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的重压使人世间最美好的教育渐渐远离了生命,远离了生活,远离了时代,远离了大自然……学校本应是知识的海洋,学校生活应该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学校生活却往往导致: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杨华 《四川教育》2001,(4):18-18
“赏识教目”模式的创造者周弘能把天生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的海能·凯勒,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启迪。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是的,世养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教育者应当用真诚的心灵去欣赏学生,拥抱他们,赞美他们。 赏识教育需要抓庄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用一仰积极的心态去呵护一颗颗纯洁的…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一种思维视,是一种凡事都往好处想的积极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幼儿的潜能,唤起幼儿的自信.  相似文献   

4.
学会赏识     
杨震 《现代家教》2002,(1):18-18
  相似文献   

5.
杨震 《现代家教》2002,(5):12-12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  相似文献   

6.
赏识的魅力     
肯特·基恩是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他的学术成果曾多次获得过国际大奖。2001年,他应邀到我国少年管教所演讲时,讲了下面一段话。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们知道的"赏识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在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周弘认为,所谓"赏识教育",无非是要看得起自己的孩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其实准确地说,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相似文献   

8.
倪慧芳 《幼儿教育》2001,(12):30-31
经常能得到父母与老师赏识的孩子,他们往往对自己充满自信和自尊,而且能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新的事物。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学会赏识孩子,请读下面四篇章。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往往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班妈,这说明了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可和爱戴,那么我们作为班主任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去赏识学生;引导学生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让家长赏识自己的孩子。偶然一个机会,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位全职父亲利用赏识教育使自己的儿子戒掉了网隐,上高中的儿子每天沉迷于上网打游戏,很少按时回家,就更谈不上学习了,开始父亲使用暴力,每次就是狠狠地打儿子一顿,后来儿子居  相似文献   

10.
11.
孙女上幼儿园后进步“日新月异”。这个星期六早展,她一进家门就大声嚷嚷:  相似文献   

12.
赵会霞 《家庭教育》2002,(12):21-21
我的女儿今年9岁了,在学校读三年级,属于比较活泼好动的一类人。但女儿曾是一个非常胆小的孩子,最大的毛病是怯场。比如,她在家里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但是,一旦在很多人面前让她去表演一下,她又总是钻到我的身后,有时真拿她没办法。对于这样的一个孩子,怎么办呢?我和丈夫商量,要用我们的赏识唤起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觉。孩子进学校读书以后,我们就有意无意地让孩子回家当老师,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讲给我们听,表演给我们看。有时,吃过晚饭,全家在一起看电视,看完一个节目后,我们就鼓励她模仿一下,不管女儿的模…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爱的教育。爱学生、赏识学生,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从爱出发,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小题大做”,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师的赏识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世界因赏识而美丽,人生因赏识而健康,生命因赏识而鲜活,教育因赏识而光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当前家庭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实施分析发现,部分家庭存在滥用赏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赏识代批评、廉价和无条件的赏识、家长对赏识教育本质的理解有偏差.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实质;对孩子的赏识要有度;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进行赏识;赏识教育要把握良好的时机等,期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林枫 《母婴世界》2011,(2):92-93
1 不切实际地夸赞 典型状态描述 看到宁宁的画,妈妈脱口而出:“宁宁画得真好!我家宁宁最棒了!”听了妈妈的夸奖,5岁的宁宁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不屑地说:“你就会说‘最棒’了,还有没有新鲜点的。”  相似文献   

16.
浅谈“赏识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相吻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相似文献   

17.
18.
家庭教育在儿童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儿童期又是成长及教育的关键期,如何理性地来看待赏识教育,让它发挥更大的效能,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赏识教育喝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是急功近利的教育。它颠倒了教育的本质.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以分数论成败,造就了一大批被分数淘汰的人生的失败。教学的目的本来应该使孩子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应试教育却导致了这样的后果:不少学前渴望上学的孩子。上学后普遍变得厌学、逃学,甚至打死也不肯再上学,不少孩子上学前亮晶晶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个性、灵气消蚀殆尽。  相似文献   

20.
提及招远市西苑学校的王草,许多人都称她是“小画家”。因为她从四岁开始学画,如今已获得全国金奖、全省金奖等十几个奖项,还多次被拍上电视。在市妇联召开的“好家长、好儿童”经验交流座谈会上,我们有幸见到了王草和她的妈妈刘雪峰。谈及孩子的成长、教育,刘雪峰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实,王草是个很平常的孩子,没有丝毫过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