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具体内容中指导学生体会思想□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研室成倩六年制课本第九册第四组课文是继第二组“怎样读懂一篇课文”以读为重点训练的单元。它编排了两篇讲读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十里长街送总理》,一篇阅读课文《心愿》。这组课文内容具体、生动感人。它颂...  相似文献   

2.
小语第八册第六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这一训练重点是第二组训练项目“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继续和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字面的意思,还要熟读深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这组课文侧重于读的训练,重点训练项目是教学生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一、关于教材1.本组各类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南湖》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篇看图学文,要求学生从观察图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种子的力》是本组的讲读课文.第十册第一对课文第一组读的重点是要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二组写的重点是要求有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这两组课文是互相配合的.本组读的训练要为下组写的训练奠定基础.《种子的力》是一篇重点课文.在本组中要教会学生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新知识学习阅读课文《工人代表》、独立阅读课文《黄河颂》.这样,学习读写例话《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谈第九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的教学安徽张敬玉张德华第九册第二单元的重点课文《挑山工》和《可爱的草塘》是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前者借事喻理,蕴含深刻;后者借景抒情,文质兼美。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这是进入高年级的第一个侧重...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教委所推荐、黄光硕先生主编的职业高级中学教材《语文》(1—4册),仍采用单元编排体系。每册共编排八个单元,且每册各有一个文体重点。如第一册的文体重点是记叙文,第二册是说明文,第三册是议论文,第四册是应用文。每个单元都编排有以下三种课文:教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且按如下比例安排文章:教读课文两篇,课内自读课文一篇,课外自读课文三篇。 关于课内自读课文在这一教材体系中的作用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处理是两个紧密相联的问题。前一个是认识上的问题,后一个是实践上的问题。前一个是针对教材,后一个是针对教学。正确认识课内自读课文在这一教材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正确处理第二个问题。所以,对课内自读课文在这一教材  相似文献   

6.
小语第二册《自读课本》学习设想贾恩亮小学语文教学1、课本特点五年制第二册《自读课本》紧密配合第二册语文课本中九个单元38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了九组45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明上口,为小学生所喜爱。每篇文章全篇汉字注音....  相似文献   

7.
第一组课文,连同“看图学文”共五篇,训练重点是“怎样读懂一篇课文”,基本要求是:1.掌握字词;2.读懂每一句话;3.能概括段落大意;4.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怎样才能做到这些要求呢?第一步,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扫清字词障碍,得到初步印象。第二步,精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弄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读一层,想一想;读完了,再想一想,以加深印象。第三步,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抓住课文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后,增加了课文篇目,如初中由原课本每册的30篇增加到40篇,其中讲读课文每册20篇,自读课文每册20篇。新增课文大都是自读课文,以初中语文一、三、五册新增加的41篇课文来说,就有39篇是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分为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两类。“课外自读课文没有提出教学重点。”(见《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修订说明》)为此,就部分新教材加以提示并配上练习题,请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她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故事的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在串连第一、第二组教材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本组课文学习方法的小结,又将对第二组训练重点“多读多想,读通课文”作好铺垫。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的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1.方法性目标根据“阅读提示”独立…  相似文献   

10.
《南京长江大桥》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上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上看,义教(实验本)中,编者将它安排在第四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么说就怎么写”。侧重点在“写”上。而现在新修订的版本,编者将该课文提到第二组,并对重点训练项目作了调整,侧重点放到“读”上,,其重点训练顶目为“注意句和句的联系”。句的训练是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连接低年级字词训练和高年级篇的训练的纽带。《南京长江大侨》作为本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其重难点也在于此。而帮助学生掌握这一训练重点的最好凭借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相似文献   

11.
《爬天都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编排在第二组.根据第二组的训练重点和讲读课文的要求,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我认为可依如下思路进行导读.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共五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我的老师》和《挺进报》;三篇自读课文是:《橘子》、《山的那一边》和《刘胡兰慷慨就义》。 两篇讲读课文的学习重点,前一篇是:一、记叙的要素,二、词义的辨析和推断;后一篇是:一、记叙要素在文中的运用,二、词义的理解和推断。依据两篇讲读课文的四个学习重点,本单元教学选择的突破口,笼统地说应该是:记叙的要素——人物、地点、  相似文献   

13.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略读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在井边打水的母亲,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母亲的水桶。在有趣的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这篇课文在串联一、二组教材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的运用的小结,又是第二组训练重点“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重要铺垫。教师应在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  相似文献   

14.
课时教学要点: 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抓住课文中心,讲读二、三段,认识“实在的事物”与“联想”的联系; 第三课时:研究文章的组织结构,重点讲读第四段,表情朗读。教学过程:(一、三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轻读课文。讨论: 1.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 (开拓学生的思路,从不同角度去感知课文内容。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二次反馈。)  相似文献   

15.
这组课文侧重于读的训练,重点是教学生分辨课文内容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一、关于教材1.本组各类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长城》和《桂林山水》两篇看图学文,要求学生从长城的远近不同角度和山水的各自特点,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分辨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本组读的训练是为第二组写的训练打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材课文训练重点瑕瑜说(下)湖北/杨舜山3.凡教读课文都应设置训练重点。义务教材在107篇教读课文中,有22篇没有设置训练重点,这是一种颇费思量的情况。在22篇课文中,文言文(含古代诗词)有16篇,主要分布在──四册;现代义6篇,主要分布在第...  相似文献   

17.
《山的那一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约一千一百字。 我安排一课时学习这篇课文。 我的教学步骤是: 一、指导学生利用“自读提示”、字典,自读课文。 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第六组 本组是侧重读的训练重点,即“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三篇课文都写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崇高情操。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学懂课文,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感动和教育。  相似文献   

19.
《蓝树叶》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山西长治市城区教研室宋建平王丽华下面以五年制第三册第二组讲读课文《蓝树叶》为例,谈谈如何把握教材进行备课与上课。一、教材分析:五年制第三册第一组第二单元有两篇讲读课文《诚实的孩子》和《蓝树叶》,一篇自读课文《看企鹅》和一个...  相似文献   

20.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