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丹福大学生物系学生卡尔·尼森读书读出百万美元的新闻,一时轰动了美国。1991年1月的一天,卡尔·尼森在学校图书馆里借了本名叫《生物变种遗传基因的研究》的书,看过后准备归还时,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使他  相似文献   

2.
与书相伴的人生是充实而丰溢的人生,读书使我们能够得到足够的精神营养,满足我们成长中对知识、信仰、心灵寄托等方面的需求。读书需得法,要能够在书中读出自己,这样才能让“营养”真正满足需求,如若不然,读的书再多也只是两脚书橱,毫无半点益处。读书是一种经验性活动,针对自己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读懂文本,而且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出个性,进而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刘宝玲 《学子》2012,(5):57-57
生活中的朋友,如果几日不见,我们会非常想念他,可能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可能约个时间,在一起聊一聊。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经常忘记了另一群很好的朋友——书。书也是我们的朋友,它永远真诚地向我们敞开着内心,毫不吝惜地向我们奉献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是,  相似文献   

5.
读书十法     
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学习的本领。下面介绍读书十法,供老师们指导学生读书时的参考。一、浏览查寻法史书上说梁朝的简文帝看书“一日十行”。鲁迅先生也说过:“有些老实人常说我书是看得很多的,我也的确看得很多,殊不知就是为了常常随手翻的缘故,却没有本本细看”。这说明,读书既要精,又要略。“浏览查寻”,就是要求学生在拿到书本以后,首先粗看全书的内容提要、篇章目录、出版说明,在  相似文献   

6.
7.
读书十说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到…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渎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们朗读,让他们通过读去理解语言文字,并让他们从中受到感染,能够透彻的理解文本的内涵。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读书十诀@乐石~~  相似文献   

10.
2023十大金股     
<正>1中国神华(601088)主要理由:1)估值便宜。煤电一体化龙头,业绩稳定性强,动态PE仅7倍。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45%,股价全年仅上涨22.65%,PE估值进一步下降。2)长协覆盖率高,受煤价波动影响小,业绩稳定。煤炭是周期行业,但神华有80%以上煤炭是长协煤,弱化了行业周期性,在煤炭价格下跌年份业绩下滑个位数,在暴涨年份则有数十个点的增幅。预计2023年神华的业绩还有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2014十大金股     
展望2014年,市场经过了漫漫熊途,A股市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A股市场有望出现系统性投资机会。《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不揣鄙陋,精心选出"2014十大金股",期待得到市场和广大读者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毛晓华 《新高考》2004,(1):85-87
18世纪中期,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殖民国家的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从18世纪末开始,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方式的变革,引发了社会的剧烈震荡。19世纪中期,为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反抗阶级压迫而兴起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为反抗侵略而兴起的民  相似文献   

13.
正李白,我们人人都熟悉的唐代大诗人,但实际上,李白在我们心目中只是一个概念化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可从《疯狂,梦境和艺术世界的相同与相异》这篇文章中,我们读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实在"的李白。这篇文章是李长之的著作《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  相似文献   

14.
赵海涛 《陕西教育》2008,(11):78-78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已经证实了读书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学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重视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多读少讲,以读代讲。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读”的作用 ,这已经是许多老师的共识。但在课堂教学中到底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对课文的阅读 ,一直都是我们所苦苦探究的问题。日前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 ,对我启发很大。薛老师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线 ,以语感训练为核心 ,使学生从读对、读懂逐步走向“读活”和读、用结合 ,从而实现了“读出意思”、“读出内涵”和“读出智慧”的教学构想。片断一 :师 :(指名读课题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哪一个字念得重一点才好?生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生 :我应该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6.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  相似文献   

17.
如何学会读书?对此,古今中外的名家有“十说”。  相似文献   

18.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一本说  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  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  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  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  相似文献   

19.
读书"十说"     
如何学会读书,古今中外名家读书有"十说"。 一本说 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  相似文献   

20.
《"我是你的儿子"》一文中描写焦裕禄同志在大风雪中挨村访贫,有这样一个片段:大娘眼里噙着泪水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债,把我赶出家门,住人家的牛棚……"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阅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