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正昌先生潜心于固原方志研究已有十余年,精诚专一。钩沉史籍,考证人物,吸收考古成果,实地查勘,其治学态度十分严谨。现已在国内各种刊物发表历史研究文章百余篇,有的被国内核心刊物转载、文摘,颇具学术价值。其长篇人物传记《董福祥传》出版后填补了晚清西北著名人物研究的一项空白,受到国内史学界的关注,被久闻董福祥大名而惜乎未知其详的读者所称道。《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一书,是他近年来方志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现在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扶贫攻坚战”的固原,历史上也曾有过耀眼的辉煌。固原的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到明末清初,都是中国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军事战略意义的古城。曾称名为“高平”、“安定郡”、“原州”等。雄奇险峻的六盘山屹立其间,森林广茂,水草丰美。固原,是中原出塞西北的巍巍雄关,“襟带西凉,咽喉灵武”,为“丝绸之路”必经的东段北道之孔道,交通和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秦时,当地商业巨子倮,以开发畜产品交换市场而巨富,颇受秦始皇青睐,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请”,遐迩闻名。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段应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将传统文化融入地理学科教学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有利于拓展地理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地理素养,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它注重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历史地图则是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工具,它可以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空间变迁。本人认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只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的客观要求。强大的包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不仅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部诸思想体系之间的借鉴和吸收,也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转化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形成多元共融的文化环境、营造和而不同的文化氛围、形塑海纳百川的实践气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中,四塞险固,历来多为中国封建王朝定都之地。作为关中四塞之一的萧关,雄居六盘山北麓,为长安防御的西北门户。就在萧关迩旁,西汉置安定郡于高平城。东汉“高平第一城”威名远播,光武帝刘秀与隗嚣鏖兵于此。其后高平虽易为平高、原州、镇戎、固原等不同的名称,但由于其优越的军事地理位置,却一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其军事地理价值,是甘陕宁等西北其它军镇难以匹敌的。清初顾宛溪《读史方舆纪要》评价固原“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称为形胜”,当非虚语。 中国历史上西北少数民族历来骁勇善战,崇尚武力。早在殷周,六盘山附近就有犬戎、西羌、义渠、乌氏等少数民族游牧。秦汉时,这里畜牧发达,《史记·货殖列传》言其“西有羌  相似文献   

6.
对百年来中学地理教科书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梳理,剖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总体特征及内容选择的变迁情况,揭示了影响其变化的社会、经济及学科教育理念等因素。希望能够以史为鉴,为后续更好地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教科书“进什么”的问题提供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艺复兴是振兴中华民族、开启民族新时代、重振民族辉煌的重要途径。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经验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作为其核心和本质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会被融化和消解,会在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过程中不断改造外来文化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进步被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和建立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社会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各民族进步文化的优秀成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文化体系,一定会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8.
区域地理作为考试内容和载体,在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那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有效的复习,是每个地理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文章就如何联系<中国地理>进行<世界地理>教学,作了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之一,中国历史地理又是历史地理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历史地理》是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在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活动中,成效却不甚理想。有的大学历史学课程中竟没有列入《中国历史地理》这门必修课程(甚至有的历史系或学院还是国家教学或科研的历史学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文化冲突是近现代史比较显著而又尖锐的文化现象,焦点集中在东方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上,进行文化比较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将世界各种文化进一步融合与消化,然而片面的持文化优劣论调,而臆造文化冲突,进而激发思想冲突、政治冲突是不符合世界经济、文化、政治一体化的,因此通过对持东西方文化优劣论观点的分析和批判,解析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及物质财富,对于全世界、全社会有着共同的促进作用,进而表明对待不同领域的文化,应持有"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的取舍观点。  相似文献   

11.
《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一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作者运用现代史学研究方法,把固原地理与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二是全方位论述了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的丰富内涵;三是对陇东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四对涉及固原、西北乃至全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密切关系,许多问题都可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政治反思,应该认识到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新的思想解放问题,即从旧的文化传统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3.
成晓军教授的力作《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于2006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再版(初版于1991年,湖南出版社)。该书初版后,即先后三次发行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学者将此书列为重要参考文献或重要参考书目。新版在初版基础上吸收了15年来学术界研究的成果,增加了八万多字,尽力反映出作者最新学术水平。细读全书,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高考地理试题以能力立意为导向,学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要求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如何在高考试题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四个能力要求出发,结合历年高考试卷中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试题,探寻如何在高考中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为地理试题命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愈来愈受到重视。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对普通高中校本课程《中国历史地理》的开发价值、实施途径和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通过对《奇岛》地理空间逻辑的分析 ,指出林语堂一方面认同西方殖民主义的文化地理观 ,秉承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地理意识 ,另一方面又以东方价值观为圭臬 ,力图颠覆西方 /东方的二元对立 ,从而建构崭新的文化远景。林语堂文化地理观的矛盾性是二十世纪中西文化冲突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张鹏飞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52-53,62
中华"太极图"是华夏古代哲学家、道家、炼丹家等解说"阴阳理论"范式的符号标识。它极为深刻地涵盖了阴阳易理并深邃地张扬着宇宙万物的结构体例。可以说,"太极图"生动形象地演绎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普遍法则,预示着人类社会应当在阴阳对立中求统一、谋和谐、共进退的审美圣境并富含意味隽永的生命文化情韵。  相似文献   

19.
中华老字号作为中华民族品牌阵营中的特殊群体,既有商业品牌的特性,亦具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华老字号的翻译是因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华老字号的翻译实践呈现出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中华老字号的翻译实践应重视翻译理论与文化传播的理性思考,以期让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崭新的样态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朝鲜半岛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曾经存在着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朝鲜古代梦游录中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如数家珍,表明其作者深谙中国的历史文化;在地理意识方面也由于各方势力控制范围的此消彼长、不断变化而时常模糊不清。特别是半岛人,延续千年的藩属国地位以及文化上的紧密关联,使这个民族长期对中国地理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认同感,尤其推崇和向往中华风物名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