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月亮是中国文人最青睐的自然天体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文学韵味的文化符号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月亮具有深永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语言文学、禅学和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月亮意象曾引起了中西方文人对美好未来的遐想及情感的寄托。在他们的笔下,“月亮”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视域下,分析古诗英译中月亮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月亮意象。这既是文化审美传统的影响所致.也与当时文人的“乱世心态”有着密切关系。月亮意象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多种美的形态。通过分析这一时期诗人对月亮意象的选择.我们进而探索月亮意象的多种美:残缺美、疏淡美、冷清美、和谐美以考察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词作为中国文学中一种特殊的诗歌表现形式,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尤为突出的当属中国传统的月亮文化。鉴于当今翻译界流行的"文化转向"趋势,本文在对中西方翻译理论进行综合对比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翻译词,尤其对如何保留与传播词中蕴涵的月亮文化进行了一番探讨。希望文中提出的观点有助于指导古词英译,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翻译尝试正确传达中国月亮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最终达到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月亮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简·爱>小说中多次出现对"月亮"的描写,"月亮"意象在<简·爱>中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的象征意义.在东西方文化意识和文学传统中,月亮作为一种神话象征存在于众多文学作品中,西方经典著作中的"月亮"常包含有褒贬两重相对对立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学中的月亮也往往带有特定的象征涵义.  相似文献   

7.
黄景仁诗歌中出现大量的月亮意象,月亮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极深的渊源,仲则的月亮意象代表各种情感,本文试从他的人生遭际特别是亲人逝去的痛苦入手,解析仲则从月亮抒写中寻找精神家因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晏淑君 《文教资料》2006,(20):81-82
张爱玲小说中,月亮意象发展的顶峰当推《金锁记》。本文由张爱玲的生活经历入手,分析了《金锁记》中月亮意象的内涵,指出它对中国文学传统中月亮意象的继承与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9.
兰冰 《云南电大学报》2013,(2):48-52,67
月亮作为许多文学艺术作品的主题和创作灵感的素材在中西方文化里占有重要的位置。汉英民族对月亮的原始认知所产生的文化联想意义有重叠、错位和反向现象,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及文化传统是影响月亮文化意象的主要因素,语言词语在传载月亮文化信息中也显现出其丰富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0.
马欣 《考试周刊》2011,(84):27-28
月亮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用的意象,欣赏中国文学离不开对月亮的欣赏。张爱玲的世界中月亮的意象俯拾皆是,而把月亮这一意象发展到顶峰,则当推《金锁记》。在这片小说中,共六次描写到月亮,有的一笔带过,有的浓墨重彩,汇成一条动人的月亮河。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光照人寰的一个普通星体,而且也是通脱淡泊的一个文化象征,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民族的审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伟大诗人李白诗歌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月亮意象,这些意象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简&#183;爱》小说中多次出现对"月亮"的描写,"月亮"意象在《简&#183;爱》中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的象征意义。在东西方文化意识和文学传统中,月亮作为一种神话象征存在于众多文学作品中,西方经典著作中的"月亮"常包含有褒贬两重相对对立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学中的月亮也往往带有特定的象征涵义。  相似文献   

13.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十分深邃。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落泊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而月亮本身安宁与静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月亮成为永恒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竹"是中国古代文学意象群中常用意象之一。竹意象从早期实践生活中衍生出其文化内涵,并进一步生成其雅文化的文化品质。基于不同的意象使用空间,竹意象的文化内涵也会发生一定的迁移,竹意象与君子道德文化、竹意象与名士自由文化以及竹意象与禅宗文化等等构成了竹意象在中国文学中多元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5.
论古典诗词"月亮"意象的历史积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亮,是中国诗歌亘古常新的母题,也是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一个文学意象。随着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嬗变、文化艺术的繁荣进步,人的思想感情日趋深细,月亮原型的内涵和表现方式不断丰富,“月亮”这一审美意象也就有着历史积淀性,它不仅继承月亮意象最初的特定情韵,同时在继承中又有新的发展和增殖。  相似文献   

16.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诗词的灵魂——意象,它透射出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当然,同一种意象在不同的情景下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情怀.我们在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时必须具备解读这些意象的能力,且要在广泛的阅读中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才有可能学好中国古诗词,才能准确领悟古诗词的真谛与精华.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引领学生走进唐诗,通过背诵、品读、演读和讨论等到环节,让学生对话唐诗,和作者产生思想情感共鸣,感受月亮文化,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促使学生对古诗的吸收和积累,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月亮是唐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之一,它常用来表达诗人悠闲旷达、离别相思、孤苦失意等诸多情感,展现了晶莹澄净的意境,负载了深刻的文化信息,凝聚着深厚的生命情感和审美意蕴。文章以唐诗中的"月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指出其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月亮意象正是由于积淀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心理,才会成为承载中国人情感的载体,负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鲁迅笔下,月亮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成为阴森恐怖、欢愉美好、无聊无奈、绝望麻木、虚伪自私的各色世界的象征。走进鲁迅作品中的月亮世界,理解月亮意象的象征意蕴,对解读鲁迅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叶帆 《时代教育》2012,(7):279-280
"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的集中体现;意象油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风格和流派,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被中国文化精神和传统审美吸收同化的结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特征。本文通过挖掘出意象油画情感表达的途径,分析了情感表达在意象油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文化内涵,并对意象油画的核心在于气韵的抒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阐述。而我们每个人在观察自然事物时所产生的意识是不一样的,所以情感的表达也会不相同,但是只要韵由心而生,便能够引领我们将内心的感触融会于画中,达到人与自然万物相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