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振兴要靠科技,科技发展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所以,作为教师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全新的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深入持久地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并要从“娃娃”抓起。小学语文教材,科技因素较少,教师更应增强科技意识,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含蕴”,加大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力度,提高教学中的科技教育含量。  相似文献   

2.
经济建设,教育为本,人才是关键;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必须具备高质量教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都要进一步改革,改革的成果大部分要靠教材来体现。因此,加强教材建设,进行教材研究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我主要讲三点意见;一、要花更大的力量抓教育我市教育工作的现状要进一步解决三个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我们的认识与教育应有的地位不相适应。广州要发展社会经济,主要靠什么?一靠改革、开放,二靠科学、人才,归根结蒂靠教育,靠教育培养数以百万计的多层次、各式各类能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教育也可以说是最大的资源开  相似文献   

4.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发展战略.国家振兴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学校教育要培养面向21世纪全新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使学生从小受到科技方面的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科技内容,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科技知识,加大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力度,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科技教育含量,结合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地将有关科技知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崇尚科技,热爱科技,树立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科技竞争、经济竞争都取决于人才,而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运用国家的权力,自上而下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改革。各国教育改革都是从墓础教育入手,把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把师资培训作为课程教材改革的保证。一、教育改革是世界性潮流,而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 1981年召开的三十八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中小学要为培养全面发展或平衡发展的人材打基础,以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  相似文献   

6.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教师要靠自己的教育智慧,不仅要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更要点燃儿童创新的火苗,在课堂教学中扬起学生创新的风帆. 《品德与生活》教材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品德与生活》教材,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改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给予教师再度开发教材的权利。"创设那种能激发道德行为和行动的情境,恰恰就是要靠教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理解。教师的这种品质对于青少年教育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语)面对生活中举不胜举的情境,思想品德学科情境感悟化教学情境选择和利用应遵循什么原则,以更好地引发和催生学生的切身体悟,激发其道德情感和行为实践呢?一、思想性原则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  相似文献   

8.
读者心声     
一本教育杂志要让教师想看、爱看,决不是靠炒作就能办到的。它一定要靠自身的内涵,靠质量,靠具有启发、借鉴、指导意义的高质量文章才能办到。《教育科学论坛》中,既有大师的声音,也有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的点滴收获;既有教改成功者的经验介绍,也有失败教训的总结……它顺应了教育改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90年代以来,世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念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各国的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发展科学技术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哪个国家能够在21世纪的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它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蕴含着知识、思想和方法等元素。纵观小学数学教学,一线老师就教材按部就班教教材的现象屡见不鲜,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善于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与教材深层对话,走进教材,超越教材,课堂才会充满灵动和智慧、洋溢生命的活力,才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智慧。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离不开我们对教学细节的关注、研究与思考。教学细节藏得很深,要靠教师发掘。细节犹如竹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教师若能一层一层"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不断。一、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呈现细节的魅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呈现的范例是对教师实施教学的一种提示、一个方向,是教师  相似文献   

12.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教材,是供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为了便于教师了解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现作简要介绍。本册教材共12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五一6课)是良好品格教育,着重教育学生要为人正直,宽厚待人,为别人的进步高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读书要分辨好坏,真正的勇敢。第二部分(第7-10课),是热爱劳动的教育,着重教育学生懂得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积极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要爱护公共财物。第三部分(第11课),是遵守纪律的教育,着重…  相似文献   

13.
<正>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教材是教学最重要、最基础的依据,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但绝不是教学的唯一。如果就教材教教材、就知识教知识,只会导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跳出教材教书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要跳出教材教书,就要从教育高度看教材、从教学效度看资源、从学生角度看问题。试以浙江师范大学姜根华教授执教的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给予教师再度开发教材的权利。“创设那种能激发道德行为和行动的情境,恰恰就是要靠教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理解。教师的这种品质对于青少年教育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语)面对生活中举不胜举的情境,思想品德学科情境感悟化教学情境选择和利用应遵循什么原则,以更好地引发和催生学生的切身体悟,激发其道德情感和行为实践呢?  相似文献   

15.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教材,是供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现作简要介绍:本册教材共12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6课),是良好品格教育,着重教育学生要为人正直、宽厚待人、为别人的进步高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读书要分辨好坏、真正的勇敢.第二部分(7—10课)是热爱劳动教育,着重教育学生懂得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积极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要爱护公共财物.第三部分(11课),是遵守纪律教育,着重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纪律.第四部分(12课),是热爱祖国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当前我国还有破坏社会主义的敌人,要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6.
<正>西藏教育:段校长您好,您认为办好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什么?段绪琼(校长):我认为教师发展是办好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方面。2014年12月,我来到这所学校当校长,首要的就是制定各项制度和管理措施促进教师发展。因为我觉得学生的成长必须要依靠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必须要依托教师的发展。因此,要促进教师发展,一靠制度管理,二靠教师培养,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见解。西藏教育:段校长刚才讲到,要促进教师成长,主要靠教师培养和制度管理,能把这些给我们具体说一  相似文献   

17.
编辑乡土教材,进行乡土教育是各级地方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建议要发挥地方优势,编好乡土教材。因为乡土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要让学生爱家乡就要使他们了解家乡。乡土教材不限于乡土地理教材,还有乡土历史教材,乡土文学教材等等。乡土教育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途径之一。我们希望读者能从这篇文章中得到启发,为编好各地方、各学科的乡土教材做出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稍有课程和教学论常识的人都知道,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教材是课程的基本载体。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运作,基本靠三样东西,一是课程表,二是教材,三是编班授课。这三样东西中,教材是教育教学活动赖以存在和实施的基本依托,几乎是师生手头上须叟不能离开的东西。虽说新课改大力倡导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要“教材为我教,不要单纯教教材”,但教材仍然是“我教”的基本依据。正因为教材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无不高度重视教材的编写,许多国度将此上升为国家行为,不惜重金,予以精心打造。  相似文献   

19.
刘国正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贡献,除教材编写和领导中语会工作之外,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语文界的重要财富。他认为:语文是基础工具;语文教学既要实,又要活;语文教育要联系生活;语文能力培养要靠训练;语文教育要在继承中求发展;语文课改要分清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20.
化学科学前沿系指化学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和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化学科学前沿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教材基础知识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1.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内容现代化,也就是学校的教材要反映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成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科的基础知识,比较具有稳定性;中学教材从编写、试用到审定、出版耗时较长,使用后又要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学教材几年、十几年一副面孔,教学内容陈旧、知识老化过时的现象相对突出,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