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彤  杨勇 《时代教育》2015,(4):72-73
康德在《历史批判文集》中认为启蒙是人类摆脱幼年状态,走向成熟的标志。两百年之后,福柯在康德思考过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了这一问题,他站在现代性的视野中面向未来思考这一问题,拒绝对启蒙的敲诈,认为启蒙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影响了近两个世纪的现代哲学的气质——批判,这样福柯就将康德遗留的问题重新进行了改写,使得启蒙这个主题重新发挥它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福柯认为康德启蒙观的实质在于重新界定理性的自主运用和服从的关系。成熟状态是在合法界限内人们自主地运用理性,超出这一界限则绝对服从,而不成熟状态是两者都服从。福柯认为康德的批判哲学是其启蒙观的前提:启蒙的关键在于知道理性使用的界限,而批判哲学的核心恰恰在于对理性及其使用进行划界。理性使用的合法与否,取决于理性使用时主体的身份(即是普遍主体还是个人主体)。这不仅适用于启蒙观中理性的公开运用与理性的私下运用,而且适用于批判哲学中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使用。个人主体和普遍主体的区分是联系康德启蒙观与其批判哲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康德启蒙观念的研究中,学界并未给予批判哲学中所做出的理性与知性的区分以充分的重视,这导致将二者等而视之。但实际上,作为批判哲学的现实应用,康德启蒙观念必须以批判哲学为基础,因而在康德的启蒙观念中,关于理性与知性的划界思想依然存在,这一点应用到了理性的公开运用与私下运用的区分当中。但这一界限并未能够阻止启蒙理性反过来限制主体这一悖论的发生,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即是以此来批判康德式的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通过从康德到福柯对启蒙的连续性解读,展现启蒙的现代性维度--一种批判的态度,“五四”文化启蒙正是西方文化启蒙与中国启蒙传统相融合的产物,表征着“五四”精神。但现代中国的启蒙由于救亡 图存的现实社会需要又表现出自身的缺憾。而启蒙的现代性不仅为我们理性地认识“五四”,更为我国超越“五四”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康德对启蒙的开创性阐述是对启蒙运动的概括和总结。启蒙意味着理性的成熟,理性成熟的标志是理性的自由运用和理性界限的确立,启蒙的工具是批判。朝向无限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是康德哲学对人之本质的论证达到的最高顶点。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整个批判哲学之上的.其教育思想,尤其是道德教育内部存在的冲突,是批判哲学体系本身的内在冲突的反映,更是启蒙理性内部两种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冲突的反映.这种冲突最终表现为理性的自律与他律之间的矛盾.康德的教育理念,既要求道德教育能够体现出启蒙的自律性原则,又不得不承认其具体的实施始终无法回避他律性问题,即教育作为单纯的启蒙技艺的问题.最终,康德在道德教育如何可能的问题上不得不诉诸历史理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川 《辽宁教育》2003,(9):34-34
“启蒙”是个有着多种含义的词,狭义的启蒙通常是指从17世纪洛克开始,在18世纪康德、黑格尔达到顶峰的“启蒙运动”。而近代启蒙运动的核心则是弘扬理性、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与蒙昧,强调“人”的崇高地位。在这一时期,一批知识界精英表现出对理性力量的最大信任,力图对欧洲的制度和信仰作出理性的分析。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称启蒙运动为“让光明照亮人类思想的黑暗角落”,驱除无知和迷信的运动。在这里,康德道出了启蒙运动的一个核心方面,即强调个人应该独立地进行理性思维,而不依附于任何学派、教会和学院权威。启蒙哲学家们表达…  相似文献   

8.
从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一书中的政治哲学视角,分析《纯粹理性批判》中"历史观念"的思想倾向,进而阐述康德对哲学现代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其对哲学现代性的推进,加深了现代性的危机。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阐明康德提出的"物自体"概念,对于其"历史观念"所起的作用,正是与《纯粹理性批判》中"时间"概念的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解释,才保证了康德"历史观念"的自身融贯。  相似文献   

9.
伊曼努尔·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 72 4—1 80 4年)是德国启蒙思想家的最后一个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在康德的全部著作中,最重要的三部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阐述的是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判断力批判》是美学著作。康德通过这三部大作建立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他自称是完成了一次“哥白尼式革命”。如果要用一个命题来表述这场哲学革命的主要内容的话,似乎可以首选“人为自然立法”这一命题。康德在《纯粹理性…  相似文献   

10.
自由概念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居于“拱顶石”的地位,尤其是其实践哲学的起因和基础。并且,康德对于自由概念的阐释非常独特,既独立于康德哲学的体系之上,又内摄了作为“人的哲学”的康德哲学的核心。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和《实践理性批判》中集中地论述了实践哲学的自由概念,尤以后者更为纯熟圆满,故在此拟以《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为主要蓝本,试探悉康德式自由概念的发生、演绎、范围及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述康德“理性”哲学中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考察康德在其哲学中对科学与宗教的界定来指出它们的联系。理性的批判是科学与宗教得以产生的基础,科学是对理性的合理批判,宗教是对理性的合理批判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阿多诺否定辩证法建构的重要一维是对康德先验理性中非同一性的强调。康德意识到现代理性主体主义使人陷入非理性和不自由的危机,并力图通过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和严格的理性划界来拯救人的自由和尊严。阿多诺重新强调康德批判哲学中先验理性蕴含的非同一性要素,批判启蒙理性在现代社会倒退为权力支配的同一性,并结合社会批判和心理学分析否定了道德普遍主义的观念性。通过对康德先验理性哲学体系的批判性重构,阿多诺重新确立了非同一性对于经验主体和个性自由的前提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阿伦特通过研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提出了理解康德“人是什么”一问的三种思路,即永久进步的人类总体,具有道德尊严的理性存在者(单数的人),以及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之中以相互交往为目的的人(复数的人)。这三种思路也可用于研究《康德论教育》。按照这一线索,《康德论教育》既是关于人类发展其自身的全部自然禀赋的教育设想.也通向成年人的自我教育或自我启蒙,最后又落脚到旨在将成长着的一代培养为“自由行动者”的集体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康德哲学作为理性主义哲学和意志主义哲学的共同源头,对黑格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黑格尔也对康德哲学进行了理性的批判,这主要体现在黑格尔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批判上,被称为"批判的批判".  相似文献   

15.
哈曼是第一个对启蒙运动提出系统批判和深刻质疑的思想家,享有"德国文学全盛时期开山之父"的美誉。随着康德在德国哲学界的影响日益深远,人们对他批评康德的那些深刻理论日渐遗忘。但哈曼那些基于语言、经验和传统文化的批评,尤其是对康德理性概念的批评,迄今为止,仍当在最精辟的批评理论之列。尽管哈曼早期接受的是启蒙主义教育,但自其皈依基督教之后,便成为抨击启蒙理性的重量级批评家。他以启蒙运动的哲学工具来坚守看似非理性主义的宗教立场,在这一点上,哈曼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哈曼的"美学"和"语言学"著作中,有关语言、图像与服饰、抽象与具名、词语与传统、启示与美学、言说与翻译等问题的论述,是他那个时代对语言和美学最深刻的思考之一。尤其是他所创立的以启蒙话语和启蒙思维作为批判工具的主导模式,当在德国哲学最迷人的华彩篇章之列。  相似文献   

16.
哈曼是第一个对启蒙运动提出系统批判和深刻质疑的思想家,享有"德国文学全盛时期开山之父"的美誉。随着康德在德国哲学界的影响日益深远,人们对他批评康德的那些深刻理论日渐遗忘。但哈曼那些基于语言、经验和传统文化的批评,尤其是对康德理性概念的批评,迄今为止,仍当在最精辟的批评理论之列。尽管哈曼早期接受的是启蒙主义教育,但自其皈依基督教之后,便成为抨击启蒙理性的重量级批评家。他以启蒙运动的哲学工具来坚守看似非理性主义的宗教立场,在这一点上,哈曼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哈曼的"美学"和"语言学"著作中,有关语言、图像与服饰、抽象与具名、词语与传统、启示与美学、言说与翻译等问题的论述,是他那个时代对语言和美学最深刻的思考之一。尤其是他所创立的以启蒙话语和启蒙思维作为批判工具的主导模式,当在德国哲学最迷人的华彩篇章之列。  相似文献   

17.
论康德的道德自由与德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与自由是康德伦理学的重要概念,如若把康德的“理性”概念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那么他的“自由”概念同样也可分为理性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理论理性和理性的自由是属于思辨哲学研究的范畴,实践理性和道德的自由是属于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在康德看来,道德自由是人的道德活动之原因,德性是人的道德活动之结果。因此,在康德伦理学中道德自由与德性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不仅如此,这种道德自由与德性之内在的逻辑联系恰恰体现着康德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8.
把葛兰西思想与福柯思想进行对照研究可以充分显示后现代思潮对传统思想的冲击与挑战.在政治上,葛兰西坚信团结的力量,把政党看作是"现代君主".他倡导有组织的政治行动,对构建积极的革命策略充满热情;而福柯则沉湎于各种越轨行为与性的体验,他拒绝政党政治,认为一切以革命的名义发动的政治行动都有陷入法西斯主义的倾向,他拒绝赋予这些政治行动以道德和伦理的正当性.在历史观上,葛兰西坚持黑格尔式的历史目的论,而福柯则以尼采主义者的姿态用系谱学反对历史主义的宏大叙事,强调历史的偶然性与外在性.在哲学上,葛兰西坚持意识自主的主体性哲学,福柯则对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持激烈的批评态度.福柯以激进的锋芒批评了传统理论的缺陷与不足,但这不能说明他已经超越了康德以来启蒙主义关于人之自由的哲学规定.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抛弃启蒙理想,而在于改造理性和主体的概念,从而引导更为积极的政治与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从20世纪50年代起涤荡了欧美的思想文化界,包括美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多领域。作为对现代性的一个反思,所有领域的后现代话语都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批判启蒙理性,反对现代性话语中的理性主义、主体主义、历史哲学等,以反思启蒙的姿态出现。而在现代主义哲学内部也开始积极反思现代性。他们对待启蒙的态度各不相同,其中以哈贝马斯和利奥塔之间的争论最具代表性。文章意在通过考察二者之间的争论焦点来表明对待后现代主义应持有的一种哲学批判的态度,因此仍然需要启蒙理性所给予的反思批判精神以对现代性的利弊做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廖炳晔 《湖南教育》2014,(10):44-45
教育真的是万能的吗? "教育万能"论由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爱尔维修认为,对于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否认先天观念,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和认识,都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种观点被德国哲学家康德接受。康德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