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话(神奇故事)的起源往往与远古的宗教事件或者神圣事件有关,在"女娲补天"故事里,无论是娲,还是五色石,还是淫水,均贯穿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的生育,而生育又与人类的婚姻密切相连。"女娲补天"其实就是"女娲治水",而"女娲治水"就是治理当时人类的婚姻状态——由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婚制转为一夫一妻制。这个神话曲折地记载了发生在远古时代的这一神圣事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方原型批评和主题学的方法为视角,挖掘和梳理中国古代女娲补天神话中的各个意象如何为后代的各种文学体裁所吸纳,不仅成为众多诗文作品中补天意象的符号表现,而且也成为若干叙事文学作品的构思布局框架,并锤炼再造成为五彩缤纷文学画廊中的诸多风景,逐渐孕育和铸造成为中华民族战天斗地、英勇不屈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3.
以往对于中国古代神话,多从一定的上层建筑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研究.文章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结合当代社会现象和文艺作品,阐发了神话<女娲补天>中一些原始先民们已经臻于成熟的社会理想和美好愿望,一些对我们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元素和情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相传我国上古时代,忽然天穹坍塌,不能遮盖大地,造成熊熊大火燃烧不止,滔滔洪水奔腾不息。有一位名叫女娲的神,她熔炼了五色石,补上苍天的窟窿,又砍下大龟的四足,代替天  相似文献   

5.
女娲补天     
在地球上刚刚有人的时候,有一次,水神和火神打起来了。他们从天上打到地上,双从地上打到天上,打得不可开交。最后火神胜利了。可是水神不服气,一生气就把撑天用的柱子(叫做“不周山”)撞倒了。这下可不得了了:  相似文献   

6.
从上古洪水神话看女娲补天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上古洪水神话中女娲补天神话早于鲧禹治水神话,其所反映的社会内涵在于原始社会婚姻形态的变化——由群婚走向了对偶婚。女蜗表现出独特的阴阳兼具的神格,协调阴阳的功能。阴阳在女娲神话中被具体化为木石,不但可以之补天治水,亦可填海、置婚姻。而这种阴阳一体的观念对后世影响至大,也是中国社会以家庭而不是以个人为社会最小细胞的化源头所在。  相似文献   

7.
“女娲补天”神话广为人知,但对这一神话的本相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考古学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运用了文化人类学中的“交感巫术”等理论,初步认为:“女娲补天”神话本相是史前一次祭祀活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8.
女娲补天     
共工与颛顼争斗,因未获胜,他用头撞倒了不周山。 不周山倒了之后,天塌了一大块,空中还出现了特大的一个窟(ku)窿(long),地面沉陷还出现一道道的大裂缝。原始大森林烧起了熊熊的大火。  相似文献   

9.
10.
新女娲补天     
“喂喂喂,是女娲吗?”天宫里许多神仙都在给女娲打电话。看来,有重大事件要发生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教课文,课文只是课堂教学的载体,关键在于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素养的提升。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相传我同上古时代,忽然天穹坍塌,不能遮盖大地,造成熊熊大火燃烧不止,滔滔洪水奔腾不息。有一位名叫女娲的神,她熔炼了五色石,补上苍天的窟窿,又砍下大龟的四只足,代替天柱,将天顶上,这才挽救了天穹坍塌所造成的灾难,拯救了天下苍生。这就是“女娲补天”的神话。谁能想到,在20世纪的80年代,天空中真出现了“大窟窿”!  相似文献   

13.
“女娲作笙簧”神话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娲作笙簧”神话植根于先民生殖崇拜的化土壤中。神话中女娲所作之笙簧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作笙簧乃是一种乞生巫仪,整则神话象喻性地表达着先民对两性交合方能生人的认识。由于女娲所作之笙簧在上古有两性交媾的原始化内涵,有生殖人口的神秘功能,后世婚恋和乞子乃至乞求再生民俗中多以“笙簧”作为化形具。这些笙簧民俗事象可以说是笙簧神话中生殖母题的化蔓延和世俗化流变。  相似文献   

14.
一、玄机——从“娲”字说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感人的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5.
女娲补天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  相似文献   

16.
最早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中关于女娲补天神话的精彩描述,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的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神话依据上古时代的传说编撰于东汉年间,冀州应当是古代河北省一带,也就是说这一段描述了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近年来在河北平原做历史地貌的研究,认为从任丘、河间向西偏北方向直到完县、…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表现了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在历史小说《补天》中还塑造了有别于平凡妇女的人类始祖——女娲的形象,勾勒出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又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场景。他通过对女娲形象的塑造,对男性主体地位及其统治权威的解构,表达了对人类始祖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8.
女娲补天的本相及其文化内蕴一直都是女娲神话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不少学者都对此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众说纷纭而又精彩纷呈。归纳起来,主要有陨石说、极光说、地震说、治水说、巫仪说、缝补天维说、修补天历说等。  相似文献   

19.
新女娲补天     
正环境污染导致臭氧层破坏严重。人不仅越晒越黑,而且还有可能患上可怕的皮肤癌。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心里有了这样一个念头:我要当一回英雄,并且把女娲叫过来帮助我。可是女娲又住在哪儿呢?我冥思苦想了一天一夜……终于,我想出了几个好办法:方法一——坐飞机。等飞机飞到最高空,我就推开舱门,大喊:"女娲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1课。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挣扎”等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