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代居士李屏山在佛学、文学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他一生追求儒、释、道三教合一,佛学为主,回击道学家们的恶佛、辟佛言论,阐明自己的佛学思想。这不仅促进了三教思想、特别是佛学思想的传播,而且还影响到了金代的文学风格。然而,由于三教是不同的学问,加之李屏山倡导的"三教合一"思想是以佛学为主的,所以三教不但没有糅为一体,反而进一步凸显了它们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清诗别裁集》是乾嘉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沈德潜所编选的一部清代前中期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44位僧人的109首诗歌。由于以下原因,《清诗别裁集》中僧诗的佛学色彩比较淡薄:明清易代之际,部分汉文人逃入禅门,佛学修养不深;沈德潜以儒家"诗教"为旨归的编选目的;《清诗别裁集》"温柔敦厚"的选录标准等。  相似文献   

3.
"有"与"无"是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佛教传入之初,即借用"有"与"无"来阐发其佛学思想,使佛教教义与道家思想相互融合。佛道两家由于对"有无"的理解差异,在哲学上表现为本体论和存在论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4.
章太炎将"我"分为两种:"依他起之我"与"遍计所执之我",通过破除二我,真我才得以显现。如此,方能舍"小我"而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革命,挽救处于危难之秋的中华民族。其佛学思想虽存诸多遗憾,但其忧患意识、责任感及慈悲精神令人尊敬,且其"依自不依他"之主张亦具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在构建《聊斋志异》鬼狐仙怪世界故事时多以佛教文化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观,用隐喻的方式表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佛教提倡"众生平等"思想及佛学的神秘观,因而使小说中鬼狐仙怪"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或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妄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乎知非人"。  相似文献   

6.
以诗歌阐述佛理弘扬佛法,在中国文坛佛界都很普遍。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有这方面的佳作。仓央嘉措诗作很久来一直被翻译成"情歌",但他的活佛身份宗教领袖的地位,让我们无法抛弃其佛学思想,本文从其生平和命运入手,分析了其诗作的佛学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依据《隋书·经籍志》收录的有关"三玄"的作品,可以了解玄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理、时代的分布情况,并由此看出本时期玄学发展的某些特点,以及玄学与儒学、佛学之间相互容纳、彼此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薛建强 《考试周刊》2010,(31):180-181
西班牙的当代杰出的哲学家、佛学家、跨文化研究的先驱雷蒙·潘尼卡先生指出:"智慧说,我并不与精明同一。智慧要求有洞见、技能和才智。"《辞海》对"智慧"一词的解释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当前我们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佛学大辞典》中,"相"指可识可见之相状,"性指物之本性。任何事物都是"性"与"相"的对立统一,数学课堂也不例外。那么,如何透过"相"把握"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就成为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一次俞正强数学工作室活动中,金华东苑小学的祝老师上了"比大小"一课,学员们在俞老师的引领下由"相"入"性看课堂,拓宽了看课堂的视角,提升了看课堂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早年诵读儒家经典,后入释门研习佛学,于佛法有成时又撰《四书蕅益解》,以佛释儒。其中的《中庸直指》透显出蕅益对《中庸》一书的独特见解。他以佛教天台宗"性具说"为理论基础,认为"天命之谓性"的"性"兼具善恶,由此而来的"道"有仁与不仁之分,故"修道之谓教"显得格外重要。而修教的法门是"慎独",目的是让"性"中本有的"诚"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1.
刘勰《文心雕龙》中"圆"这一重要的审美范畴,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忽视,甚至在一些《文心雕龙》的注释、评点类著作中都很少涉及。本文从"圆"的本质内涵出发,对《文心雕龙》中出现的与"圆"有关的词语的具体分析,从观察、见识、才能、评析四个方面来阐释刘勰"圆"的内涵,并将从佛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两方面来论述刘勰"圆"思维模式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康有为在广泛吸收西学、佛学等儒学以外的思想资源,对公羊三世说进行了丰富和改造,形成康有为新的公羊三世的理论,创出"三世三重"之说。康有为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均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据乱、升平、太平三世的演进是人类社会变迁的自然进程,他认为社会的变迁,只能是"进化有渐"式的循序渐进。他还对未来理想社会———大同太平世进行了描绘和设计。  相似文献   

13.
受近代泰国"泰体西用"思想的影响,其高等教育自起始阶段就十分重视:在保证国家独立自主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东西。其本土化措施有:保证泰语的教学语言地位,注重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致力于佛学的研究以及佛教的传播等。这些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本土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代居士佛学盛行 ,李贽与袁宏道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他们的佛学思想不但在明代 ,就是在整个中国佛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他们二人的佛学思想进行了对比研究 ,分析了他们佛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同中之异 ,并对他们佛学思想的意义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展示的士人人格美至今令人仰慕,这与士族佛学有很大关系。士族佛学是佛学与中国士人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士族佛学的诞生既使佛学得以在中国士人间流传,同时也解决了魏晋士人们的精神困惑,使他们展示出宁静从容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16.
东晋时期,由于佛徒对般若学"空"的意义理解不一,形成了"六家七宗"等佛学流派。记录这些宗派宗义的原始文献大都失传,而后世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中则保存了除缘会宗外其它六宗的大量相关材料。研究可以看出,释道安的淡泊名利,竺法深的超然物外,支道林的能言善辩,于法开的佛医双修,竺道壹的佛心文采,支愍度的睿智幽默,均在这些资料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7.
近代女作家吕碧城主要以文学名世,然而她的文集中有不少佛学论文,这些论文集中体现了她的佛学思想。吕碧城佛学思想特征在于将佛学与科学、民智启蒙、平等意识、女权思想等相互融合,而这也是近代佛学思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鲍照诗赋与佛学的关系体现在与僧人的交游、山水诗歌的意象运用、辞赋中的佛学观念三个方面。鲍照的佛学思想主要从登庐山、悟佛理开始,从被动接受转而主动地通过佛学思想来表达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文主要体现了佛学无常观、般若观、涅槃观、佛学悲观情怀等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19.
唐朝中后期,佛教和道教达到兴盛,儒学受到佛道两家的严重威胁,尤其是佛教。李翱继承韩愈的道统说,明确提出了反佛的主张。李翱对待佛教的态度是在坚守儒学的立场上,对佛教进行"辨而排之";在对佛学的心性思想和方法分析、吸收的过程中,提出了"复性说",为儒学的改造和完善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印度佛教中国化,是释道安在襄阳依托智慧襄阳、文化襄阳的土壤实现的。他的成就也进一步丰富了智慧襄阳、文化襄阳的内涵。道安的创世之举与襄阳的文化底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所创立的中国佛教也有襄阳名士的参与。所以,襄阳应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发源地。佛教界把道安在襄阳的寺院称之谓中国佛教的祖庭是名符其实的。襄阳应充分开发、利用道安佛学文化资源,发挥襄阳传统文化优势,强化"文化立市"理念,促进"文化襄阳"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