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嘿,宇哥,晚上你还玩不玩?"刚从玩了一会儿的游戏中退出来,来自阿炳的信息就一下子跳入了我的眼帘。我想了想,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打出了几个字:"不了,晚上家里网速太卡,不玩了。""噢,那如果网速不卡呢?"阿炳贼心不死。我无语地摇了摇头,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太显而易见了:"废话,网速好我当然玩。""嘿嘿,那我们今天晚上去网吧玩好不好?"对话框里是一连串  相似文献   

2.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两位专家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据传,两年前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即放弃了演奏。杨荫浏先生听说后,立刻为阿炳购买了二胡和琵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阿炳终于同意了演奏。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里练上三天再演奏吧。”三天后,两位专家录下…  相似文献   

3.
二泉未了情     
想它,总在寂寞的时候,是它那动听的旋律,使我那颗孤独的心走出彷徨。想它,总在浮躁的时候,是它那凄美的旋律,使我那颗不安的心归于平静。想它,总在失落的时候,是它那忧伤的旋律,使我那颗受伤的心产生共鸣。阿炳,泉水,月光……第一次遇见它我就知道,它会  相似文献   

4.
任何事物都有内外之分,有的外在形式与内涵表里如一,有的则不然。内涵不事张扬,没有犀利的眼睛,善良的心灵,往往会把它忽略。西方某哲学家曾说过一句话“: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我想那猛虎必有犀利的眼睛和善感的心灵吧,否则它怎会“去细嗅”喻示着事物内涵的蔷薇呢?我也曾听到蔷薇上音符的跳动。瞎子阿炳给《二泉映月》注入了泉水的内涵,月光的内涵。我们似乎能听到潺潺的泉水在碧青的石板上流过,那泉水有时缠绵,有时奔放;我们似乎能看到月华如水,银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泉水之上,催动着它,激活了它。阿炳亦将自己生命的内涵注入其中,那…  相似文献   

5.
生命若弦     
从前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总是会想,拉出这么优美婉转音乐的,将是一把怎样精美的二胡呢?直到看到阿炳留下的那副家当,才知道原来现实跟想象竟然那么大相径庭。阿炳生前用过的那把二胡,琴弦竟然是断了之后接上的,  相似文献   

6.
缤纷流云,清泉悄吟,满腔幽怨拭啼痕;回眸红尘,梦短春深,忆得月下一缕魂。——题记午夜梦回,烟雨阑珊,独守残月听那纷纷扬扬的雨的低语,天穹中似乎萦绕着如泣如诉的音乐,织成一张密密的网,仿佛是丝丝织巾在擦拭锈蚀的记忆,让我永远地记住他——那个踽踽独行于冷街幽巷的艺人阿炳,记住那颗苦难而凄美的灵魂,在浓得化不开的黑夜里,在皎洁的月光下。记住的,是他那幽怨的曲子。仿佛看到,在如霜的冷月下,在如织的泉水边,他轻轻拨动泠泠的弦,一串串悲凉隐忍的音符从那颤抖的指间滑出,犹如脉管滴血,犹如泪水泫落。那是阿炳痛苦的喘息,是他悲怆的倾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阿炳的成长历程和生活的社会两个方面来分析《二泉映月》这首作品的创作。从中得出《二泉映月》那跌宕起伏的旋律不仅是阿炳人性一种折射和体现,同时又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折射和体现。  相似文献   

8.
生命若弦     
从前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总是会想,拉出这么优美婉转音乐的,将是~把怎样精美的二胡呢?直到看到阿炳留下的那副家当,才知道原来现实跟想象竟然那么大相径庭。阿炳生前用过的那把二胡,琴弦竟然是断了之后接上的,而且不是接了一处,是打了很多结。  相似文献   

9.
前些天,五年级的语老师跟我借阿炳的《二泉映月》(磁带),说是有一篇课和这首乐曲有关. 我特地复印了这篇课,大意是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中秋之夜,阿炳在二泉边赏月时,师傅告诉他,长大后能从泉水中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当阿炳历经人生磨难后,又来到二泉边,他从淙淙的泉声中似乎听到了很多声音.阿炳用二胡倾吐自己听到的声音,终于创作出不朽名曲《二泉映月》。  相似文献   

10.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美文,我曾执教三次,围绕教学重难点,采取不同方式,选取不同角度进行教学,取得了殊途同归的效果。1.未成曲调先有情。阿炳的经历对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让学生与之加强心灵的沟通至关重要,我把突破口放在"情"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河 ,有激越也有沉寂 ;人生如棋 ,布满危险也撒遍机遇。学会生活 ,就要学会追求和淡泊 ,就要学会———听山泉阿炳用无神的双眼“注视”着遥远的前方 ,用善感的心灵聆听自然的韵律 ,飞出的思绪感受那月下的山泉 ,听那泉水绕过盘亘的树根 ,击上突兀的岩石 ,拍打两岸的沙砾。在那光与影的和谐中 ,在那倾心的聆听中 ,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飘洒在山谷的每一个角落 ;饱含沧桑的两滴浊泪溅出了一个不朽的灵魂———阿炳用粗糙而灵动的双手谱写了一曲人生的乐章。当一个人像阿炳那样为理想追求一生时 ,生活便不再空虚 ,生命也不会虚度。即使…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乡村语文教师,业余时间酷爱音乐,我的小屋里摆满了古今中外的歌曲书本,还有二胡,吉他,手风琴,葫芦丝,电子琴等各种乐器。平日,上课批改作业挺累的,工作之余,我就随口哼唱几曲放松心情,或拿起一把二胡,轻拢慢捻。半闭双眼,拉上一曲阿炳的《二泉映月》或刘天华的《空中鸟语》,手指随着心弦拨动,那如泣如诉的音乐常把我带入那美妙的境地,周身的疲倦与劳苦也会抛之九霄云外。渐渐地,音乐与我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瞎子阿炳》问世后,引起全国诸多人士的关注。《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的一首传世之作,一首凄厉欲绝的绝唱。当年的一名晚报记者是这样描绘他的见闻的。“……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我披衣而起,走出门首。只见一个莲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在窸窸窣窣的飞雪声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  相似文献   

14.
阿炳是中国民间音乐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阿炳的音乐更是传播广泛,作品成为蜚声中外的传世之作。本文从阿炳音乐作品的影响为出发点,着重对阿炳音乐的社会文化价值展开论述,进一步揭示出传承阿炳音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失去的瑰宝     
2050年12月,我离开设在月球太空城的时旅管理局,回家乡探望未婚妻栀子。那天正好是阿炳逝世百年纪念日,她在梵天音乐厅举行阿炳二胡曲独奏音乐会。阿炳是她最崇敬的音乐家,可以说是她心目中的神祗。栀子穿着紫红色的旗袍  相似文献   

16.
<二泉映月>一课中有这么一句:"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课堂上有学生提问:"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学生中没有人做出反应,显然,他们对这个词不理解或一下子无法表达对这个词的理解.我是这样引领学生学习感悟"饱经风霜"一词的:  相似文献   

17.
我不愿遗下空白/年复一年/为那迟开的鲜花/不要早谢/为那仅存的骄傲/不再远逝——录自杨云平《秋倩集》扉页一次教工迎新会。谁扮演阿炳?非他莫属,二胡、琵琶都上手。阿炳要托起“天鹅湖”中的奥吉塔,这个近“黑色幽默”的主意也是他打的。尽管很难找到晚会上的幽默感与教学探究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老喜欢奇思异想又非要追根究底的个性,激发出杨云平的一个发现:儿童画画,想什么,画什么,天趣横溢,成人画主题明确,技巧娴熟,而少年绘画园  相似文献   

18.
一曲《二泉映月》使得无锡惠山脚下的"天下第二泉"蜚声海内,但又有谁能体会到作曲者阿炳的苦痛与艰辛,童年的不幸与壮年失明使得他饱尝了人间冷暖,他始终行走在社会的边缘,在生与死的一次次较量中燃尽了自己的生命。阿炳艰难苦恨的生活历程为他的音乐注入了饱经世患的沧桑美感,也成就了他在我国民族音乐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9.
你说最近要去无锡,那一定要去惠山看看阿炳啊。 阿炳墓在惠山东麓映山湖边。也是二泉之南,占地面积有742平方米,也算是气派了,让人没法和他生前的凄苦潦倒联系起来。阿炳死于1950年底。死时只能葬在道士墓地。据说直到1979年6月墓遭破坏,才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迁葬于此。  相似文献   

20.
黑黑的夜有二胡的弦在悸动苦难抗争穿透那片浓的夜撞击这堵硬的墙音的涕零恍惚间是鬼魅的幽影远远的坟墓赤裸着摇曳梦幻的美丽乞丐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流浪者一声沉重的叹息卡哒弦断了阿炳的泪干了一片蝶形的枯叶跌落于我的肩头我竟不知觉心已近于窒息那晚听,《二泉映月》@王来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