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如果有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探究能力,就能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知识.这也正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呢?我认为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对各种问题热情鼓励,正面引导,让每个学生乐于提问;授之以渔,让每个学生善于提问等途径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3.
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极积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科学原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一、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  相似文献   

5.
康伟芳 《文教资料》2006,(1):119-120
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是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师生课堂“角色的变化”,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营造”新的课堂。本文就美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实现角色换位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不仅使学生能力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1 在观察中发现观察是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实物模型、图像或教师的演示过程等为主要内容的直观感知活动中发现问题 ,获取知识。例如 ,对“时、分”教学 ,我并不因为“1时 =6 0分”就直接传授 ,而是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去观察 ,在观察中发现。我利用钟面教具 ,进行拨针 ,学生观察分钟、时针运动变化。通过观察 ,学生发现时针走 1小时 ,分钟正好走一圈 ,这样的结论学生容易掌握。2…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阐述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过程的反思,从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新课标》指出:“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真正让数学与现实联系.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开展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本文试图从多方面来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教职,力求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和方法,指导学生自己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去发现和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质疑、猜测、操作、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郭丽娅 《河北教育》2005,(11):38-39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我们在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呢?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案例:《解比例》的课堂教学片断。上课伊始,教师给出了4个比例:(1)3∶8=15∶x(2)9x=4.50.8(3)x9=43(4)14∶18=x∶110(1)、(2)是书中的例题,(3)、(4)是“做一做”中的两个练习题。师:请大家任意选一个比例,想一想,比例中的x应该是多少?学生独自探求,随后相互交流自己的解法。生:  相似文献   

14.
在教授初中数学时,一些数学教师重视教授学生知识与技巧,却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培养他们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的环节,往往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站在初中数学教师的视角,简要分析相关问题,希望可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策略,常忽略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导致教学质量降低,难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在新课标的深入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故本文则主要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策略,常忽略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导致教学质量降低,难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在新课标的深入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故本文则主要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中深挖教材的教育价值,以一些简单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改变图形形状、改变奇、偶数、改变角度、改变曲线类型等途径,给学生提问题、留时间,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内在规律,培养探究意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与成就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创造.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我们在科学课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呢?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人的内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儿童心理、对教育的诠释,充分揭示了当前我们教育探讨的热点问题: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我们自然教学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呢 ? 1在观察中发现   观察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说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生命之必不可少一样。它是儿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自然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中去发现。如教《种子的构造》一课,课前我给每组…  相似文献   

20.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步骤,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内容.往年我们采用集体备课,列举观察法、奇数配偶法、最小公倍数法等,先讲后练,由易到难.大约需要两课时,经过一番努力总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掌握不了,从此开始掉队.还有少部分学生靠写的多记住了常见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