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先生指出:"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了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历史教材内容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对于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形成,有其特有的功能和优势。教师要发挥历史的思想教育功能,有目的地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历  相似文献   

2.
李荣堰 《时代教育》2013,(16):123-124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为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生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意义。历史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处事。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在历史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历史,学习历史,在历史学科中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促进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所呈现的课程目标与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在知识传授中,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扭转了以往思想教育中的泛政治教育化倾向,力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格道德品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历史教育要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的,这已经成为今天史学界和教育界的共识。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师带来了生机和动力,使中学历史教学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素质教育是什么?《汉语词典》里将"素质"解释为"素养",又将"素养"解释为"平日的修养",所以素质教育应是"教育学生使其提高平日的修养"。而这"平日的修养"更多的就应该是指对历史、人类、未来、社会现实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并能够从前人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从中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学会生存,进而学会做人。历史教育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  相似文献   

5.
卢向纲 《中学文科》2009,(15):50-50
中学历史学科以它固有的特点,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善于挖掘教材思想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求知,更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行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需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的(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的第一学会就是做人,从热爱教育、勤奋敬业、做学生的良师;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作学生的益友;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将学生导向工作体系的教育。基于职业学校教育使命和培养目标任务,职业学校的学生教育必须坚持"五会"教育,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是给予学生安身立命之本的教育真谛。  相似文献   

8.
韩瑞玲 《成才之路》2009,(21):10-11
历史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好教材,历史课堂是中学德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内涵和人文性内涵,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从而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育的功能,要求历史教师既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引路者。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  相似文献   

10.
初中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通过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接受历史的濡染与涵化,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历史教学当中引入"导学案"教学方式,符合中学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主体性教育理念。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式的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利用导学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不会"做人"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是长期以来推行应试教育、重智轻德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结果."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做人"与"做事"是统一的;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会"做人",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张录红 《成才之路》2010,(14):12-12
历史学科的德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任务,如爱国主义、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了解过去、认识现实和把握未来。历史教学和学习的基本功效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自强、学会创造、学会处世、学会做人。以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加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是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周抒艳 《贵州教育》2012,(11):40-42
一、三维目标重方法与过程 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逐渐感悟,新《课程标准》中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新的课程目标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基本目标。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单纯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局面,拓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这样就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6.
刘赫男 《成人教育》2013,33(2):120-121
历史意识是一种内在化的思维方式,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历史教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历史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这就要求培育学生丰富和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化对现实世界的科学理解和把握,变传统"历史评价教学"为"立足历史发展过程,促进人类发展"教育目标,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张政 《考试周刊》2010,(7):176-176
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朱熹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明人伦”、“教有成法”、居敬持志等教育思想时我们今天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把做事与做人结合起来,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使命.学会做人是事业成唯一因素,学会做事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的"化合",才能使事业成功.为了实现这个"化合",学校教育应该融合与平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20.
陈竞帆 《新疆教育》2012,(16):134-135
道德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各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