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肩膀     
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情感的画笔描绘成一幅幅各不相同的图画,最美的那一笔,叫作给予。记得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你身上最重要的部位是哪里?"我想了想说:"是眼睛吧?你不是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吗?有了它,才能看世界。"妈妈只是笑着摇摇头。"  相似文献   

2.
觉者为师     
在一次讲座中,我提了两个问题:第一,"谁是教师?"第二,"教师是谁?"很多人笑着回答:"我是教师,教师是……"对第一个问题,他们都有一个爽快的回答;在第二个问题上,他们表现出了迟疑和纠结。于是有人"幡然醒悟":你说的是不是哲学问题? 其实,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很现实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对于教师职业的追问。我国的教师发展史漫长而又曲折,无论是在职业时期还是在非职业时期,  相似文献   

3.
吾生     
早年的学生顺子来看我,聊得开怀。他突然抛给我一个问题:"老师,您还记得毕业时您送我的书上的题词吗?"我说:"记得——顺天顺行、顺水顺风。"他笑了:"没错。但是,我想问您在这八个字下面还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怎样打官司     
方果子和老方商量好,要告诉邻居女孩包赢被密探调查的事。方果子把包赢叫到他们家,"你知道吗,你最近老跟一个男孩来往,被密探追踪调查了。"包赢发呆了:"谁雇的密探?我爸爸吗?"方果子说:"你爸爸把你的照片交给了密探,我看到了这张照片,  相似文献   

5.
吾生     
早年的学生顺子来看我,聊得正开怀,他突然抛给我一个问题:"老师,您还记得毕业时您送我的书上的题词吗?" 我说:"记得——顺天顺行、顺水顺风。" 他笑了:"没错。但是,我想问您在这八个字下面还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是什么关系?这是"智慧校园"这个概念诞生以后遭遇的第一个被集中发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恩 《成才之路》2011,(34):37-37
0.999……=1,是数学中一个典型问题,本文介绍了如何避开高等数学的极限、级数观点,给一位刚接触循环小数的小学生讲解这一结果。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突然问起一个问题:妈妈,0.999…等于1吗?学过极限、级数的我回答道:当然相等啦。儿子满脸疑惑地说:那不是还差0.000…1吗?我只能简单地说:不能用"有限"观点看待"无限"的问题。这么一个抽象、笼统的答案,小学生是无法理解的。"那么,0.333…+0.666…=1这也对啦?"  相似文献   

8.
幻想朋友     
李化 《科学启蒙》2014,(8):31-33
我叫小明,这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名字。有一次在大街上有人叫了一声"小明",共有26人回头观望,其中包括一位老奶奶。"小明。"又有人在叫我……是在叫我吗?"螃蟹!"这肯定是在叫我了,我的外号叫螃蟹,这个外号的起因并不是我横行霸道,而是有一次上课睡觉,我吐起了泡泡——不提也罢!但是我转过身,没有发现任何人。那个声音又一次响起:"螃蟹!"这声音好像来自空中,又好像在四面八方。听起来他的年龄应该和我相仿,我十岁,算他九岁好了。他继续说:"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相似文献   

9.
胡喜鸣 《教师》2011,(7):104-105
笔者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已有多年,总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为什么老师总把培训看做是来调节、休息、放松一下的"福利"?最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办的"2010年湖南省教师培训机构培训管理者研修班"的学习和研修,我深感收获很大,启发很多,进而对这一直思考的问题找到了一些答案:1、培训者对被培训者缺乏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徐永晨 《班主任》2012,(6):54-55
"咚咚咚",教室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进",推开门的不是学生,而是小伟同学的家长。只见他怒气冲冲地说:"徐老师,你出来一下。"我心里一紧,出什么事了?看到家长的态度,估计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于是,我安排好学生上自习后,就去见家长。我还没开口,家长就生气地说:"你的班规合理吗?"我一愣,说道:"您说说,有什么地方不合理?"家长说:"中午小伟没有佩戴胸卡,被学生会查到了。听孩子说,你们班的班规规定,不带胸卡,每次要给班级每个学生买一个雪糕。这一算,最少得25元钱。"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到姑姑家玩,看到表哥煮的鸡蛋正在出锅。他随手拿起一个鸡蛋问我:"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我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敲碎了倒人量杯里不就行了吗?"表哥哈哈大笑起来,对我说:"这可是熟鸡蛋啊!壳被敲碎了,里面没碎,还是这个形状,还是无法测量出准确的长、宽、高。"  相似文献   

12.
"你长大了干什么?" "我要当老师的老师。" "为什么要当老师的老师?" "我要给老师布置很多很多的作业,让他每天也做不完。" 这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和一个大人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爸妈不在家     
晚上,爸妈有事外出,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怕不怕?"爸爸问。"不怕!"我自信地说。虽然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留在家里。爸妈走后,我一下子觉得屋里空荡荡的,心里不禁发慌。我不时地看看表,可时间像被寒冷的天气冻住了似的,走得很慢很慢。  相似文献   

14.
有个一年级的孩子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考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回家后他问妈妈:"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考不过他?我是不是太笨了?"  相似文献   

15.
艾敬敬 《中国德育》2015,(15):73-74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大人们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你是男子汉,要帮助女同学提包包"。这句看似正常的话其实存在三个疑问需要我们厘清:要帮助女同学,男同学就不用帮助了吗?这种引导方式合适吗?如果孩子不情愿当男子汉就可以不帮吗?生活中人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心从"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到"我对你好,但你也要对我好",再到"我会承担法律义务,对你好",最终达到"不管法律如何规定,我会以我自己的方式永远对你好"。  相似文献   

16.
朋友每每做了噩梦都要向我报告一番,以便把这噩梦"破掉"。她一边喋喋不休一边哀叹:"怎么做了这样一个梦,多不好的兆头啊。"看我在这边一脸窃笑,她更愤愤:"怎么这样幸灾乐祸?""做噩梦有什么不好?我喜欢做噩梦。"我说。"喜欢做噩梦?有病。"但我真的是喜欢做噩梦。做噩梦常常让我感觉幸福。"有什么理由感觉幸福?"于是我一五一十地向朋友陈述:  相似文献   

17.
《愚公移山》是一篇传统的文言文,上课伊始,我简单介绍了本篇的文学常识:作者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道家思想的核心主张是"无为",体现"道法自然"的理念。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利,但在本文教学任务基本结束时,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故事蕴含了"人的力量是无穷的,自然界能够被人征服"的思想,这跟老师所介绍的道家"无为"、"道法自然"的理念不是背道而驰的吗?  相似文献   

18.
孙萍 《考试周刊》2010,(26):57-58
故事一:"老师,药王孙思邈和神医华佗相比,谁的医术更高明?"我班的"小百科"张瑞一本正经地问我。结合当时全班学生都在阅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我就顺势说:"同学们能回答张瑞的问题吗?"学生纷纷给出答案,订的说:"孙思邈是药王,他的《千金药方》非常著名。"有的说:"华佗也很有名啊!还被称为神医呢?"……看来学生的答案是表面肤浅的。  相似文献   

19.
冯频繁 《成才之路》2010,(19):61-61
每次上课前,总有一些学生围着我问:"老师啊,这节课玩什么?"这句话,常常让我陷入沉思中。难道我一个中学体育老师仅仅就是一个带大孩子玩的"孩子王"吗?学生们对体育课的认识难道仅仅就是玩吗?但我还是和颜悦色地告诉我的弟子们今天玩什么: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这些事要是换在我刚毕业那几年,可能就不是这样了。我很有可能会对学生大声训斥:体育课怎么是玩呢?  相似文献   

20.
有的人说:"一节美术课,没有示范,只有课件,这跟语文课、历史课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让任何一个教师来上,恐怕都能上。"果真是这样吗?针对这一问题,我带领校美术教研组的所有成员进行了一次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