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考纲要求,1.1 直线和圆的方程。(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相似文献   

2.
高考命题趋向 数学科《考试大纲》要求考生: ①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②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3.
1.理解直线的倾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  相似文献   

4.
1考纲要求 直线和圆的方程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相似文献   

5.
王海平 《新高考》2004,(12):16-20
一、知识梳理与高考要求。[考试要求](一)直线和圆的方程。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相似文献   

6.
解析几何包括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圆锥曲线与方程、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部分内容,它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课标课程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考试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要求主要是: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相似文献   

7.
直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考纲要求直线和圆的方程(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圆锥曲线方程(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  相似文献   

9.
要点解读复习本专题我们应做到:(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高考考查直线与圆的有关概念、基本方法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数学科《考试大纲》要求考生 :①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 ,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 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 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②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 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  相似文献   

11.
【知识要点】“直线”一章包括11个知识点:有向直线,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定比分点,直线方程,直线的斜率,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方程,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的交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刘文 《高中生》2011,(8):28-29
考点1:直线与圆 命题走向高考主要考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两条直线的交点及直线系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等。以及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相关的轨迹、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直线问题中,经常会出现设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而在求出的答案中往往会遗漏一条直线,究其原因,遗漏的这条直线斜率不存在.这时就必须讨论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存在性.其实设直线方程时,可以借助于题目给出的条件,适当地设出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这样既避免了遗漏直线,也避免了对斜率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刘文 《高中生》2011,(24):28-29
考点1:直线与圆命题走向高考主要考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两条直线的交点及直线系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等,以及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和圆与圆  相似文献   

15.
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点斜式、斜截式适用于斜率存在的情形,而截距式要求直线纵、横截距均存在且不为零,两点式适用于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当已知直线过两已知点时,其方程简单易求,不会存在什么问题,而在使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等形式时常易犯以下两类错误:一类是利用点斜式、斜截式求直线方程时,忽视斜率不存在的情形;一类是应用直线的截距式时,忽视直线过坐标原点。  相似文献   

16.
张志祥 《青海教育》2006,(12):38-38
直线方程的四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点斜式、斜截式适用于直线斜率存在的情形,而截距式要求直线的纵、横截距存在且不为零,两点式适用于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当所求直线过已知两点时,其方程简单易求。而在使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截距式等形式时,学生常易犯以下两类错误:一是利用点斜式求直线方程时,忽视斜率不存在的情形;二是应用截距式时,忽视直线过坐标原点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7.
考点阐释直线与方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相似文献   

18.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1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掌握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直线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及其应用;会求两条直线的夹角和交点;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和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应用;4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参数方程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下面介绍高考直线和圆的考点及其解析.考点1 求斜率取值范围例1 (2003年新课程卷高考题)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0,0)、B(2,0)、C(2,1)和D(0,1).一质点从AB的中点P0沿与AB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上的点P1后,依次反射到CD、DA和AB上的点为P2…  相似文献   

19.
在“直线与方程”中,我们选取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开篇“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方程”两小节作为研究对象.它们教学的共同要求,可归结为“理解”、“经历”、“掌握”、“探索”、“体会”等5个行为动词,即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  相似文献   

20.
[考试要求]一、直线这一章是解析几何的基础部分,其内容在各类试题中均要涉及,是必须要牢牢掌握住的.对这一章的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是:(1)理解以下概念有向线段,直线的斜率;(2)掌握以下知识点有向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以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3)熟练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4)熟练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5)能够根据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6)会求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和交点.二、圆锥曲线这一章是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在各类试题中,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