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间是文学和绘画作品的重要维度,辛弃疾的婉约词也因其表现的空间美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壮阔辽远的山水空间和精致小巧的庭院空间在辛弃疾的婉约词中完美的呈现出来,构成了辛弃疾婉约词空间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婉约"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心雕龙》中。刘勰以"睿旨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评价《春秋》,这里的"婉约"有"幽隐"之意。与刘勰同时的王筠也用"属辞婉约,缘情绮靡"来评价萧统的作品。最早将"婉约"概念从诗文批评中借来评词的,则是明人张,他在《诗馀图谱.凡例》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苏轼的婉约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很多都是流传至今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相似文献   

3.
张孝祥是南宋重要的词人。历来对他的词作研究都着眼于其豪放词,尤其是爱国词,而缺乏对张孝祥婉约词的研究。张孝祥的婉约词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理学盛行的时代背景对他的词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呈现出"尚理""尚雅"两个创作倾向,并渗透了禅宗思想;张孝祥婉约词分为宴饮闺情词、相思爱情词和写景咏物词三个部分;张孝祥所处时代背景及在词学思想上的倾向最终都汇总到他的婉约词风之中,体现为清空旷达、俊逸缥缈和雅化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温婉背后的豪情——试论柳永的豪放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以婉约为宗,柳永是继《花间集》后的又一位婉约词人,虽然其作品以婉约词著称,却有不少词带有豪放色彩。柳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接近生活的内容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他那婉约中的豪放之作有对社会历史和人生发出的感叹,也有对开阔壮观、兴象高远的景色的描写,更有对宦游生活的厌倦情绪,这些都是气象恢弘之作。这一批气势阔大、思想深沉、颇具阳刚之美的词作,可以说是开了豪放词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苏轼婉约词的艺术成就和对词史发展的贡献丝毫也不亚于他的豪放词。这些婉约词审美境界高雅脱俗、清丽舒徐,意境空灵蕴藉,抒情直接简洁,寄予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思,一改以往婉约词风,以“雅”为美,使得婉约词的创作走入了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豪放是辛弃疾的主导风格,但他的婉约词同样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别有一番风韵,一改缠绵靡软之婉约词的审美风格,有着巨大的思想艺术价值,此可谓辛稼轩对婉约词发展的一大贡献。他的婉约词多是“伤心人别有怀抱”之作,寄托着家国之忧和身世之感,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丰富和深化了婉约词的内涵,拓宽了婉约词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婉约词的意象更是别具特色,极富艺术表现力。婉约词的意境特点也非常鲜明,颇有艺术感染力。本文仅对婉约词意象的多样性以及意境特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宋朝是我国文学史上词的"巅峰时代"。这一时代,才人佳作频出,涌现了一批著名词人和流派,如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柳永、李清照为旗帜的婉约派,两派对峙争雄、相映生辉。虽然两派争雄对峙,但却有些词人兼顾两种风格的创作,其中苏轼的婉约词有些作品更甚于豪放词之作,细细赏读品尝,可与婉约词风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相媲美。两者虽同写婉约词,但由于两者生活的时代不同,生活经历和性格都不同,两者的婉约词风也有着较大差异,这造就两人的词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将通过两人女性形象塑造、创作手法、语言特色上的差异中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相似文献   

9.
宋傲雪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4):39-40,43
辛弃疾作品奋发激越,慷慨悲壮,以"豪放"称长。其人才情富艳,其作清丽委婉,是两宋词人及作品所难以比拟的。辛弃疾的咏花之作俊逸清婉,表现出其词典型的婉约风格。从情致、色彩、神韵、节操等方面分析了辛弃疾咏花之作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苏轼历来被尊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锐意创新的他对于婉约词意境和题材的开拓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试从苏轼的婉约词入手,分析其表现手法、艺术审美、格调情致及其对宋词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诗词发展的漫长道路上,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宋词的辉煌成就,绝不是哪几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各种文学体制,都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词至宋代,成为一代文学之胜,正是两宋词家,立足于现实,继承和发展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不断推陈出新,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在宋代词坛上,婉约词家是很有生气,很活跃的一支主力军。就其作品数量而言,现存的两万多首词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婉约词,真正堪称豪放词的作品,廖廖可数。婉约词在整个宋词中占有这么大的比重,说明它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在古典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对婉约词评价过低。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对整个宋词的评价。限于篇幅,本文打算仅就如何正确评价宋初的婉约词,谈谈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12.
吴文英的词作是宋末词坛上一株怒放的艺术奇葩.本文以梦窗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审美价值.为吴在婉约词艺术深化上的巨大贡献以正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号称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全部词作进行了一番探索,提出辛稼轩的艺术功底与创作渊源还是深深扎根于婉妁词的土壤之中,并同意“诗庄词媚”、“词以婉约为宗”的观点。作者认为稼轩的600多首词作中,大多数含有绮艳旖旎的婉约成分,其情感细腻、韵味真淳、调傥风流的格调,是我们民族审美心理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14.
试析辛弃疾的婉约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辛弃疾的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是名的豪放派词人,而他的婉约词同他的豪放词一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辛词的婉约。是“以气入词”,一如他的豪放词有深度,有力度;豪放和含蓄两大风格的交融,是其最大特色。辛弃疾婉约词提高和深化了婉约词的格调境界,丰富了婉约词的风格物色。研究辛弃疾婉约词的内容题材对研究其词的成就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为词家一大宗。其婚前词常蕴藏着淡淡的忧愁与焦虑,与惜春、伤春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婚后词作不乏描写欢悦之什,显示了真率的"风情",由于聚少离多,抒写寂寞与思念成为主调。"元祐党籍"案后,有关党人之争,词中皆有所涉及。后期作品也可细分为赵明诚逝前与逝后两个阶段。南迁后,多写羁旅愁苦与忧时之感,不忘中兴,体现了其性格中倔强的一面。词人晚年冷寂的生存状态,苦忧的内心世界,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后期所作同样也属于婉约词。咏物词皆有所寄托,关乎情性,而且物多具象征意义。李清照的婉约词,结构婉转缜密,情思曲折真切,长调有善"铺叙"的特点,富于情韵,含蓄蕴藉之致而显婉约之美。同时"协音律",语言清新自然,浅近多口语,好用叠字,也倍增其词婉约之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北宋呈现出蔚为壮观的景象。北宋婉约词有着蕴藉含蓄的词情,文入画派有着“迥出天机”、“参乎造化”的写意风格,词与绘画在文人士大夫的抒情中有着共通的艺术精神。从色彩描绘、时空意识、形神兼备的艺术精神等方面探讨了绘画美学思想对北宋婉约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韩彬 《考试周刊》2011,(24):30-31
苏轼的词向来以豪放著称,而其婉约词作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意境,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就苏轼婉约词作所表现的淡雅真挚的情感和所创造的"以雅为美"的意境来探讨苏轼婉约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苏轼以其风貌崭新的婉约词对传统婉约词风进行了大胆的刷新,他拓展了婉约词的内容题材,突破了词只写艳情的藩篱,打破了前人词作单一表现手法,在原有基础上丰富了婉约词的表现手法,由此与以往婉约词比较,苏轼既继承了晚唐以来委婉抒情的婉约词的各方面,又对其进行革新,从而提高了婉约词的格调。  相似文献   

20.
在婉约词的意象群中,蜡烛是独具特色的意象之一。本文考察了宋词中三组较为典型的烛意象,并将其与诗歌的同类作品加以比较,试图以点窥面,探究词体文学在抒情达意方面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