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初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传播、《矛盾论》《实践论》的重新发表及人民群众学习“两论”、马克思主义若干理论问题的讨论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媒介作用,推动了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和大众化传播.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月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现玉 《东南传播》2016,(10):47-49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这一报刊对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重要作用。笔者详细梳理了六期《共产党》月刊的200余篇文章,研究这一近代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状况如何,具体传播了哪些内容,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对建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希望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刊物,掌握刊物的任务和性质,加深《共产党》月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张海丽 《出版广角》2013,(23):74-75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报刊一直肩负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任。毛泽东所著的《矛盾论》和《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报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积极倡导人民群众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报刊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面传播和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4.
王晓晶 《青年记者》2020,(11):107-108
五四时期学生联合会、社团创办的《少年中国》《新潮》《南开日刊》等报刊将思想宣传同群众运动、政治斗争相结合,成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学生报刊的发刊词,则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报刊的时代背景、宗旨和传播取向,以此看待五四运动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可以发现其何以传播及如何传播的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社会深入人心,一方面是由于其理论的先进性、指导性、正确性;另一方面是大众传媒巨大的渗透性、传播的广泛性。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利用报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通过共产党和先进知识分子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迅速在中国扎根并使之本土化,和列宁主义一起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报刊媒介是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建制中的重要内容.不少马克思主义史家身兼学者、报人双重身份,参与了报刊的创办、编辑及投稿等活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因内在的学术价值,为近代报刊接纳并加以专栏或专辑刊载,但终因刊物的政治性影响了其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不过从近代中国史学的整体发展来看,随着报刊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权势逐渐从学界的边缘走向了中心.  相似文献   

7.
《新疆新闻出版》2011,(5):17-1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长期以来,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作为党报党刊等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以外的报刊出版单位,在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8.
天津进步学生受"五四"精神的影响,不仅兴办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而且通过开办报刊、创办工人夜校和创建马克思主义图书馆等形式来传播社会主义,为早期社会主义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经验对于新时期高校中马克思主义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开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事业,为中国新闻报刊的编辑出版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言论、出版自由。他将新闻与历史对比起来进行研究,形成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对新时期我国的编辑出版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文婷 《大观周刊》2013,(12):92-92,95
五四运动时期础版的为数众多的:报刊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民主主义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重要资料。本文对这一时期的报刊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几个典型报刊为代表,具体分析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汤璇  赵云泽 《新闻界》2012,(10):69-70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每周评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的关键性报刊之一。该报先后由陈独秀、胡适主编,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具有很大影响的政论性周报。1918年一战结束,国内民众对国内外时局日益关注,尤其是涉及中国切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问题辨析(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并取得很多进展.但在所谓"早期传播"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却长期存在一个问题:有些文章把外国资产阶级学者歪曲或批判马克思学说的言论,当作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言论;把这些言论在中国报刊上的发表,当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种现象在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下  相似文献   

13.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说: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最初是怎样传到中国的呢?实际是进步知识分子利用报刊这个媒体,从日本、美国、英国陆续传播过来的。其中主要是从日本输入的。1、旧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思潮传播中,刚诞生不久的近代报刊成为传播的重要阵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办报高潮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传播的高潮叠加涌现;中国近代报刊造就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公共领域,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公共空间;中国近代报刊促进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型,客观上为近代社会思潮的传播扩充了新型传播主体;中国近代报刊的副刊对通俗文艺作品的传播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第二空间"。  相似文献   

15.
沈正赋 《编辑之友》2021,(6):100-108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无数仁人志士和报刊政论家、活动家怀揣着思想启蒙和新闻救国的伟大理想,积极投身办报办刊事业,热情拥抱和讴歌民主与科学,深刻阐释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不断凝练出自己的办报主张和新闻思想.从主体性建构与功能性建构两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对真理的传播,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党报党刊思想以及这些报刊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方位.文章对其在传播真理上的主体性与功能性作用进行梳理和探讨,为进一步办好新形势下党报党刊工作带来启示、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叉大众化是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密不可分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就不会有马克思主叉的大众化.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学者路径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传播路径.中国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已经带有明显的研究性.这里主要以中国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陈望道、李达、艾思奇、杨献珍、冯定等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的学者路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学者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者路径的特点和作用,至今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事业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教学、研究、宣传工作的理论工作者,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叉,是十分宝贵的、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郭渊 《兰台世界》2008,(11):65-66
清末民初,哈尔滨近代报刊开始出现,并有较快发展,起初多为俄国人创办.与此同时,进步人士创办的报刊相继出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哈尔滨传播.沙俄反动势力出于巩固殖民地的需要,哈尔滨当局为防止进步思想的传播,联合扼杀进步报刊,哈尔滨报刊业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之下.  相似文献   

18.
李润波 《北京档案》2011,(4):18-20,37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中国,主要靠报刊这个纸质传媒。最先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的华文报是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1899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前后,由于内忧外患,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向外学习救国之道,作为西方理论之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起了国内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在中国悄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工具、路径和模式有多种,在大众传媒落后的时代,图书出版无疑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传播载体,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军林 《当代传播》2007,6(5):14-18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初步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及他们的学说;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共建党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利用报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传媒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