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结果为基础,探索在体育教育中如何创设自主支持的教学环境。分析自主支持环境的理论基础,介绍Reeve及其同事提出5种自主性支持教学行为:培养内在动机资源;提供解释理由;采用信息、非控制性的语言;承认和接受负性情感;表现出耐心,并举例说明其在体育教育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影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路径机制。结合本土化研究取向,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4名现役少体校排球运动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利用AMOS19.0对SEM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自主性动机均可显著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P<0.001);(2)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具体由3条路径产生的间接效应组成,即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运动员心理疲劳(β=-0.26,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4,P<0.001)、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运动员心理疲劳(β=-0.09,P<0.001);(3)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的链式中介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通过SEM拟合度验证,有效支持自我决定理论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解释中国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教练员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和自...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学习投入理论探讨自我效能感、主动反刍和自主性动机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基于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习投入量表、主动反刍分量表和自主性动机分量表,以2 754名本科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运用Mplus 8.3进行数据回归分析。结果:(1)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β=0.405,t=13.639,P<0.01);主动反刍正向预测了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β=0.519,t=21.395,P<0.01)。(2)主动反刍在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体育学习投入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β=0.210, 95■CI[0.178,0.244],P<0.01)。(3)自主性动机正向调节了自我效能感对主动反刍的作用效应(β=0.297,SE=0.049,t=5.994,P<0.01),同时正向调节了主动反刍对体育学习投入的作用效应(β=0.241,SE=0.712,t=3.386,P<0.01)。结论:自我效能感、主动反刍和自主性动机是大学体育学习投入的重要预测因素;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学习...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对51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和模型构建,目的在于了解锻炼动机的内化和行为促进的机制,同时寻找一个有效的干预手段,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使外部动机逐步内化为内部动机,研究获得一个能够预测和解释大学生锻炼自主动机、锻炼意向和行为的简洁模型;(2)锻炼动机的内化和行为促进过程中,3种基本心理需要具有不同的中介作用,自主需要的中介强度最大,属于完全中介。(3)社会支持对大学生锻炼自主性动机、锻炼意向与锻炼行为影响显著,是内化动机和促进锻炼行为的有效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效能理论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我效能近似于认知、动机及情感的功能,是人类行为操作中的一种强大力量。体育运动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形成和提高,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对体育运动成绩又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