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商管理教育是培养企业的管理人才。当前,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使我国的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中去,无边界经营是未来经营的特点,这样,企业就需要有能洞察世界经济风云,把握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家;国内竞争国际化,未来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且未来的市场变化很快,企业要求经营管理者有驾驭市场,果断决策,善于竞争的才能;我国“入世”,更加需要懂得国际市场规则的管理人才。要满足企业的这些方面的要求,工商管理教育就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经典文化,是指在五千多年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传承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如文化典籍、手工艺术、名人轶事、中医中药、科技发明、汉字发展等。习近平同志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相似文献   

3.
齐延丽 《考试周刊》2014,(28):49-49
构建师生互动课堂结构,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创设互动情境,善于提问,善于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营造理解、信任、尊重、宽容、民主、合作的氛围,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语文教育之花才能开得更加灿烂多姿。  相似文献   

4.
刘春博 《学周刊C版》2011,(10):109-109
历史知识本身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学习历史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使人变得成熟、渊博且有智慧。具有丰富历史修养的人.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善于用历史的眼光观察事物.预见未来。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车轮不停的向前,留下了一道道发人深思、影响后世的印记。在对其思考、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车轮的前行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内部蕴含着规律。只要我们抓住规律就能解读过去,预见未来。我们在一轮复习中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真正把握历史前进的脉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悄然出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更善于乔装打扮,选材更加广泛,手法更加多样,策略更加迂回,以多重方式间接虚无抗日战争史,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造成了挑战。对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在把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手法及危害、出场原因的基础上,“破”抗日战争史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害,“立”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之形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抗日战争史学术研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增强课程的学理性;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把握抗日战争的全局与主流;弘扬抗战精神,贯通抗日战争史的“历史、现实、未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正处于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向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期。基于对未来经济社会、人口发展和全球教育发展的研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第二个百年",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面临六大发展趋势:现代化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综合实力全球领先、教育发展模式战略转型、教育中心地位更加巩固、世界一流大学引领发展、现代化制度更加成熟。从规模增长到质量提升,从公平优先到质量优先,从投资于物到更多投资于人的发展,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级教育强国,中国教育将成为国际典范。  相似文献   

8.
发现与思索     
一、阅读中的发现 学习文章.不仅要积累字词、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涵.而且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发现与思索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一个人成功的原因。只有善于发现与思索.才能使人的头脑更加睿智;只有善于发现与思索.才能使自己对生活的体悟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9.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能力来培养新一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便是指要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能与人共处和合作,这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因为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人的合作能力必须从小培养。  相似文献   

10.
最近 ,中共中央进行集体习 ,学习内容是“十五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学习中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在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形势下 ,“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 ,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 ,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 ,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 ,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紧紧地抓住历史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我觉得 ,…  相似文献   

11.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反思历史,知其然,明其所以然,会使人变得聪明起来。只有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才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忘记历史将受历史的惩罚。 在历史剧烈变革时代,必将出现探索历史的史学家和思想家。战国秦汉之际是中华民族大变革时代,出现了一批善于反思历史的史学家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12.
正孙中山逝世已经91年,海峡两岸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对其仍然敬意不减,人们普遍念之论之赞美之,认为他是中华民族的世纪伟人,两岸和平统一最大公约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孙中山的追求对于当代价值理念仍具有启迪意义,其思想与精神历久弥新,仍然具有生命力。现实既承继于历史又升华于历史,每一时代的价值理念与伟大梦想总是在社会演进和历史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76):131-132
了解历史是走向未来的前提,知道过往发生的文明兴衰、王朝更替和前人所做事迹等历史常识,才能带着对先人的敬佩和对落后思想的反省,创造发散自己的思维,让后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高中学生是传递历史交接棒的重要力量,在倡导学校进行素质文明教育的今天,从历史学科着手,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强调在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试图探析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方法建议,希望能给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这一科学论断经历了一个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演化。它的提出有直接的历史原因,也有深刻的国情背景和时代要求。“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提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表明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的认识更加清醒、更加坚定。  相似文献   

15.
合作性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分担共享的心理倾向、协同活动的能力以及集体主义和利他性的价值倾向。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学会关心。1996年6月,日本第十五次中央教育审议会,把富有同情心和与他人相互协作的能力,作为未来儿童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人的合作性必须从小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16.
高考制度变革是继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的过程.因此其改革进程的设计既要深刻反思历史得失,又要借鉴国外高考制度变革的共性趋势。从多维度聚焦分析。只有在全面、深刻认识其变革根源基础上.设计中国未来高考制度改革的框架,才能形成切实可行的高考改革新思路.促进中国高考制度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要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会学习的人,善于思考的人,能够创新的人。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多少知识已经不十分关键,如何快速学习并掌握需要的知识才最重要。而自主、合作、探究,正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学习和创新的未来社会的人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培养是极重要的因素。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寻找伙伴合作并  相似文献   

18.
正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被历史证明了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相似文献   

19.
王昌有 《考试周刊》2011,(32):168-168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是教学手段的一种革新,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增强史料的充实性,提高学习效率;体现历史教学的时效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完美地整合,发现其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对策,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才能更加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高度重视历史并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党的百年历史经验中汲取思想智慧,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内在要求,更是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现实之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