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掷身”最早见于梁代翻译佛经,其义为“投身”,即用力使自己身体向前或向上发生位移运动,而非“纵身”。  相似文献   

2.
在民间,钟馗作为一个驱邪形象由来已久,然而《钟馗图》创作于何时一直是个谜。文章经过详细论证,确认它最早创作于开元十三年左右。  相似文献   

3.
钟馗戏蝠     
徐凡  赵毓璇 《生活教育》2010,(12):61-61
中午,打开《如东大观》第四卷,刚看了一会儿,就被书里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住了。 一篇《钟馗戏蝠》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钟馗?不就是那个传说中能降妖伏魔的天师吗?他怎么也到这里来凑热闹呀?看完这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种傩戏的表演呀!  相似文献   

4.
张兵  张毓洲 《家教指南》2008,(1):102-105
钟馗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他来源于远古人们用来驱鬼的法器终葵(终椎).钟馗故事产生以后流传广泛.敦煌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是钟馗故事流传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从它开始,钟馗形象的神圣性开始减弱,民俗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传说中的钟馗在自身体征、相貌以及功能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征。灵璧钟馗画的历史同样很悠久,它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民间对钟馗的信仰其来已久,晋末就有关于钟馗的记载,唐代已出现钟馗的画像。宋元时期,钟馗形象在文人的笔下日益丰满,文人的钟馗画作日益增多,相关传说也逐渐成形。钟馗从一个单纯捉鬼的虚构神灵,变成了出身终南山的进士,由于应举不捷,触阶而死,后为唐玄宗捉鬼以报赐袍之恩。而钟馗信仰则延续着前代特点,钟馗因发挥驱鬼辟邪的作用而继续受到人们的敬仰,但民众对钟馗的态度开始由敬畏向怀疑转化,这一变化在明清时期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7.
陈宏宇 《考试周刊》2013,(39):117-118
近年来,双手头上掷实心球作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和高考体育特长专业测试项目,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和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作者通过最近几年对全市各学校学生体质抽测及重点中学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发现,投掷实心球成绩普遍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学生身体力量素质差,很大原因在于投掷实心球动作不太合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投掷效果。作者结合多年训练队员的亲身实践,谈谈怎样掷得远。  相似文献   

8.
钟馗大家一定熟悉,他是传说中小鬼们的克星,专司抓鬼,是一个“人见人爱,鬼见鬼怕”的人物。今天何老师也邀请进入我们作文游乐场的小伙伴们当一次“钟馗”,来捉鬼。大家可不要害怕,这里的“鬼”们都很可爱,他们都是大家熟悉的小伙伴。  相似文献   

9.
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一项传统项目,历年来都是中招体育加试必考或选考项目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得要领,不知从何下手能提高自己投掷的成绩。根据多年的体育实操教学,摸索出一些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方法和技巧,在此与大家共享。主要浅析了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技术、提高成绩比较好的练习方法、教学要点、掷实心球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源于傩祭和傩舞中方相的钟馗形象外貌丑陋,体现了异人自有异相,圣人与众不同,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及以怪治怪等思想。钟馗形象本身粗悍的张力很有表现力量,可以把人引向更深的思考和感悟,体现独立不群纵横不羁的精神。民间的塑造使钟馗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世俗品格,浸透到民间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凭添了几分喜剧色彩。古往今来,钟馗在众多的艺术家手中,变幻出多姿多彩的形象,寄寓了丰富复杂的情感,是人们编造的经久不衰的神话。“钟馗”文化,浓缩了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的丰富想像和情趣,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丑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地掷球运动概况和发展介绍及目前我国高校地掷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论述了高校开展地掷球运动的积极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钟馗形象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的图像符号,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内涵,钟馗原型出自上古傩仪,钟馗传说的形成是在汉魏之际,随着唐宋时代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生动化、世俗化,钟馗这一形象彻底完成了从原型到传说的转变,并随着宋代民俗文化的兴盛与宋代艺术的繁荣而更加丰富多彩。钟馗画应各种民俗节令活动而产生,在民间年画、宗教绘画、文人绘画中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形象体系,有些形象还依靠粉本的流传使其延续和传承变得更为稳定。元代以后,文人在对钟馗形象的关照中有了强烈的代入感,钟馗开始以失意文人的身份深入人心。明代文物画的文人化,是钟馗画文人化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FLASH模拟掷币试验的随机效果及演示软件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地掷实心球是广东省体育高考生必考的三项基本素质之一,考生实心球的能力与实心球出手初速度和出手角度密切相关。文章在分析原地掷实心球动作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其专项技术和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旨在对提高体育高考生和普通学生的实心球成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空掷物侵权作为民法中的特殊侵权行为,由于在司法实践中其行为主体的难确定性,导致对该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形态的认定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对侵权责任形态的构成要件以及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界定,认为在该侵权行为的责任认定上,应当适用公平原则,由建筑物的相关使用人共同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责任形态为分担责任。  相似文献   

16.
系统用Java作为开发工具,对蒲丰掷针实验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并能给出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地掷球是一项新兴而又古老的体育项目,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中国,由于其场地设施投资较少,技战术、规则简单且易掌握,不会受太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深受国人喜爱,并得到了广泛流传。文章对普通高校地掷球的发展状况,开展的条件,以及发展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实验法以广西师范大学足球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足球运动员进行上肢和协调性的专门练习可以加大投掷界外球的力量与距离并丰富足球比赛当中在对方半场前30米区域的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19.
太极石为千山著名自然景观,也是包蕴了诸多宗教人文因素的著名文化景观.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对太极石倒悬的原因和时间进行考证,得出道光二年(1822)六月二十四日,太极石因雨水冲刷而致翻转的结论.同时,以太极石因无量观道士撬石翻转的讹说为切入点,梳理出清代千山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在建设过程中互相捐资助银的行为,勾勒出千山佛道两教相谐发展的史实.在太极石得名时间问题上,文章运用文献,考证出太极石得名在辽金以前,甚至更早的结论;在太极石镌刻时间问题上,结合摩崖书法特点,与祖越寺、龙泉寺相关摩崖比对,并结合康熙年间无量观创建情况,认为太极石铭刻时间应该在清康熙年间.文章对清代学者关于太极石歌咏进行梳理,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朕即天下的秦汉专制主义集权国家政治生活中,国家的安危系于皇帝一身。因此秦汉政府设立了几套不同的防卫机构。其中处于宫门宿卫位置的卫尉及其属官吏在宫省禁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