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托邦是福柯根据乌托邦词型创制的一个概念,是不同于正常空间的异质空间。福柯认为,任何社会与文化都存在异托邦且异托邦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异托邦在特定社会与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在他的著作中,他从知识空间与社会空间两大方面,以异托邦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理性秩序与社会统治进行了深刻揭示和无情批判。福柯异托邦思想为人们打开了社会与文化研究的新空间,但其后现代立场也决定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与矛盾。  相似文献   

2.
刘绪元 《英语广场》2020,(36):10-13
在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主人公汤姆向往乌托邦,却发现乌托邦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实际上存在的是需要想象建构的异托邦。本文从汤姆对乌托邦的追寻出发,借助福柯的异托邦理论,从乌托邦、异托邦多重空间视角解析作品。《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一书蕴含了奥斯特对21世纪初期群体精神生活的关注,彰显了奥斯特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主人公一九〇〇至死不愿下船的行为引起过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多数学者的观点因过多关注了这一行为的消极影响从而滑向了童年决定论。但若从异托邦的视角出发,对一九〇〇所处的空间进行异托邦特征解读并详细探讨作品中异托邦空间和主流空间的权力关系,便会发现一九〇〇拒绝下船的行为代表了异托邦空间中他者的力量对主流空间内权力入侵的反抗。在主流权力企图以各种形式规训身处异托邦中的他者的同时,他者自身也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抵御着来自主流空间的控制,而这正是一九〇〇不下船行为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基姆》中的印度被构建成一个殖民地"异托邦",具有补偿性、象征模拟性特征。"异托邦"实际上就是通过将东西方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空间景观和人们的思想理念,在印度实现了地理环境上的空间并置,以时间异托邦的博物馆、游动异托邦的火车、禁区式异托邦的军校营地为代表。印度"异托邦"实现吉卜林的理想秩序与文化身份重构意图,实现印度与英国两种东西方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找寻异质文化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福克纳最早创造性地发现了"异托邦"空间,并创立了"异质空间"理论,将其不断深化,他认为,与"乌托邦"一样,"异托邦"的异质文化空间可能是想象的真实场所亦或是非场所,可能是真实的亦或是是被想象和体验到的,因为空间本身就是"被观看的,被想象的和被直接体验的"①。王德威教授在《乌托邦,恶托邦,异托邦—从鲁迅到刘慈欣》一稿中认为:科幻文学属于"异托邦",对刘慈欣的《三体》赞赏有加,他把这个1900万年之后宇宙毁灭的故事总结为"是用一个未来完成式的说法来投射已经发生的事情。"②《三体》这部科幻小说在异托邦的叙事空间中,还加入了乌托邦、恶托邦的质素,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作者刘慈欣对传统幻想小说的一种超越,即用异托邦的空间叙事手法处理人和宇宙的关系,使其超越了简单的善恶、进化等传统想象,不仅提供了多种可能存在的空间,而且在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研究现实等方面提出了方案。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物理等学科的进步,为福柯“异托邦”空间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长篇小说创作不仅描述了众多不同性质的空间,而且契合了“异托邦”空间理论的某些方面.理论结合文本的分析,不仅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创作技巧,也印证了“异托邦”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福柯"异托邦"概念的观照下审视文学与文化研究,是当代空间诗学的重要生长点。异托邦是一些特殊空间,处于边缘、交界之处,在事物表象秩序间制造断裂。文学文本作为可能的"异托邦",呈现和颠倒现实空间的事物秩序,构筑奇特的审美场域。它与现实空间异质,却又相互促使彼此的生成。从文本阐释的角度而言,文本的空间意义凸显出来,文本空间的多元异质不仅是绘制世界之网的复杂线条,也为读者打开了多重审美之维。文学异托邦作为社会权力实践的场所,与意识形态构成不可分离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异托邦"是福柯观照空间问题提出的新概念,文章旨在这一概念的视域下,结合文化想象和后殖民主义理论,重新解读天津的都市空间,剖析"一个城市的两种模式"的城市建筑风格,解读天津都市空间的"异托邦"色彩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城市空间的政治性表现、空间统治的权力来源以及如何维护空间秩序的稳定等三个方面对《北京折叠》的科幻空间进行研究。原本与空间相互独立的、具有平等性的时间沦为空间统治的工具。类似异托邦的折叠城市通过断裂时间,达到空间并置的效果,同时也是城市发展历史进程的空间隐喻,并造成了主体对生存家园归属感的缺失。折叠北京是统一了乌托邦与恶托邦特征的异托邦存在。郝景芳以其独特的"温情主义"创作,对恶托邦的批判没有走向血腥暴力,而是留下了温存的乌托邦想象背影。  相似文献   

10.
"异托邦"是米歇尔·福柯以"乌托邦"作为镜像所构设的一种他性化空间,实质在于为空间复魅,将空间重新纳入哲学的论域内。从他对异托邦内涵及其功能属性的阐释来看,异托邦绘制具备离散与自反效用的多维拓扑空间。另类空间的解构策略挪用于文学的辖域内将对传统小说叙事程式的革新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一、祛除空间容器说,重视空间元素意义的再生产,特定空间场域自身会缔造与滋生新的文本意蕴;二、挣脱线性时间的因果逻辑,取道时间的共时化或空间化,增强叙事文本的开放性与叙事程式的异质化。  相似文献   

11.
"女性向"穿越小说是一种女性意识极强的网络文学形态。本文以福柯的异托邦理论为分析框架,把"女性向"穿越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构建的疏远现实的偏离异托邦、折射现实的镜像异托邦和调节现实的补偿异托邦。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艾丽格拉·古德曼及其《卡特斯基尔瀑布》;借助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和德·塞托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分析小说中犹太社区的“偏离异托邦”特征以及犹太空间与白人空间之间的冲突,进而揭示自我隔绝的宗教戒律与白人的种族主义给犹太社区的发展带来的困境;探讨犹太个体改用白人空间以生产犹太文化的空间实践,认为这种抵制虽弱小,却为犹太人拓展生活空间开启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异托邦"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参照"乌托邦"自创的一个哲学概念.从创立这术语之始,就与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福柯关于空间的思考是由中国百科全书上关于动物的分类引发的.在涉及中国丈化的问题上,福柯至少表达了两层含义:这种文化让西方人不安的混乱性质,即异托邦性质;中国文化又是乌托邦的巨大源泉.本文认为,中国文化的内涵是和谐,不是混乱,不存在福柯在<词与物>中所谈及的典型的异托邦属性,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是被想象出来的一个具有乌托邦属性的世界.将异托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作一番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异托邦的含义,进而澄清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
打工诗人跨越乡村和城市两个空间,在候鸟般的迁徙中通过不同的空间感悟,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们将乡村作为自己精神家园建构的空间,将工作场地作为冰冷的异托邦,最终通过身体这一空间意义生成的最终载体表达自己的内心隐痛。打工诗歌的空间表征揭露了一个底层长期不为主流社会所认知的历史,以强烈的在场文学道出了底层生存之苦痛,具有强烈的承担意识和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韩松的《地铁》可以看作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也可以作为五个短篇的合集.就整体来看,五个短篇均以地铁无止境的前行隐喻人类的终极结局,以疏离的片段组合成主题以混沌方式存在的“准长篇”.该文将异托邦理论引入科幻作品批评,从分析韩松《地铁》的异托邦特征入手,探究“地铁异托邦”的现代隐喻和生成、走向,发现其中存在的“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模式,发掘这一模式遮蔽和凸显的中国“痼疾”与西方科技之间联姻诞生的精神危机,试图发现韩松创作中可能存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伯格的女儿》是南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丁·戈迪默的重要作品,作品的空间书写别具特色。基于空间理论审视这部作品,可以看出小说构建了种族隔离制度下一系列异托邦空间,主人公罗莎为摆脱父亲的束缚,在不同的异托邦空间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主人公的艰难探索不仅展现了种族隔离制度之下个人压抑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内部的巨大裂痕,而且实现了从追寻“自我”到融入南非反种族隔离共同体的转变。反种族隔离共同体的形成隐喻了白人权力中心的消解,暗含了作者对构建多种族人民和谐共存的南非家园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聚焦于阿尔莫多瓦电影的基本构成元素——化妆,通过对其中身份性别表演的分析,发掘出具有"异托邦"性质的反抗与生存的空间,从而在充满矛盾的化妆仪式中,实现身份和性别的颠覆与解构。  相似文献   

18.
今年,随着由吉卜林动物故事改编的电影《奇幻森林》的上映,《丛林之书》又一次进入读者的关注视野。作为吉卜林动物故事集的代表作,《丛林之书》在愉悦儿童的同时,同样能给予成年人以思想的启迪。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提出异托邦的空间哲学,主要包含六个特征,本篇论文拟借助福柯的异托邦概念来分析《丛林之书》中的莫格里系列故事,从融合、他者和帝国隐喻三个角度探究该作品背后隐含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波希米亚”是一个异托邦,它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另一个空间”。“波希米亚”既与资产阶级的空间发生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之相抵触,它通过拒绝主流的价值观和嘲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来挑战它,甚至企图颠覆它。  相似文献   

20.
《荆棘之城》中的禁闭空间是禁锢女性的"疯人院",体现女性在父权社会所受的迫害;它也是隔离女同性恋者的"异托邦",反映维多利亚社会女同性恋者被排斥、被惩罚的生存状态。女主人公最终解构了父权制的禁闭空间、建构女性空间来安置她们的同性恋情,但同时也是重构了一个禁闭空间以实现自我保护与自我隔离,这是作家模糊了虚构与真实、历史与现在的界限,站在当代的角度对当下女同性恋者的生存境遇的阐释,体现小说的后现代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